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疾病感染性疾病细菌性
在饲养蛇类中,细菌性疾病一直是相当常见的问题。最主要会遇到的问题是与一些机缘性革兰氏阴性菌有关,包括了大肠杆菌、伪单孢菌属、产气单胞菌属、弗氏柠檬酸秆菌,布氏柠檬酸秆菌、变形菌月喝、沙雷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膈秆菌属以及沙氏榫菌属等等。而革兰氏阳性菌虽然较不常见,但有时也会发生在患病的动物身上,故也应放入舰别诊断的名单之中考量。
细菌性感染可能会影响身体的任何系统。然而,绝大多数的感染会与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表皮采统有关。对于细菌性感染多以标准的真生物学检查技卫来进行。因为某些真生物很可能仅仅是因探样或是运送便被破坏,或是减量,所以额外替真生物进行的增殖动作可能是需要的.
然而,某些像披衣菌属以及分枝捍菌属等真生物种类,仅仅在一般的标准探样操作之下,可能难以进行分离.在这类的状况之中,使用较新的分子生物技卫,如PCR等技衡,便可以依据确认它们特殊的16sRNA来为其进行鉴定。
对蛇类来说,多数的蛇类细菌性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当蛇类长期生活在不适当的环境温度范围时,很有可能造成机缘性感染的问题更容易发生。爬虫类为外温动物,此意谓着蛇类依赖环境温度来调节其身体的核心温度。如果蛇类无法藉由环境而到达其理想体温,他们的免疫系统便会被抑制。治疗则需参考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来做选择。真菌性
当蛇类生活在潮湿或是过湿的环境之中。又缺乏良好的通风性时,霉菌性皮肤炎便是常见的问题.这样的状况常会在动物冬眠时观察到:因此当蛇类在冬眠时便需教格监测这个部分。
在病灶区城中,一次分离到数种不同的徽菌菌种并不是少见的事.在一个短期时间之中,爬虫类的皮肤便可能藏有大量不同种类(0-15)的腐生性以及致病性真菌菌种.对于临床医师的诊治计划而言,皮肤患处的细胞学检查或是组织生检可以提供相当有用的资讯。对于霉菌性疾病的确诊,只需要当培养到真菌或是特殊组织病理学检查出真菌即可。
治疗则需依据抗真菌素敏感性试验之结果做选择。若是错用抗生素很可能会增加蛇类对于真菌感染的潜在风险。曾经有报告指出蛇类的真菌性胃肠炎是因为长期处于不理想之环境温度且给予了不适当的抗生素所致。病毒性
在蛇类中将病毒进行分离是最近相对较为蓬勃发展的项目。在以往,多数的蛇类感染性问题都是被认为是细菌性病因.这一点相当可能是因为早期的诊断工具不够所致。而藉由一些新颖的诊断工具,像是ELISA以及PCR等都是在未来对于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工作相当倚重的诊断方式。
在印度眼镜蛇、暹罗眼镜蛇以及金环蛇等蛇类中曾经分离到疱疹病毒以及类疱疹病毒。在印度眼镜蛇以及环蛇的毒液中,曾经意外地发现了病毒的存在7A.至于暹罗眼镜蛇的类泡疹病毒,则是在毒液腺中疑似病变处所分离发现的。.类泡疹病毒也曾经在年轻的红尾蚺之中发现。而在其中两变蛇的肝脏、胰脏、肾脏以及肾上腺皮质等处更可发现核内包含体的存在。
截至目前,蛇类动物对于其疱疹病毒感染尚未有良好且具特异性的治疗方式,不过可能可以使用acyclovir
于抑制其感染方面。
腺病毒目前已在一双成年红尾蚺、两双玫瑰蚺以及一双球蟒中分离到.至于组织病理学部分的发现则近似于其他较高等之脊椎动物,包括了肝细胞坏死以及嗜碱性核内包含体等等。目前该病毒的传播路径尚未被确立,但强烈怀疑与接触到带原蛇类个体的所有体液分泌物有关。
副黏液病毒为在蛇类动物中有较多讨论的病毒性感染问题。最初是在瑞土的矛头蛇上分离到病毒。自此,PMV便在不论是毒蛇或是非赤蛇个体之中皆被分离而出。所有的蛇类皆被认为对于PMV具有感受性。
目前对于此病毒并无新颖的疗法。临床试验已证明PMV疫苗无效.隔离所有新进个体为强烈建议之处置方式。隔离期间最起碍要超过3个月。在将动物移出隔离检疫病房之前,必须要经过完整的理学检查以及最起码超过两次以上的阴性检测反应之后才可考虑放行。
