首页 > 分享 > 花钱中的龟文化

花钱中的龟文化

■江苏徐州 陈沂羲 尹钊

龟作为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以其为源头的龟文化也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礼记·礼运》记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龙能变化。”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而在“四灵”中,真实存在的只有龟。龟文化指的是由龟及其衍生出来的物质和精神内涵。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由于与龟密切相处,人们不断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注入到龟的身上,从而形成了一种以龟为中心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龟文化不仅仅是对龟这一生物的认识和了解,更是对人类自身文化的反思和探索。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同时,龟文化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而花钱,代表着各个时代的民俗民风,随着龟文化的发展,与龟相关的花钱也就在民间广泛传播。

关于龟的神话众多,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的传说。“断鳌立极”的成语便出于此,意为开创新局面,创建伟业,树立最高准则。在河图洛书传说中,相传大禹时,神龟负洛书而出,大禹以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崇龟的典型表现是用龟占卜。古人认为龟的背甲对着天,腹甲接着地,有灵气,能与天地神明沟通,预测未来。因其能卜吉凶,故称之为宝。《礼记·礼器》曰:“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有称也。”意思是诸侯可以拥有龟,并以为珍宝;可以拥有圭,并以为祥瑞。而大夫之家就不得这样,不得把大门建成宫阙形式。这也是讲的合乎身份问题。可见,龟被赋予了礼器的地位,成为巩固统治的工具。从《史记·齐太公世家》中的“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和《太史公自序》中的“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可以看出,抛开文化差异,在遇到重大事件时,古人都倾向于采用通过占卜定夺取舍,而“龟卜”便是常见的占卜方式,刻写于龟甲或兽骨上的卜辞即是甲骨文。有趣的是,“龟”字是象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以龟的形态演变而来,生动形象。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系统文字之一,其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不可忽视。甲骨文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花钱,又称压胜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物品。起源于西汉,至清末民初都有铸造。最初寄托着人们希望其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的愿景。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世间有许多邪恶之物,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常常会在家中摆放一些辟邪物品,如镇宅之宝、符咒、花钱等。其中,花钱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辟邪物品之一。人们相信,佩戴花钱可以压制邪灵,避免疫病和灾难的发生。

下面将展示部分关于龟的花钱,以加深对花钱中的龟文化的探讨。

图1是宋代星官龟鹤花钱背十二生肖,花钱的正面是星官,仙鹤和立于莲花之上的龟,背面是十二生肖的文字和图像。《洪范·五行》曰:“龟之言久也,千岁而灵,此禽兽而知吉凶者也。”而在民间,也有这样一句谚语“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其反映了古人相信乌龟具有预测天气的能力。据观察,乌龟的壳能够反映天气情况。当龟壳潮湿时,预示着即将下雨;而当龟壳上有水珠,像是冒汗一般,下雨程度会更大;相反,当龟壳干燥时,则意味着不会降雨。

图2是宋代星官人物背十二生肖花钱,正面铸有一棵参天古树,树前有位星官怀抱如意,身后跟随着鹤与龟,可谓道骨仙风,风姿飘逸。背面用十二条分割线,内外双圈,外圈铸有十二生肖图案,内圈铸有相对应的属相文字。这枚花钱主要表达健康长寿之意。《庄子·秋水》有云:“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述异记》有云:“神龟寿五千岁,灵龟寿一万岁。”《史记·龟策列传》有云:“寿蔽天地,莫之其极。”民间也有“千年王八万年龟”的说法。虽然乌龟的寿命并没有人们所想的那么长,但如果是与古人较短的平均寿命相比,乌龟被视为长寿的象征也是情有可原。《史记·龟策列传》记载,“江傍家人常畜龟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有益于助衰养老,岂不信哉!”表达了人们相信饲养龟可以延年益寿的浪漫想法。与龟相关的饮食文化还体现了药食同源的思想。龟可入药,葛洪《抱朴子》云:“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其雄,额上两骨起,似角。以未朱浴之,乃剔取其甲,火炙,捣服。方寸七日三,尽一具,寿千岁。”现代常见的是把龟壳磨成粉来制作龟苓膏,以清热解毒。民间也常用草龟煲汤,以滋补身体。

