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常见鱼病诊断与防治

常见鱼病诊断与防治

竖鳞病

病原 此病是由水型点状极毛杆菌引起的。菌体短杆状,近圆形,单

个排列,革兰氏阴性。此病菌经毒力感染试验,能产生与原有病鱼

相似的症状。

病症 病鱼体表用手摸去有粗糙感;鱼体后部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

球,鳞的基部水肿,以致鳞片竖起。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

出液就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

疡,并常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竖鳞病

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倒转,腹部

向上,这样持续2~3天,即陆续死亡。

流行情况 此病主要危害鲤鱼。此病在我国东北、华中、华东等养殖区常出现,有两个流行季节:一为鲤鱼产卵期,二是鲤鱼越冬期。一般以鲤鱼产卵期为主要流行季节。亲鱼因此病死亡率最高的可达85%。此病的流行与鱼体受伤、池水污浊及鱼体抗病力降低有关。

防治方法

(1)鱼体受伤是此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牵捕、搬运、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鱼体受伤。

(2)亲鲤产卵池在冬季要进行干池清整,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3)用链霉素或氯霉素进行腹腔注射,每尾用药3~6毫克。

(4)每100千克水加捣烂的大蒜0.5千克,搅匀给病鱼浸洗数次。

(5)用2%食盐与3%小苏打混合液给病鱼浸洗10分钟,或3%食盐水浸洗病鱼10~15分钟。

水霉病

病原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科中许多种类寄生而引

起的。我国常见的有水霉和绵霉两属。菌丝细长,多数分枝,少数

不分枝,一端像根一样扎在鱼体的损伤处,大部分露出体表,长可

达3厘米,菌丝呈灰色,似柔软的棉絮状。扎入皮肤和肌肉内的菌

丝,称为内菌丝,它具有吸取养料的功能;露出体外的菌丝,称为

外菌丝。

病症 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有什么异状,当肉眼看到时,

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并向内外生长,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

棉絮状,故称白毛病。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磨擦现象,

以后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在鱼卵

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水霉病。可看到菌丝侵附在卵膜上,卵膜外

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因其菌丝呈放射状,也

有人称之为“太阳籽”。 上左为水霉 上右为绵霉 下为患病的鲢鱼

流行情况 此类霉菌,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一切淡水水域中。它们对温度适应范围广,一年四季都能感染鱼体,全国各养殖区都有流行。各种饲养鱼类,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感染一般从鱼体的伤口入侵,在密养的越冬池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鱼卵也是水霉菌感染的主要对象,特别是阴雨天,水温低,极易发生

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死亡。

防治方法

(1)在捕捞、搬运和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2)鱼池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

(3)最好不要用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进池前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

(4)孵化鱼卵时,每隔6~8小时在孵化器中加孔雀石绿溶液一次,使孵化用水呈淡绿色,一直到鱼苗孵出

为止,

可以减少肤霉菌的感染和提高孵化率。对于粘性鱼卵,也可用1/150000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鱼卵10~15分钟,连续2天,以后每天早晨或傍晚,用每100千克水含孔雀石绿7~10克的溶液10~15千克泼洒

在孵化箱附近的水面中,直至鱼苗孵出为止。

上一页第3页下一页

下载原格式 Word 文档(共 6 页)

微信  支付宝

相关知识

鸟病的诊断与治疗:几种常见鸟病的防治方法
犬猫常见耳部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宠物外产科病—犬猫外科病的诊断与防治
宠物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治
宠物疾病鉴别诊断与防治
疾病防治 | 犬冠状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症状、诊断与防治
笼鸟常见鸟病与防治
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宠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治电子书.docx
宠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治大全

网址: 常见鱼病诊断与防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7357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金鱼常见病防治
下一篇: 孔雀鱼常见病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