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鸟衣原体病怎样防治?

鸟衣原体病怎样防治?

衣原体病是多种观赏鸟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通常,发生于非鹦鹉类鸟中的衣原体病称为鸟疫,而发生于鹦鹉类鸟中的衣原体病则叫鹦鹉病或鹦鹉热。衣原体病是一种人、鸟共患的传染病,多种鹦鹉、乌鸦、鹩哥、麻雀等都是衣原体的贮存宿主,并可引起哺乳动物、节肢动物或其他动物感染。人感染衣原体病后发病时似感冒,头痛,发高烧,咳嗽,全身酸疼无力,并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身上出现玫瑰疹。病人爱卧床,不愿走动,严重时危及生命。衣原体可通过鸟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进入人的呼吸道而使人感染。因此,养鸟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引发本病的病原是鹦鹉病衣原体,属衣原体科,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类微生物。衣原体只能在活的细胞内繁殖,并能在多种细胞内形成胞浆内包涵体。病原体有两种独特的形态,原生小体和网状体。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途径侵入易感鸟而引起传染,也能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

衣原体对甲醇、乙醇、石炭酸、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敏感性较低,但对碘溶液、70%酒精、3%双氧水和硝酸银等非常敏感,在几分钟内便被杀死。该病原体对常用的酚类消毒剂和石灰具有抵抗力,但对热敏感,在50~60℃仅能存活5~10分钟,22℃存活12天,4℃可存活50天。该病原体的增殖均能被适当浓度的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抑制,但青霉素的抑制力较差,对杆菌肽和庆大霉素等也不敏感。

一些衣原体株,如果在某些鸟个体上连续数代,其毒力可增强,可使病鸟产生明显症状,甚至死亡。鸽子等鸟类的衣原体病常伴发沙门氏菌病,死亡率高,并排出大量衣原体,从而迅速传播,鸟舍、鸟笼卫生条件差,空气欠流通,气温剧烈变化等,均为传播和感染此病的环境因素。

本病在临床症状上差异较大,可从最急性、亚急性到慢性。症状潜伏期为1~10天或更长。强菌株感染出现恶性症状,食欲丧失,体温升高。排出黄绿色胶状粪便,产蛋率下降。急性病鸟的早期症状是腹泻,粪便绿色或灰色、水样;中期粪便减少、黏稠、黑色或绿色,并污染羽毛;后期粪便呈大量水样。病鸟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有的病例表现为结膜炎,头下垂,偶尔从鼻孔或嘴中流出水样或脓状分泌物,并在肺、胸腔、气囊均有纤维蛋白渗出物,气囊增厚。病鸟呼吸困难,上呼吸道卡他性发炎,常发出“咯、咯”声,体重减轻,衰弱,消瘦,脱水,羽毛蓬松,常蹲在一处不动,最后衰竭死亡。肺和心脏的严重损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幼鸟对衣原体敏感。衣原体病最容易在鸟群中发生。幸存下来的鸟可能不出现明显症状,但可长期携带病原体,并不断排出体外。如果染病的雌鸟自己孵蛋和育雏,可使雏鸟在出壳时被感染。长途运输的鸟常受到拥挤、温度变化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使鸟对衣原体的抵抗力下降,这些鸟可能尚处在恢复期就被卖出。如果这些身体衰弱的鸟是衣原体的携带者,其所排出的病菌往往对其他健康鸟有致病力,特别是鹦鹉。

尽量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各种应激因素,注意搞好清洁卫生,通风保温,控制一切可能的传染来源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为了杜绝病鸟将病原体传染给人和其他健康鸟,一旦确认为病鸟后不管是活鸟还是已死的鸟,都应将其焚烧或深埋,因为即使对病鸟进行长期治疗存活下来,该鸟仍可能成为衣原体携带者,会将病原体传染给人或其他健康鸟。另外,应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常用火焰喷烧和威力碘消毒。

对一些珍贵的鸟可以在严格隔离的情况下进行药物治疗。但是,无论用什么药物治疗都难以杀死病原体,而只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以下介绍的药物用量均为参考剂量。四环素可按0.02%~0.04%的比例拌料。土霉素对衣原体病有一定疗效,但对隐性感染的效果不大。土霉素用量是在每千克饲料中拌入1~2克,拌匀后喂服。金霉素可在100克小米中拌入50毫克,连续喂15~30天。对不能吃食者,最好人工填喂金霉素或放在饮水中饮用。在治疗过程中,除对病鸟添加水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外,不喂其他鸟食。对衣原体引起的眼角膜炎、眼睑肿胀等症状,可用氯霉素眼药水、金霉素眼药膏和氢化(醋酸)可的松滴眼液交替治疗。

相关知识

鸟衣原体病怎样防治?
鸟病怎样有效防治
鸟疫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北京市朝阳区宠物(鸽鸟)鹦鹉热衣原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现在养鸟的有很多,该怎样防治鸟疫呢?喜欢养鸟的人一定要看看!
常见鸟病
常见鸟病的防治
笼鸟常见鸟病与防治
笼鸟常见鸟病与防治?
鸟病常用药物

网址: 鸟衣原体病怎样防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7769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日光照耀下的鹊鸲独唱会
下一篇: 鸟类行为所代表的信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