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淡水鱼养殖四季管理要点

淡水鱼养殖四季管理要点

1、杀虫消毒,防寄生虫病 

此阶段对于寄生虫(叮虫、车轮虫、斜管虫等)的预防也非常重要,在大幅度降温前,有连续2-3天的晴天时,就可选择用广谱性杀虫药杀虫;杀虫后进行水体消毒,促进鱼体上寄生虫造成的创口能够及时修复,避免感染。

2、加强改底,防缺氧、中毒:解决底层鱼的发病问题,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多开增氧机搅动水体,防止水体上下对流引起鱼浮头。对于干塘的鱼塘要进行清淤、晒塘处理,保证来年的养殖成功! 

3、肥水过冬,保持水质稳定 

冬季鱼塘水温低,水生生物活动能力降低,光合作用减弱,需要补充大量的藻种,增加鱼塘有益藻类的数量,一方面可以提高藻类光合作用,增加鱼塘溶氧,另一方面,藻类增多,提高水体的保温能力,提高水温!

4、根据水温适量投喂,防掉膘

 随着水温的降低,鱼类摄食强调大大下降,生长速度也随之减慢(甚至停止),所以在投喂饵料方面就要科学投喂。在投喂率方面,草鱼苗种建议投喂率3%-3.5%,每天投喂3餐、统鲩建议投喂率2%-2.5%,每天投喂3餐、大草鱼建议投喂率1.5%-2%、每天投喂3餐! 

研究表明,长期未投喂的鱼类,其肝脏细胞、肠道上皮细胞及肠道绒毛膜会出现萎缩,导致内脏器官受损、体质减弱,长速慢甚至掉膘;鱼类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弱,可内服保肝护胆的中药(五皮散)和大蒜素或多维,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力 ,预防肝胆综合病、肠炎的发生,防止掉膘。

5、防治疾病:冬季鱼类病害常被人忽视,但它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冬季可能出现的病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冻伤   当水温下降到1℃时,鱼类开始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降到零下3℃时,草鱼、鲢、鳙就会受冻而死,因此在严冬来临前,加注新水使鱼塘水深到达2米左右,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抓好饲养管理,提高鱼的体质,增强抗寒能力; 

②口丝虫病   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和皮肤,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发病时将硫酸铜与硫酸亚铁铵5:2的比例配制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0.7g合剂兑水3kg全池均匀泼洒,另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30min;   

③竖鳞病   治疗时每隔3-5天换水一次,每亩用马尾松鲜叶15kg,研碎后兑水25kg全池均匀泼洒; 

④斜管虫病   病鱼体表和鳃大量分泌黏液,形成灰色薄膜状,造成鱼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治疗方法与口丝虫病相同;

⑤水霉病    注意在鱼种捕捞,运输和放养中勿使鱼受伤,治疗时按每立方水体用五倍子2-3g熬汁5kg,再加水10kg全池均匀泼洒,另可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min即可。

6、出售成鱼,补放优质鱼种     

冬季大多数鱼塘的存塘量负荷大,水温的降低,影响鱼体对饵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投喂量严重不足,鱼体不能正常生长,还会出现掉膘的情况。出鱼后减少鱼塘的存塘量,降低鱼塘的养殖密度,有利于饵料的消化吸收,并且可以及时的补放小规格的鱼种,为来年的养殖做好规划!     

相关知识

淡水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淡水鱼养殖技术..doc
淡水鱼怎么养?淡水鱼的养殖方法
淡水鱼家庭养殖方法教学视频
淡水鱼养殖技术
2019年主推渔业新技术:常见淡水鱼的“瘦身鱼”养殖技术
淡水鱼最好养殖的十种鱼,淡水鱼最好养殖的鱼最好吃,淡水鱼最好养殖的十大鱼类
淡水鱼的养殖技巧和注意事项,淡水养鱼技术要点,养淡水鱼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共计155个字
为什么要优先养殖大宗淡水鱼?
室内淡水鱼养殖技术(淡水家养鱼) 今日快看

网址: 淡水鱼养殖四季管理要点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9411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五种家居风水教你辨别你家是否适合
下一篇: 十大淡水养殖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