包涵体病在蛇类群体中为种具有毁减性的恐怖疾病。当疾病持续恶化时,蛇类一般会经历体重下降、蜕皮无常,以及继发性的伺机性感染,如口炎、皮肤炎以及肺炎等等.在蟒类一般较为严重的神经性疾病通常都会限制他们的探食能力;因此蟒类一般较少会发现食物自上消化道反逆的现象。目前IBD的传播途径尚未被确认也并无有效对于IBD的治疗寄生虫性疾病
壁虫类在野外捕捉之蛇烦个体中相当常见.这类寄生虫仅管可以在蛇类体表的任何一处寄生,但仍多以眼睛、口腔以及喉褶等处较为常见。壁虫类可为多种疾病之载体,故若在动物体表发现便应尽可能将其移除。另外特别要注意一些壁虫的种类,可能是寄生在一些外来个体的体表,有可能藏匿病原,并造成对于原来饲养的个体潜在的威胁。这些壁虫类应直接将其移除。
有一点相当重要的是,应以手夹扣住其口部,以免有分泌物分泌出,进一步造成化脓或是肉芽肿等病变。另外所有的饲养环境也应完整地进行清洁以移除壁虫类的幼虫时期。
Ophionyssus
natricis
为种常见的蛇类螨虫(图4-26)。这类的体外寄生虫可以造成蛇类族群的破坏性影响。不论是螨类的幼体或成体皆具寄生性。蛇螨在2至2.5周之内可具有繁殖能力,并可存活5至6周。至于慢性感染则可能会造成动物贫血。同时也是一种强力的疾病载体,并可在蛇类群体间快速地散播病原。
隐孢子虫为一种严重的蛇类感染性原虫类寄生虫。该虫的传播为经由粪口途径。因为该虫具有一厚壁之卵囊作为保护,可以抵抗消毒剂的衡击,即使是间接经由些无生物物体也可能造成传染。当蛇类个体感染隐孢子虫之后,可能为无症状之带原者,也可能患有严重之胃肠炎。
至目前为止,针对蛇类C.
serpentis的治疗在理论上是无效的。虽然抗生素的使用被发现可以减少卵囊的排出,但似乎并无法根除这个寄生虫的感染。该病原似乎并不具有人畜共通的危险;仅管如此,若是接触这类动物之后,仍须遵循严格的清洁以及消毒过程。被感染的动物应被扑杀以预防疾病散播至蛇类群体之中。
艾美球虫属、等孢球虫属以及核孢子球虫属等为蛇类最常遇到的球虫类寄生虫感染。球虫具有直接生活史。球虫的感染起初位在肠道以及胆管上皮,有时感染也会在肾脏上皮细胞发现。最常在球虫感染的病例中发现的组织病理现象为纤维化以及上皮细胞溃疡。该疾病的临床表面以及病理发现在新生的蛇类个体中会显得较为严重。可采集粪便样本进行直接抹片或是采用浮游法进行检诊断。治疗则通常使用磺胺类药物。
侵襄内阿米巴为一种蛇类的感染性原虫性寄生虫疾病,可造成严重且长时间的疾病。其为直接生活史可以在蛇类群体间快速地蔓延开来。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受到感染的蛇类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出血性下痢、严重脱水以及肌肉消瘦等等。死亡率几近100%
.
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发现为溃疡性胃炎以及结肠炎。诊断部分则可利用Lugol氏碘液进行粪便直接涂抹片或是浮游法检验.治疗部分则可选用metronidazole
.支持疗法包括输液、消化道灌食,也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
在蛇类,复殖吸虫的感染是不常见的。这些吸虫具有间接生活史,-般以腹足类动物作为中间宿主.肾吸虫为寄生于外分泌系统中.严重感染时可能会导致明显的肾脏病变。肺吸虫则可在口腔、咽喉、食道以及呼吸道之中发现。
当吸虫为成体之后,可能会在局部的吸附部位造成轻微的溃疡性伤害.由于复殖吸蛊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因此在饲养环境中其生活史一般为自限性。诊断可以藉由浮游法检查粪便或是喉分泌物来进行。治疗则可选用praziquantel
,当在口腔内获现虫体时则直接移除。
对蛇类来说,最常见的体内寄生虫问题为线虫感染。其生活史可为直接或是间接。其临床症状视寄生虫体的虫量以及寄生部位而决定。受感染动物可能会从无症状、到出现下痢、肠阻塞以及扭转、肺炎、肾脏疾病或是慢性肌肉消耗等情形。诊断方式同样可利用粪便直接涂抹法以及浮游法来进行。并且有许多杀虫药物可以对其进行治疗(表4-2)
.
