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空山鸟语》教学反思(精选3篇)

《空山鸟语》教学反思(精选3篇)

1《空山鸟语》教学反思 2空山鸟语教学反思 3《空山鸟语》教学巧设计和反思

但是切忌泛泛谈结合句子来分析,首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当学生经过自己努力赢得奖品时内心获取了成功的无限喜悦,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直观性并存,一巧设导入语拉近了学生和台湾作家郭枫的心灵距离。

《空山鸟语》教学反思

《空山鸟语》的教学反思

曾永婷

《空山鸟语》行文思路清晰,语言清新优美,意境宁静深邃,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抓住这篇文章突出的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清晰的思路。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三幅十分清晰的鸟语景象,红喙鸟的缠绵,云雀的清脆,鹧鸪的飘渺。并且其中蕴含了三种不同而又相互依存的情感对自由的向往,对儿时快乐时光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宁静淡泊、质朴境界的追求。在设计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我的教学目标有几点:

1、培养学生不脱离文本的阅读习惯。任何一篇文章,要想领悟其思想或者形成共鸣,必须建立在读懂的基础上。结合到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出题者不会脱离文本,同样答题时必须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不能想当然自由生造发挥。课文描绘了三幅鸟语景象,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接下来,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三种鸟的声音特点分别是怎样的?”有同学可能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只是在粗略的看了一遍文章后就随口回答。这个时候千万要引导学生先找出文中描绘鸟的叫声的相关句子,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总结。

2、养成学生安静思考的习惯。我曾经在卓刀泉听过一位语文老师的课。讲的是一节阅读课,那是我见过的最安静有序的课堂,课堂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学生在安静的思考,而在思考之后精彩的发言仿佛宁静湖面上的层层涟漪,深深的触及了我的灵魂。那节课后我记住了一位评课老师这样的话“安静的环境更能沉淀有深度的思想”。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学会静下心来思考,而不是永远都浮在表面,做一个嘴巴快于思想的人。在这一环节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蕴含在这三种鸟语景象中的分别是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希望他们在思考中体味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3、能让学生体会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并能够从中借鉴到写作时关于选材和构思的一些方法。在课堂上我会借助板书清晰的向学生呈现一个课文的提纲,让他们明白文章怎样做到条理清晰。

第二、这篇文章语言的赏析。散文的语言很美,但是很抽象,而且初一的学生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所以老师需要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并且要

由浅入深,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1、关于句子赏析,之前我跟学生归纳了这样一个口诀“句子赏析不用急,先把修辞来分析,比喻拟人和夸张,排比对偶和对比,行动副词不能忘,还有拟声和叠词,感情色彩有褒贬,语言清晰有条理。但是切忌泛泛谈,结合句子来分析。”这个口诀虽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是至少给了学生有章可循的方法,比较适合初一的学生。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找句子,并且运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赏析,在课本旁做批注。在思考的基础上,同桌间相互交流,全班性的交流,互相修改。

2、优美的语言,除了文字的赏析,还需要在品读中细细体味。所以在句子赏析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的句子和段落。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理想构建,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主观客观的都有,我想先从我的角度做反思:

首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通过课后看教学视频,我发现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在课堂上对这些学生没能够及时的引导。

其次,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太少。老师还是掌控着课堂的话语权,一堂课下来该讲的问题我都讲了,但是学生能否掌握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三、打断了学生思考的连续性。可能是最学生的极度不放心,在问题提出后,本应该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老师却在这段时间里不停的插入提示语,影响了学生的深入思考。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和方向,虽然目前收效并不明显,但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是会努力实践,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和积累。

2016年10月

空山鸟语教学反思

空山鸟语教学反思

城南完小彭柏丽

《空山鸟语》是一篇隽永含蓄、富有诗情画意及深刻哲理的优美散文。作者跃然于纸上的文字很美,流淌于笔尖的鸟语很美,回荡于耳畔的绝唱很美,呈现于眼前的空山很美,营造于心田的意境很美……这美伦美奂之物,理所当然要让学生美美地享受一番。于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胆、新颖、巧妙的教学设想,即:把整个教学过程幻化成5个精美绝伦的奖品,分阶段、分层次地逐一颁发给学生。整堂课,学生激情高昂、饶有兴趣、津津有味地争相领受特殊奖品,观览美、聆听美、领略美、体验美、创造美……陶醉、沉浸、徜徉于美丽的语文乐园之中。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着力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1、教学设计的新颖性与巧妙性结合

教学一开始,我就用亲切的语言表扬学生上节课学得好,再用极具诱惑力的奖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诱饵(想知道下一个奖品是什么吗?完成了以下学习任务即可获得精美的奖品),引领学生兴致勃勃地一直往下学习。当学生经过自己努力赢得奖品时,内心获取了成功的无限喜悦。学生既学会了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

及写作方法,又领会了蕴含于文中的深刻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又提高了人文情怀、人文素养。

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直观性并存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品味作者对鸟语的生动描摹及形象感受,学习作者生动描写的方法。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直观形象的音像等手段,让学生听鸟叫录音、听钢琴曲、听木琴声、听斟茶声、听老师的范读、观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录像、观打水漂石录像、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对课文主体内容精研赏析,充分感悟作者对鸟语富有情味的描摹,深切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视听冲击(声音、画面赏析)、多法朗读、意境展现、现场观摩、实物演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3、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一方面,我在本堂课教学时,凸显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课堂上有琅琅的读书声,有对文章意境的感知,有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有对课文主体部分的精研赏析,有对作者生动描写方法的学习,有很深切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学生的听、说、读、写、议等综合能力都得以充分地训练,使我们的课堂自始至终飘溢着浓浓的语文味。1

