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从而关系到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倡导健康养殖观念,推行无公害水产养殖生产的今天,对养殖水质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
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就生物学而言,每一种水产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水质若能满足要求,养殖动物就能顺利生长发育;如果水质的某些指标超出生物的适应和忍耐范围,轻者动物不能正常生长,重者可能造成养殖动物的大批死亡,引起经济损失,养殖生产中由于水质恶化造成损失的事例非常多。据统计,85%的水产病害是由水质问题引起的。
另外,水中的溶氧状况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据有关研究资料,鱼类在溶氧3mg/L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mg/L时增大一倍;
生长在溶氧7mg/L中的鱼生长速度比生长在溶氧4mg/L中的鱼快20%~30%,而饵料系数低30%~50%。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5mg/L以上时,鱼的食欲增强极为显;达到5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低值。渔谚有“养好一池鱼虾蟹,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说法,可见水质管理对于水产养殖的重要性。
水质管理的要求所谓水质管理,就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如肉眼观察、仪器检测)进行分析判断,并调控养殖水质,以符合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应具备的条件。水质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要管理好水产养殖用水,科技人员和养殖户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水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生产中根据水质变化的现象和水质检测结果,对水质问题作出合理的改良措施。
养殖水质优劣的标志养殖水质优劣的标志是“肥、活、嫩、爽”,即:“肥”就是水质肥、天然饵料丰富,浮游生物多,易消化的种类多。“活”就是水色不死滞,随光照和时间不同而常有变化,这是浮游生物处于繁殖盛期的表现。
“嫩”就是水色鲜嫩不老,也是易消化浮游生物较多,细胞未衰老的反映,如果蓝藻等难消化种类大量繁殖,水色是灰蓝或蓝绿色,或者浮游生物细胞衰老,均会降低水的鲜嫩度,变成“老水”。“爽”就是水质清爽,水面无浮膜、混浊度较小,透明度一般大于625px,水中含氧量较高,能满足养殖对象对溶氧的需求,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转化。
肉眼观察养殖水质好坏的方法:
一看水的颜色。
池塘由于施肥品种与施肥季节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水色。一般来说,肥水池的正常水色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油绿色为主;另一类以茶褐色为主。这两类池水均含有大量易被鱼类等水产动物消化吸收的饵料生物,是适合于养殖的
塘水。
二看水色变化。
水色的变化是池水“活”的证明,它有“日变化”和“旬、月变化”两种情况。一般易被鱼类利用的浮游生物大多具有明显的趋光性,由此形成池水透明度的“日变化”。此外,每10~15天水色浓淡呈周期性的交替出现,这就是“旬、月变化”。凡是水色会变化的池塘是一塘“活水”,否则就有可能是一塘“瘦水”或“老水”。
三看水面有无“水华”出现。
所谓“水华”是指池塘水面出现一层云斑状有色漂浮物,这是由于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所致。有一定水华的池水属于好的池水,其中多数浮游生物能被养殖对象(鲢、鳙、鲫、罗非鱼等)摄食、消化,对它们的生长极为有利。但这种水溶氧量低,如遇到天气突变时,不仅易出现鱼、虾浮头,而且长期因缺氧而导致藻类大量死亡,使池水变样、发臭,出现泛塘。
四看池塘下风处的油膜。没有水华的池塘,可从其下风处水面油膜颜色、面积大小来衡量水质的好坏。一般肥水池下风处的油膜多、沾粘、发泡,并有日变化现象(即上午比下午多),上午呈黄褐色或烟灰色,下午呈绿色,俗称“早红晚绿”。如果水面长期有一层不散的铁锈油膜,则说明池水瘦。
五看透明度。池水透明度的大小,可以大致反映池水中饵料生物的多少,即池水的肥瘦,一般透明度750px左右为中等肥度的水,透明度小于500px的为肥水,大于1000px的为瘦水。
养殖水质的常见颜色不同的水体中生长着不同的藻类,而不同的藻类却含有不同的色素,从而造成池水的颜色不一致、浓度不一样。
养殖水质常见的颜色:水色呈黄绿色、草绿色、油绿色、茶褐色且清爽,表明水质浓淡适中,在施用有机肥的水体中该种水色较为常见,在养殖生产中称之为好水。黄绿色以硅藻为主,绿藻、裸藻次之;草绿色以绿藻、裸藻为主;油绿色的藻类主要是硅藻、绿藻、甲藻、蓝藻;茶褐色以硅藻、隐藻为主,裸藻、绿藻、甲藻次之。
水色呈蓝绿、灰绿而浑浊,天热时常在下风的一边水表出现灰黄绿色浮膜,表明水质已老化,以蓝藻为主,而且数量占绝对优势。水色呈灰黄、橙黄而浑浊,在水表有同样颜色的浮膜,表明水体的水色过浓,水质恶化,以蓝藻为主,且已开始大量死亡。
水色呈灰白色,表明水体中大量的浮游生物刚刚死亡,水质已经恶化,水体严重缺氧,往往有泛塘的危险。水色呈黑褐色,表明水质较老且接近恶化。可能是施用较多的有机肥、水体中腐殖质含量过多,以隐藻为主,蓝藻次之。
水色呈淡红色,且颜色浓淡分布不匀,表明水体中的水蚤繁殖过多,藻类很少,溶氧量很低,已发生转水现象,水质较瘦。
影响养殖水质的主要因子溶解氧:《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用水的溶解氧(DO)在一天24小时中,必须有16个小时以上时间大于5mg/L,任何时间不得低于3mg/L。
pH值:海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7.0~8.5之间,淡水养殖pH值一般应保持在6.5~8.5之间。
氨(NH3):氨是水产动物剧毒物质,水产养殖生产中,应将氨的浓度控制在0.02mg/L以下。
亚硝酸盐(NO2-):亚硝酸盐在水产养殖中是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子。养殖水质亚硝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0.20mg/L以下。
硫化氢(H2S):硫化物与泥土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这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养殖水质中H2S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mg/L以下。
养殖水产品对溶解氧的要求养殖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5~8mg/L,至少要保持在4mg/L以上。(文章来源:中国百科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让宠物快乐的 10 种方法,你都做到了吗?
关于平时给犬喂食,这些细节你都做对了吗?
宠物金鱼养殖的水质要求和调理方法
宠物鱼的水质管理:选择合适的水源和水质调理方法
如何科学饲养黄金螺?(黄金螺的养殖技巧、喂食方法、水质管理)宠物屋
宠物喝水的正确姿势,你get到了吗?
弹涂鱼养殖全攻略:从选购到饲养的专业指南
家养金鱼管理全攻略:让你的宠物鱼健康又快乐
以虎皮鱼为宠物的养殖方法(从饲养环境到饲料管理,让你成为虎皮鱼的贴心管家)
打造宠物鱼缸的完美家园:从选择鱼缸到水质管理的全面指南
网址: 健康养殖的水质管理,你都做到了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79605.html
上一篇: 养鱼水池净化水质的方法 |
下一篇: 鱼塘水质太差用什么东西处理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