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uma studio
转自公众平台/我为乌龟做牛马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刚刚落幕的2018上海国际两爬展上,本人很荣幸受邀在展会大讲堂做讲座,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对养龟环境的个人理解和实际案例。
非常感谢现场的听众们,能够支持我这个毫无演说经验的养龟佬。
我将演讲内容重新整理了一下,做成这篇推文,以方便更多没有去现场的龟友们借鉴参考。
《养龟就是养环境》
养活阶段
合适的环境是养活的基础!
所以我们在买回来一只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为它做一个适合的环境。
环境的营造
1、符合龟的习性——水龟/半水龟/陆龟,称呼上就可以看得出,这是以龟的适生环境的特点来划分的。
2、兼顾人的观赏需求——毕竟是在讨论观赏龟的饲养方法,观赏性是宠物龟的首要标准,龟的环境布置也要符合人的审美需求。
3、DIY的乐趣——给宠物布置环境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除了买现成的东西,DIY更有成就感。比如用PVC水管为龟搭建一个晒台,锯开陶花盆给龟做一个躲避洞穴等等。同时在制作和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根据龟的实际反应来做出调整,这也是一个实践中学习的方法。
符合龟的习性
水陆比例——水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从龟的实际需求出发,即便是我们通常划定为水龟的品种,必须常见的草花黄喉之类,也需要较大面积的陆地。陆地不仅仅是龟的晒背和产卵需要,更是自我调节(比如疾病、同类压迫)的一个场所。经常有龟友微信问我,龟的陆地要多大?产卵盆要多大?很多龟友仅仅为龟提供了一个比成龟大一些的小盒子作为产卵池,并且认为这也够用了。实际上龟上陆地不仅仅是为了产卵,陆地是和水域一样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深垫材——养水龟的总在纠结水深,实际上自然环境里不会有玻璃缸、塑料箱这样平整的底部来衡量水深,自然的水深总是有过渡的深浅,龟可以选择所处的位置。人工饲养条件需要一定程度上模仿这种深浅的过渡,不同品种和大小的龟需求也不同。半水龟陆龟的通常讲究垫材,比如泥土、树皮等。垫材和水的作用相同,无非也是为龟提供适宜的环境,能够分解排泄物,提供保温保湿的作用。
阳光通风——是任何龟都需要的基础要素。比如我们常见的龟壳真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直接的日晒和环境通风性差。
温度湿度——不同的龟有不同的需求。尤其是温度,是决定爬行动物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食物偏好——食物其实可以算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小环境下饲喂的方法不同。仿生态环境下甚至有很多天然的食物来源,比如蜗牛,蚯蚓,浆果等等。
符合人的观赏需求
人的观赏需求——美观,好看,整洁,干净。现在居住环境相对狭小,饲养宠物不能把家里弄得脏乱差。
高效:在有效的空间里为龟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养殖业里单位面积饲养更多龟的高效并不是一个意思。
生态:在解决了基本的饲养要求后,可以做更多仿生态的设计,让自然走进家庭,无论是人和龟都能得到更高级的享受。
环保:其实采用过滤系统就是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环保行为。再比如说有些鱼菜共生的方案,也是积极的利用资源,减少浪费的环保行为。
环境的区间
区间——意味环境因素的数据都是一个浮动的空间。温湿度、明暗深浅等环境的数据不是恒定的,一定是需要一个动态的平衡。我们通常不喜欢温室龟,是因为在比较稳定数据环境下的龟,生长过速,体质难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而容易生病。
同时,这些动态平衡的数据,表示龟在环境里有宽泛的选择空间,比如它可以选择躲在暗处,也可以选择在阳光下晒暖身体,它可以选择独自在一个区域生活,也可以开心的和群体一起抢食(比如公龟的争斗,地盘意识)。好的环境一定是有在安全前提下,有选择空间,动态平衡的,而不是温室化的恒定环境。
环境的两极
复杂的仿生态环境 VS 人工简单环境,两种模式并没有好坏高下之分,只能说是因地制宜,或根据不同的龟,不同的大小来灵活安排。