另一方面,我很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怀、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结尾拓展延伸、合作研讨部分,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精神。

2

《空山鸟语》教学巧设计和反思

《空山鸟语》教学巧设计和反思

编入七年级第二单元的《空山鸟语》(作者:台湾当代作家郭枫)是一篇含蓄优美、情感浓郁的散文,是净化情感、文辞兼美的佳作。但对于七年级的新生,情感经历的缺乏和对散文体的认知程度,会极大影响学习文章的效果。为此,我在有限的两节课上,考虑到学生阅读、学习散文的规律和情感现状,精心设计了几个重要环节。

一、巧设导入语,拉近了学生和台湾作家郭枫的心灵距离。由于时空的距离,学生往往对这类作家和文本敬而远之,因而我直接将台湾这块奇丽神秘的岛屿和渴望内心的宁静、感情细腻的作家心境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学生对同属祖国的台湾诗人寄寓了深切的理解和同情,端正了阅读的态度。

二、由题入手,理解题意,揣摩感情,拓展题目蕴含的无穷意境。题目“空山鸟语”是本文景、情、意的浓缩、提炼,但含蓄隐晦,让人费解。但正是这4个字,细细的品味咀嚼,文本可以顺势打开。在对题意的玩味中,我设计了两层问题:1、如何理解“空山鸟语”的含义?“空”是什么意思?“鸟语”又寄寓了什么的情感?2、闭上眼睛,尽情想象空山鸟语的画面意境,再用丰富优美而生动的语言将其描摹出来。经过层层的引导、铺垫,学生能由景及人,将置身而感之其中的作者享受自然,热爱古朴宁静的自然环境的心情把握得相当准确。

三、情感朗读,在读中深入情感和意境中,比较作者的情意和题目预设过程中自己领悟的差距。

有了情感的交融,学生即便是初读,也读得声情并茂,读进作者悠远的心里,实现了读者、文本、作者的无言交流。读过之后,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确实是这样的情感!并且,能快速、全面、准确地找到重要的、凝炼这种种情感的词句。

四、提炼各语意段的信息点。从而为理清思路和更高层面的深入作者的灵魂作了有力的铺垫,对“形散神不散”“神”有了领悟。

提炼信息,是语文的重要能力。学生小学归纳概括段意和提取中心句的能力有限,为此,我特意将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定位在提取信息上。学生经过课前的“预热”准备,达到一定的归纳层面。在课堂40分钟上,我化繁琐为简单,抓住了提炼信息的规律:①抓住句子的信息。文句传达的信息即作者背后的意图,读懂文句深层意思,就要将字面的意思和修饰语突出信息相结合,并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我告诉学生,尽可能贴近近作者的文句意思,少作“跨越式”的感悟展开,那会曲解或极大变动作者主旨。②抓住前后语意信息的联系。一段话只可能有一个信息点,因而句与句之间必然有并列、递进、转折、铺垫、反衬等多种关系,要善于区分次要信息和主要信息,读出上下文的信息间的关系。在这一环节上,我特别引导学生抓住看似不起眼却有效揭示前后关系的副词和短语。以引领前后关系的识别。③总观全段,进而有效整合几语意信息,上升归纳为段意。学生经此训练,收效颇丰。表现为:A、多名学生课下兴奋的

主动和老师亲倾诉,“脑袋像开了窍”,头脑豁然开朗起来,多年没有弄懂的归纳段意总算弄懂了。B、课堂上,学生的表述越来越成功,有效地推动了自主阅读在圈点批注上的质量,对学习能力有了促进和提高。C、学生在此之后作“授课小老师”时,刘楚倩等同学细致而聪敏的处理了副词和衔接词句在前后文中的作用,启发了课堂思维。D、学生的自主阅读的预习有了良好有效的引导,课堂教学更入有效,语文品味的深度和广度。在提炼各段信息之后,学生较为容易的把握住了散文难以把握的行文脉络,特别是把握了作者的情感脉络:“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鸟儿鸣叫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寂廖”“苍凉”“奇幻”却又古朴宁静,少了尘世喧嚣的“奇幻梦境”——“多么喜欢重温”——“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由此,借景达意,一篇不大好懂的散文被轻松有效的学完,并且,作为教的老师和学的学生,都尝到了快乐和极大收获。

回顾两节课,少了拖沓和无效的耗时,第一课时锻炼了听、说、读、写、想象等语文能力,特别是快速拉近了学生和文本、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距离,初步感知文本极为有效。第二课时将散文学习落到实处,并将散文的特点和任何文章的解读规律、解读基本功结合起来。不花哨但实在,实现了“文本是阅读的例子”的教学理念。后期科学小品文《你一定会听见的》同样采用了这一方法,又与之区别,引导学生认识科普文章和散文归纳段意的不同,学生同样受到极大启迪。同时,两节课分别侧重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既给了学生品味语言世界的快乐,又避免了空说空谈空想的华而不实,给了学生深入细

致阅读的紧张和压力,切实的提高阅读的基本功,将课内和课外相勾联,将学生和应试相勾联,由此,我更深切的感受到:即便应试教育让不少师生怨声载道,但它绝对在有限的语文课堂训练上找到依托。

相关知识

动物的行为教学反思(精选3篇)
《鸟语》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四年级鸟语阅读答案(整理11篇)
《鸟语》(精选17篇)
动物比赛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动物接力赛教案反思
六年级语文《鸟鸣涧》教学反思
花样跳绳教学反思
初二美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鸟语花香教学反思

网址: 《空山鸟语》教学反思(精选3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7614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黑色沙漠鸟蛋怎么孵化——新手必看
下一篇: 鸟语花香教学反思(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