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水生动物的主要消化器官,特别是对无胃鱼而言。而肠道往往是饵料当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鱼类机体的第一道屏障,是饵料当中的抗营养因子对鱼类相关组织器官的损伤的“始发点”。
肠道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了一个养殖周期的饵料系数,对养殖成本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肠炎病(俗称“烂肠瘟”)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淡水鱼的全部养殖进程中肠道内都存在此类病菌。但在健康的鱼体中,该菌种没有占优势,不会引发疾病。
肠炎病的症状对养殖鱼体检测、镜检,并没有发现鳃、体表有寄生虫寄生的现象。直肠无异常症状,轻压挤腹部有黄水液体流出或有“胶状粪便”,有时发现成形的粪便间连有很长的、透明的“胶体”,形成“肠套”;解剖察看,肝脏正常、肛门发红;剪开肠道发现肠壁苍白、变薄(甚至透明),肠道的内黏膜脱落严重。
肠炎病的危害:直接死亡或生长速度迟缓、不生长。
肠炎等常见病当下季节多发,肠道是抵御病原菌的第一道屏障,养鱼防病,首先要护肠。那么,我们如何来养护鱼的肠道呢?根据多年的调查和治疗,肠炎病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六点:
第一,外用一次消毒剂(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等),进行养殖水体消毒。
第二,在外用消毒剂的同时内服杀菌消炎药品,连续使用3—7天。
第三,外用消毒剂2—3后倾泻一次EM菌、光合细菌或枯草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环境;内服药物停滞后,使用酶制剂(加酶益生素)及光合细菌或乳酸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增长肠道消化有益微生物总量,修复肠道内黏膜,调节肠道机体环境,连用5—7天。
第四,在养殖管理进程中,延续维持良好的养殖池塘的底质和水体环境;每隔15天左右,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加酶益生素)及光合细菌或乳酸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维持肠道有益微生物含量,延续使用3天。
第五,科学地投喂,投喂配合饲料做到“四定”和“四看”。
第六,做水体预防消毒工作,每半月用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一次。
肠炎病发生、发展的特别性,许多养殖户在养殖的进程中把此病不作为主要病害加以防控,总是要等到病情发生且比较严重时,才使用大蒜素、诺氟沙星等广谱性的杀菌消炎药物,并且在使用药物后也没有采取鱼肠道恢复的办法,治疗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
建议,未发生肠炎病时要积极预防,如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保护肠道健康、增强机体抵抗力的物质如胆汁酸、益生菌、免疫多糖等;发生肠炎病时,按上诉方法进行治疗,要采取外用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必须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环境和肠道内环境,这样才能彻底治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鱼类肠炎病及其肠类炎症的治疗心得
水产养殖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鱼类的饲养技术
猪疾病如何防控?猪疾病防控技术
养殖宠物鸟病虫害防治技术.docx
鱼类疾病的防治
鱼类养殖基础知识汇编,建议收藏!
猪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doc
海狸鼠养殖之呼吸系统病、消化系统病的防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的防治
锦鲤养殖技术
网址: 养殖技术 | 鱼类肠炎病俗称“烂肠瘟”的六点防治措施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79672.html
上一篇: 小鱼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 淡水观赏鱼什么鱼最好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