图3是宋代长生不老花钱,花钱的正面是“长生不老”四个大字,背面是神仙、侍从、仙鹤和乌龟。人们常以“龟龄鹤寿”“龟鹤齐龄”来喻长寿。在古人有关龟的诗文中,龟也常与长寿联系在一起,如梅尧臣的《龟》,“王府有宝龟,名存骨未朽”。当追求长寿到达极致时,便会产生不老、不死的想法。在历史上,有许多皇帝都希望通过炼丹来寻找长生不老的神药,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但最终都不能如愿。“长生不老”原为道教用语,现也常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图4宋代“龟鹤齐寿”大型花钱,铸造规整,钱文隽秀清晰,极美品。正面为仙人、鹤、龟。背面为八卦和与之对应的动物,“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此枚花钱中,乌龟的嘴里好似衔着仙草。在现代的一些景点或者寺庙之处,常可见把钱扔进乌龟嘴巴的行为,人们普遍认为扔进去就表示会发财。因为乌龟长寿,嘴里有金币,就表示一生富贵。“龟”谐音“归”,因而金钱与龟联系起来时就有个好寓意。金龟婿指位高权重的女婿,这个美称与唐代官员配饰“龟袋”“龟符”有关。唐代诗人李商隐《为有》诗中“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也有提及。现在,许多百姓也喜爱通过养龟或摆放龟配件以求好运。

图5宋元福禄寿图案镂空花钱,花钱的正反面是福星(福)、鹿(禄)、龟鹤(寿)。福禄寿是汉族民间信仰中备受尊崇的三位神仙,分别代表着幸福、吉利和长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福、禄、寿一直被视为人们渴望的三种福气。福指的是人们对于生活中各种好事的期盼,禄则代表着人们对于财富和地位的向往,而寿则象征着人们对于健康和长寿的追求。在民间百姓中,福寿双全等祝词是最为常见的表达方式。

图6宋元龟蛇双剑花钱,花钱的正面是双剑、七星、蛇与龟,背面为十二生肖,锈色坚硬。道教传说中的二天门门将,即龟蛇二将。当年真武大帝修行时,不食五谷,把肚子和肠子饿得直闹腾,闹得真武大帝心烦,便将其掏出来扔在脚下。这肠子和肚子日夜听真武念经诵道也沾了灵气,于是肠子变成蛇,肚子变成龟。从此,真武大帝就履龟蛇,遨游九天巡视。

图7清代星官七品花钱。花钱的正面书“星官七品”,饰祥云纹,背面是腾云驾雾且头顶有光轮的星官、捧着器具的侍从、灵龟仙鹤、神花仙树。画面布局匀称,人物生动形象,动物栩栩如生,氛围融洽和谐,制作精美。北齐邢子才《甘露颂》记载“政平民豫,岁稔时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风轮蹍汉,毛舟沉河,玉龟出沼,鸣凤在阿”。每逢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时,神龟出水,预示祥瑞。

图8清代四圣兽花钱。品相完好,做工精细,形制规整,雕刻工艺十分精湛,字廓线条清晰深峻。正面雕刻了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背面刻有分布匀称的文字。这四大神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的形象凶猛威武,令人敬畏。玄武是由龟和蛇组合而成的灵物,在八卦中代表坎,主管水,在五行中属于老阴,象征着冬季和天之北陆。

花钱虽小,却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是古人浪漫精神的一种体现。其中许多吉祥图案因其美好的寓意而深受人们喜爱,长盛不衰。其实,每一件藏品中都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底蕴,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通过小巧精致的花钱对龟文化进行研究。龟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为龟文化作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其展开研究对我们弘扬民族文化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不断深入地研究与龟有关的文物,我们才能更好地对流传至今的龟文化有客观全面的认识,才有可能更好地弘扬龟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实基础。

相关知识

中国龟文化
宠物鉴赏 宠物龟的鉴赏 龟文化.ppt
刍议龟宠文化
龟中奇葩:黑颈乌龟
宠物文化 5.乌龟 龟的介绍.ppt
印度星龟和缅甸星龟的成熟期是多少?
宠物文化 5.乌龟 龟的生活习性.doc
陆龟箱子如何保持湿度
龟龟备战动奥会:龟兔赛跑的幕后故事与精彩分析
揭秘富豪养龟池的奢华与独特

网址: 花钱中的龟文化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6962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养龟人也分好多类,你又是属于哪一
下一篇: 「杰尼龟文化传媒抖音剪辑师招聘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