自野外捕捉之蛇类中,舌形虫的感染并非少见。一般而言,受感染的蛇类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严重者也可能存在大范围的呼吸系统感染.关于此病的诊断方式包括粪便检查(虫卵)、喉部分泌物检查(虫卵)以及放射线影像学检查(成虫虫体)等。
治疗则有许多建议方式可供选择,如用ivermectin
(0.2
mg/kg)、fenbendazole
(50
100
mg/kg),或者ivermectin合并fenbendazole、levamisole等药物,以及外科手术/内视镜等将成虫体病灶切除。因为舌形虫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所以他们在饲养环境中大多为自限性。然而,通常需要对人为饲养的个体进行治疗,因为该虫仍具有人畜共患的潜在风险。非传染性疾病
在蛇类原发的营养性疾病并不常见。当蛇类没有生活在适当的饲养环境中时,可能会出现低体温之情形,甚至引发厌食或是恶病质问题。慢性的低体温问题也会影响免疫系统以及蛇类的生殖状态。
当蛇出现厌食问题时,一定要重新审视环境的设定状态。蛇类的恶病质也可能因因于长期给予的食物种类错误或是熟量不足等等。在这些病例中,需要从头确认其完整的饲养史以及个别物种的饲养环境设定条件等等.
在人为饲养的个体中,肥胖算是最为常见的营养性问题之一.过胖的蛇类可能会产生-些继发性的健康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一个完整的理学检查以及良好的诊断。
肥胖问题可以藉由限制其热量的摄取以及令其规律运动等方式来改善。肥胖动物应给予热量限制的食物,制定计划以便逐渐减少体重.若是在计划开始体重便下降太快,可能会导致一些像是脂肪肝等二次性疾病的产生。
饲养蛇类不应喂食野外捕捉之猎物,否则有得到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许多野外捕捉之猎物也有接触到农药或是杀虫剂等的风险.,所有商品化的食物也应确认其取得来源的安全性,以确保食物没有被施以管控体外寄生虫的药物。
肿瘤问题在蛇类并非是一少见的疾病.动物研究机构在研究爬虫类肿瘤问题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之中饲养了大量的爬虫类动物,园方也提供了动物的必要营养,更移除了所有可能天敌以及环境性灾难等风险因子,故可预期动物寿命能够被有效延长。在近来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肿瘤盛行率的增加可能与饲养管理的水平改善以及动物寿命的延长有关。
动物园研究机构所报告的蛇类肿瘤盛行率可能高于真实的发生率。这些机构饲养的蛇类个体处于生物毒性较小的环境中,有毒物质包括农药、杀虫剂、以及重金属物质等可能引发肿瘤的一些致癌物质。感染性问题则可能会因为饲养密度过高而变得更加容易发生。
蛇类经常因为体内或是体外发现有肿块而至兽医处就诊。对于肿块最初步的鉴别诊断为肿瘤、肉芽肿、脓疡以及血肿等(图4-28)。这类问题的鉴别诊断其实与其他动物相似。一个包含发现时间以及生长状况等内容的完整病史询问是相当重要的。
一个包含发现时间以及生长状况等内容的完整病史询问是相当重要的。另外有关于该肿块是否在动物身上造成实际的影响也需要评估,包括了像是限制动物的运动、捕食猎物的能力,或是进食等都是对于预后相当重要的参考依据。必须要进行一完整之理学检查来评估动物的健康状态,并针对未来可能发生之问题订一全面的诊断以及治疗计划。输液疗法
对于一只脱水的动物来说
,治疗计划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补足其所失去之水分。若无法补足所需之水分,所有的治疗效果皆会受到影响。欲制订脱水问题的治疗计划,第一步便是确认脱水的种类。
尽管大部分的动物都会因为水分摄取不足而导致高张性脱水,但最主要会遇上的种类其实常为等张性脱水。这些讯息对兽医人员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要知道动物为哪一种脱水,才会知道选用哪类的输液来补充。
在最理想的状况之中,所有的蛇种其血液渗透压皆已完整建立。然而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完成的比例极低。大多数的蛇类其血液渗透压约在250以及280
mOsm之间;然而笔者最近的研究发现,其他在临床上健康的蛇可具有明显较高的渗透压.
