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漷县镇近期在石槽村东部的林地中新建了一处保育小区,为野生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的拟自然环境。自此,城市副中心22处生态保育小区已全部完工。两年时间,城市副中心已累计建成生态保育小区49处。
漷县石槽村生态林的林地总面积约530亩,种有金枝国槐、海棠、银杏、白蜡等14种树木。到了秋季,仿佛打翻了调色盘,绿油油的一片林子里混杂着金灿灿和红艳艳,秋风拂过,灵动的树叶在地面留下了摇曳的影子,影子覆盖的地方便是为野生动物们建造的家园——生态保育小区,核心区面积有30多亩。
在保育小区里,记者看到了多种奇特的装置:小房子、小飞机、小鸟巢……“这些都是用林场中回收的原木、树枝、杂草堆砌而成的,叫昆虫旅馆,它为昆虫提供了一个温暖的藏身之所,产卵、夏栖、冬眠,实用又奢华。”漷县林场技术负责人徐进说。
稍大一些的装置叫本杰士堆。“这样一个自然风格独特的多功能土堆几乎可以替代一小片灌丛,适应于小型生态环境的脊椎动物栖息。这边还有人工鸟窝。”徐进继续说道。在这个小区里共搭建了5个本杰士堆、30个人工鸟巢和6个昆虫旅馆,到林场“做客”的小动物们将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家”。
像这样的保育小区,漷县今年一口气建了5个。
漷县林场自2021年元月成立,养护林地2.57万亩,通过林分结构调整,补栎、移植、播种地被等一系列措施丰富了植物种类,为生物多样性营造了越来越好的条件。“我们亲眼看到过小刺猬到地里找水喝,小松鼠在土堆上蹦蹦跳跳。鸟就更多了,麻雀、喜鹊、黄喉鹀……”徐进欣喜地跟记者诉说林场的“热闹”。
为了保护这些小生灵,他们在林子深处选了一些地方搭“房子”,周围种上食源、蜜源性植物,让小动物有吃有喝,刮风下雨也有地方躲。“今年我们建了5处保育小区,加上去年的2处,林场已有7处保育小区了。”徐进说。
不同以往,今年,漷县林场在石槽村保育小区内还安装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了物联网、人工智能、云平台、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等智能化监测技术,为生态保育小区监测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中网动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宜瑞告诉记者,原有红外感应相机监测范围小,且只能感应大型动物,刺猬、兔子等小型动物无法感应和监测。此次安装的“一识多感”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感应空间更大、监测范围更广、清晰度更高,不仅可以监测动物、鸟类、鱼类,还可以记录该区域植被的变化过程。这套系统还计划应用于台湖、永乐店等集体林场。
今年年初,市园林绿化局发布《2022年度生态修复工作要点》,提出丰富林地生态多样性,今年要新建生态保育小区100处。其中,城市副中心建15处。对标高标准和高质量,副中心自我加压,根据林场实际情况新建了22处生态保育小区,比计划多出7处。其中,漷县5处,马驹桥有3处,其他乡镇各2处。2021年至今,城市副中心已累计建成了49处生态保育小区。
保育小区是系统性逐步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维持的方法之一。副中心逐年“升级”,在近自然的环境布设科技设备,摸清动物本底。同时,对林地开展了林分结构调整、树木疏伐移植,提高森林的质量和稳定性,多次邀请业内专家调研,及时调整需要改进的建设内容,切实解决“绿色沙漠”问题,让城市副中心留野、留趣。通州区林业工作总站工作人员王凯告诉记者,明年副中心还计划建设18处生态保育小区,持续打造生态循环体系。
相关知识
保护野生动物的方式.doc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救助野生动物24796只
马的栖息地:揭开它们的自然环境
把濒危野生动物当宠物被依法处理
256种野生鸟类在邯郸繁衍生息
报告:短视频平台展示“萌宠”为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提供渠道
黄喉拟水龟饲养全攻略(如何给你的宠物龟提供一个舒适的家?)
探索宠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
以人工繁育的龟鳖类等两栖爬行动物为例,科学定义“野生动物”及“野生动物保护”的概念
云南昌宁:珍稀野生动物频繁“出镜”
网址: 为野生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的拟自然环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86843.html
上一篇: 「图」长沙繁殖基地出售青年活鹌鹑 |
下一篇: 陕西渭南市景区萌宠养殖基地。本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