仿生态环境下,龟的状态最接近原生,龟有最自然的生活状态,人也可以欣赏到更自然野性的美。而简单环境更方便观察龟的状态,及时作出响应。
品相和健康
龟友们总是追求好的野生品相。色调上,纹理上,和人们追求一些文玩的包浆、历史感等等心态很接近。但是靠钱买来的野生龟并不能证明你养龟的技术,好的人工环境,正确的饲养方法,一样可以养出所谓的刀刻纹。
按照自然规律饲养的龟,能最大程度的保持本来的自然面目,而且体质较强。在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如果我们手上的龟种群资源能够健壮的繁衍,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这就是对动物资源的最好保护。
繁殖阶段
龟在人工环境里能够顺利稳定的繁衍,说明这个环境是符合龟的生存需求的。
养成-配对-产卵-孵化-育苗,无论是买来成体或者从苗养起,只要坚持下去,繁殖都是必然经历的过程。
当然繁殖的过程未必都是一帆风顺的,想要享受成就感,就必须经历挫败的时刻。
上图是以前繁殖黄缘的失败案例,都是胎死蛋中和出壳前憋死的。这种情况很多繁殖黄缘的玩家都遇到过。
所以安全起见,采取后期开孔剥开的方法防止憋死。这是为了挽救生命,减少损失的一种没办法的办法。但是现在一谈到黄缘的孵化,就绕不开剥蛋的套路,甚至把关注焦点放在如何剥蛋的技术细节上,这显然没有抓到重点。
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龟苗如果不能自主破壳,等于繁殖失败。剥壳成活也改变不了失败的本质。
很多人都觉得不能出壳是因为孵化的原因,总在纠结孵化的温度湿度,纠结蛭石和水的配比,透气孔应该打几个。其实这都是让孵化背了黑锅。如果说以前资讯不发达,孵化技术落后,还可以找找孵化技术的原因。那么在如今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包括龟蛋孵化的各种经验文章都可以随时找到,依然每年还有重复的孵化悲剧在重演……我们是不是应该跳开孵化的环节,去饲养环境问题上找找原因?
实际上,我多年以前刚饲养黄缘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环境,最早就饲养在整理箱里,甚至放养在卫生间里。头几年的蛋基本上都是发育完全而出不来壳死掉了。后来自己有了房子有了露台,修了半露天的小池子,龟蛋的孵化率就有所提高,但是依然还有不少蛋不能自己破壳。我也学会了去开孔挽救龟命。前几年我重新在乡下的院子里做了仿生态的饲养环境,龟的活动面积从两三平方扩张到三十多平方,龟的生活空间有了质的飞跃。现在每年的缘蛋基本可以做到100%的自主出壳,从埋下去孵化就不用再管,直到后期苗自己爬出来,肚脐也收的非常好。
上图就是我现在的半水龟饲养环境。图片上也可以看出环境里有浓密的树荫(无花果树),有野草有苔藓,区域环境湿度显然比楼房要高很多。龟可以自由选择晒斑驳的太阳或者躲在灌木草丛里休息。
某些区域有厚实的落叶层,为龟提供的非常好的保温保湿层。我的水区设置也区别于一般饲养缘用的浅水池。实际上当你提供了更大更深的水区域,黄缘会更乐于享受这一设施。我经常看到黄缘会潜在水底,或者在水面上很快活的游动。龟会自己选择自己需要的水深,而不是你以为的半水龟就只需要一个仅仅能淹没半个身体的浅水坑。在合适的环境里,龟生活的比较安乐,活动量增加,抗逆性增强。即便是人工饲养多年,肤色退黄的个体,在仿生态的环境里也会逐步变红,恢复到很自然的颜色。
环境的温度湿度、雨水温差、季节变换,可以有效的刺激龟进行繁殖行为,比如户外环境早晚的较大温差和湿度,雨水的刺激,都会促进龟自然发情,促使有效繁殖。
当然,做好了环境,平时还要做好基本功课,比如喂食。配制合理的龟饲料,根据季节合理的饲喂,这样龟才能养的健康。
有了好环境,繁殖就不再是问题。
视频
流水潺潺的小环境…
REC
灵
龟
之
家
两
爬
论
坛
命 脉
寸 金
拍 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新手养龟必备|养龟环境布置指南(4)
新手养龟必备|养龟环境布置指南(1)
新手养龟必备|养龟环境布置指南(6)
沼泽侧颈龟饲养方法,沼泽龟用什么环境养
养剃刀龟要注意什么?主要就是这4点,龟友们要知道
黄玉龟怎么养
养龟知识103条,解决养龟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新手养龟攻略
龟宠成长记︱新手养龟,用对方法,养龟比养其他动物更省事
新手养龟攻略 归档
网址: 养龟,就是养环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74020.html
上一篇: 养乌龟要放水吗?了解不同类型乌龟 |
下一篇: 乌龟生活场地的必备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