在哺乳动物中最主要使用的等张输液可能会因为当下蛇类的状况不同反而呈现低张或是高张。在此强烈建议利用渗压计来计算蛇类的渗透压;然而当无法使用此仪器时,使用下列公式来计算渗透压是较为建议的。
比起哺乳动物,欲评估蛇类的脱水状况要来的困难的多。比起哺乳动物,蛇类的皮肤弹性相对较低。评估蛇类皮肤弹性最好的方式,很重要的一点便为平时是否有在检查一些脱水的动物
,以确定何为「正常」,何为「异常」。
蛇类的体侧壁为最佳的观察皮肤弹性位置。蛇类的粘膜在正常时也应为湿润的。当见有较干、有黏丝状的黏液出现于口腔中时,便指向动物已有脱水现象。蛇类的黏膜,颜色一般为较苍白之粉红色,微血管再回血时间应低于2秒.
当CRT延长时,也同样指出动物脱水.蛇类也可以藉由眼睛的位置来判定是否脱水。当蛇类严重脱水时可能会导致眼球凹陷,这是因为眼后脂肪垫的湿润度下降所致。
血液被查常会是最佳的蛇类脱水评估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兽医人员建议动物健康时可检查,如此一来即有正常的数据可供对照
。像是血球容积
比、血钠、氯、总蛋白以及血浆渗透压等数据皆可评估动物的脱水状况,并可得知动物是否对治疗有所反应。
在蛇给予水分的方式有相当多种,如口服、SC、ICe.以及IV等等.当动物为轻微脱水时,PO以及sC即可.正常来说蛇类的胃肠道本即需要水分,故永远应以此为第一先的治疗选择。如果可单藉由PO方式补足缺口,即显示胃肠道已具备正常功能。
任何肠道的运动性下降皆可能造成渗透性下痢,更可能进一步加剧脱水状况.PO液体可藉由软管给予。操作技法近似于胃部灌食。一般较为倾向使用的SC输液部位为侧边的体壁处。这里同时也是皮肤最具弹性之处,自然也能容纳最多的液体补充。皮下输液的方式应沿着体壁侧边分为数个部位施打。
当蛇类脱水问题为中度至重度时,则应将液体注射进入体腔内或是以静服始予,体腔内注射应于身体的后1/3处进行操作,应将蛇类以背侧躺方式保定,并将针头自腹麟间刺入注射.以此方式进行保定处置可以将误刺入肺喊进行注射的机率降至最低。
静脉留置针可以装设在颈静脉处。于颈静脉处放置留置针般需要进行皮肤的切创。心脏为辨识颈静脉的第一指标。将蛇以背侧躺方式保定。找到心脏的所在位置.在确认心脏位置后向前数9至10片的腹侧鳞片。手术切创部位必须以标准流程进行清洁及消毒。
于第至第二排的背侧麟片间,切下大约0.5至10公分的创口。钝剥肋骨及其表面之皮下组织直至看到颈静脉位置。使用适当大小之软针置入血管之中后,装上连接头,最后将切创口关闭。可以定时定量方式给予,或是持续以一-速率将液体稳定推入。
爬虫类所需之维持输液速率,明显要较鸟类或是哺乳类低的多。当制订爬虫类输液的补充计划时,很重要的一点为同时评估个体水分的缺乏量以及杂持量两者。且动物应每日重新评估有多少水分的缺少量已被补足,避免动物输液过度导致体内水含量过多。固定的血液检查(如PCV、电解质、总蛋白以及渗透压等)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动物对于输液的治撩反应为何。抗菌药物
在投与蛇类的应用药物中,抗菌类药物为最大宗。在以往所有的治疗疾病中,皆是以细菌性感染为治疗之假想对象,直到证实其并非肇事者为止。相当然,抗菌及抗真菌药物在饲养蛇类的治疗之中皆是相当重要的。
当决定要将含有抗菌类药物
相关知识
宠物蛇常见疾病防治(特种宠物疾病防治).pptx
蜥蜴常见疾病治疗(特种宠物疾病防治).pptx
宠物疾病防治技术
宠物常见疾病防治论文
宠物常见免疫系统疾病防治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宠物眼科技术》和《特种宠物饲养与疾病防治》教材出版建设招标公告
犬猫常见疾病防治
宠物常见疾病防治指南
宠物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防治
说课宠物疾病防治.ppt
网址: 宠物蛇常见疾病防治(特种宠物疾病防治).pptx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78118.html
上一篇: 宠物蛇感染寄生虫症状 |
下一篇: [转载]宠物蛇和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