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观赏鱼,玩自然水景,懂生活的人都关注了水族圈!
鱼类在长时间演化的洪流中,已演化出一套独特的生存能力,包括摄食、游泳等等,而这些生存技能都是为了繁殖成功而演化出来的,因此地球历史上许多物种都消失灭亡,鱼类仍活跃在海洋、淡水和大多数的水域之中。然而,不同种类的鱼都有因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而演化出特殊又有趣的繁殖策略和行为。
鱼类的各自繁殖方式,真是特殊又有趣啊!
首先,鱼类的产卵方式关系到他们的生存策略,硬骨鱼类大多为体外受精,产卵量大,多数为体外授精,但也有极少数为处女生殖。而所有的软骨鱼类,如鲨、鳐、魟等都是体内授精,故其产卵方式也不同。以下,可以把产生后代的方式,区分为卵生、卵胎生和胎生。
慈鲷科的白狮头整理巢穴守护受精卵。
卵生与卵胎生的差别?
卵生的鱼类,雌鱼会将成熟的卵直接产出在水中,雄鱼再排出精子让卵和精子亲鱼体外进行受精,受精卵则在体外完成后续胚胎发育的过程。卵胎生鱼类的生殖方式,受精过程发生在体内。
所以,比较卵生跟卵胎生生殖特征上的差异,首先在受精方式卵生是体外受精,卵胎生是体内,受精后胚胎发育的时所有的养分来源则是来自于卵黄,卵胎生也是来自于卵黄。但是对于受精卵的保护,卵生则是在体外孵化,产出卵到体外;而卵胎生则会留在亲母鱼的体内,受到充分的保护直到孵化,产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幼鱼,因此体内受精的卵胎生的鱼都有交接器或者是交接脚,来传输精子到母鱼体内,受精后受精卵才会留在母鱼体内发育。正因如此,卵胎生的鱼,在生殖腔内孕育幼体所以空间有限,采用的精兵策略受精卵数较少,但是受到妥善的保护存活率较卵生的种类大。
胎生的鱼类有类似哺乳动物的胎生繁殖方式,胚胎发育时与母体的循环有进行交换,所以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不仅依靠本身所携带的卵黄,同时部分养分是来自母体来供应的。不过这样繁殖方式只在某些软骨鱼的板鳃类,如灰星鲨被发现其胎胚在母鱼体中成长所需的营养,是经由类似于胎盘的构造来供应。
吻虾虎的卵在亲鱼保护下发育成发眼卵。
特殊的护卵行为
虽然卵生的生殖方式似乎对后代的保护较少,但是有些卵生的种类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护卵行为,比如说,慈鲷科的鱼类会在生殖期间寻找适当的产卵点,公鱼诱导母鱼进到产房产卵后完成受精,亲鱼会共同保护小鱼直到小鱼独立,小丑鱼在产卵后也会有护卵的行为。
迷鳃科盖斑斗鱼雄鱼修筑泡巢。
而住在溪流里的吻鰕虎,则会选择合适的石块岩缝处产卵,产下之后会守护着受精卵,并时时用胸鳍搧动水流,并挑拣移除未发育的卵,直到幼鱼孵化成幼鱼离巢为止;属于迷鳃科的盖斑斗鱼,到了生殖季节的时候,会在水面有水草处,以口部分泌泡泡筑成泡巢,筑好泡巢后雄鱼开始追逐雌鱼进行求爱,引诱驱赶雌鱼到泡巢下,此时雄鱼会弯曲身体并紧抱雌鱼,雌鱼同时如虚脱痉挛般在水中载浮载沉,雌鱼此时排卵、雄鱼也同时排精,卵受精后,雄鱼用嘴将卵捡拾排到泡巢。如此反复数次,产卵上百颗之后,公鱼会开始看守受精卵,修筑泡巢,挑拣坏死未授精的卵,直到小鱼孵化。
天竺鲷雄鱼用嘴巴含受精卵。
而住在珊瑚礁区库氏天竺鲷,雌性天竺鲷对配对选定的雄鱼排卵,雄鱼嘴部就如同「孵化箱」把受精过的卵放在嘴中孵化,每隔几分钟会翻动吞吐口中的受精卵,孵化的数个星期间不进食,直至孵化出的小鱼为止。
各异其趣的繁殖方式
除了亲鱼自己保护幼鱼外,有些鱼类还有些特殊的繁殖行为,如淡水鱼中的俗称牛屎鲫仔的高体鳑鲏,在繁殖期时,雄鱼会有艳丽的婚姻色外,雌鱼也会从泄殖腔伸出一条长长的产卵管,此时雄鱼会选定好田蚌后,开始驱逐雄鱼,并且诱导雌鱼到田蚌来进行产卵,雌鱼先用细长的产卵管伸入田蚌外套膜上的出入水管,并且将卵产在田蚌的鳃瓣上,此时雄鱼再将精子排进田蚌体内让卵受精,随后利用田蚌的保护来孵化幼鱼,直到幼鱼由田蚌的出入水管游出。
物种世代繁殖成功才能延续繁盛,鱼类演化过程出现了各种繁殖的策略和行为方式,每每让人啧啧称奇,也让水晶宫的传奇,处处令人赞叹。
鱼友点评:真胎生在硬骨鱼中亦有发现,如隆头鱼目的海鲫科(Embiotocidae)。卵生也不一定是体外受精,所有的软骨鱼都具有鳍脚以实现体外受精,但鳐科和虎鲨科等就是卵生的
Reference :图文:邱郁文
- The End -
水族爱好者移动知识宝典
5000+品种资料持续更新中 (点击查看)↓
感谢每一天有鱼、有景、有您的陪伴!
与50万水族爱好者共同分享!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动物的繁殖方式.ppt
鱼是怎样繁殖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鱼类的行为和适应性进化.pptx
鱼类睡眠规律不定,鱼类睡眠方式与陆地动物不同
老鼠怎么繁殖 老鼠怎么繁殖啊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学设计
海洋里的鱼类有哪些种类
软体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所适应的生活环境的特征
动物如何繁殖后代?盘点动物10大特殊繁殖方式(大开眼界) — 奇闻呀
《鱼类行为学概论》第2章鱼类的领域行为.pptx
网址: 鱼类的各自繁殖方式,真是特殊又有趣啊!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87703.html
上一篇: 银龙的繁殖、配对、产卵与孵化 |
下一篇: 养殖技术:七彩神仙鱼的繁殖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