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观赏鱼养殖的七个关键问题和养殖诀窍

观赏鱼养殖的七个关键问题和养殖诀窍

观赏鱼养殖总体分两大方向,一是生产性的养殖,另一种为休闲性养殖。本文话题是浅谈,自然是以休闲型养殖为主,虽然有不少观赏鱼爱好者养殖水平很高,休闲型养殖也有很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毕竟生产性养殖是个专业性的严肃话题,浅谈没什么价值。

既然已经提到这个话题,先简单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吧。首先养殖的目的不同,生产性养殖都是以赚钱为目的,休闲型养殖各有各的目的,共同点是不以赚钱为目的,至于具体的目的其实是五花八门,为了装饰、美好环境,为了打发闲暇时间,为了欣赏漂亮的鱼,对鱼的习性很感兴趣,喜欢看生机勃勃的景观,或者为了风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第二是养殖条件、器具不同。生产性养殖的容器或者比较大,或者同样规格形态的大批量使用,对器具的美观没有什么要求,但是要求方便管理、节省劳动力;而休闲型养殖要求容器本身比较美观,还要便于展示鱼的观赏价值,而且容器中或者外表往往要做一些装饰,有时容器本身就是装饰品,甚至可能是主角,鱼反而是配角。第三是放养的品种数量以及养殖密度不同。生产性养殖一般同一容器放养的是同一品种,而且规格相同,为了提高产出效率,养殖密度也比较高;休闲型养殖往往会混搭多个品种,养殖密度相对较小,以美观和鱼的舒适为追求。第四,还有其他一些差异,比如投喂饲料的种类和数量、调控水质的方法、增氧方式、控制水温的方法等等。

对于观赏鱼的休闲型养殖来说,关键因子是:

水、种、器、饲、混、温、光。

【水】养鱼的人都知道一句谚语:养鱼先养水。不论是水产养殖界还是观赏鱼养殖界,或者是有经验的观赏鱼爱好者,都知道这句谚语。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要想养好鱼,先要懂得水质要求以及如何调节和控制水质。在这方面,甚至观赏鱼养殖比水产养殖的要求更高,因为观赏鱼养殖水体小,容易变化或恶化,还有,很多观赏鱼对一些水质因子比较敏感,比如硬度、导电率等,这两个因子在水产养殖中一般是不太在意的,但是在观赏鱼养殖中,却是不能忽视的。

与观赏鱼养殖关系比较密切的水质因子主要有硬度、酸碱度(PH值)、盐度、导电率、浊度、溶解氧浓度、化学耗氧量(COD)、生物耗氧量(BOD)、有毒有害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等)的浓度等。

水源水质和养殖中的水质要求略有不同,对于养殖者来说,水源水质是选择和调节的问题,而养殖中的水质则是净化和保持的问题。水源水质的重点在硬度、酸碱度(pH)、盐度(注:一般不是问题);其他因子如化学耗氧量(COD)、生物耗氧量(BOD)、有毒有害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等)、浊度都应该是很低的,越低越好,但是硬度、酸碱度(pH)确是因鱼而异,有不同要求,不是越低越好。

鱼对硬度、酸碱度(pH)的适应性与其自然栖息地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一般,原栖息地在亚马逊流域以及东南亚热带雨林的鱼类,喜欢弱酸性的、偏软的水(硬度低于100mg/L);原栖息地在非洲三大湖的鱼类,喜欢弱碱性的、偏硬的水(硬度不低于200mg/L)。其它地区的水质各不相同,但都一样对观赏鱼的水质要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调节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用离子交换、逆渗透等方法降低硬度、制造软水,用添加碳酸钙、氧化钙、氯化钙或珊瑚砂等物质增加硬度,调节水的酸碱度的方法是向水体中添加酸性或碱性物质。

控制和保存水质的办法通常是采用包含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双重功能的循环过滤系统,无过滤系统或该系统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净化需要时,采取少量多次换水的办法。

锦鲤景观池

【种】此处“种”的含义是种类、体质及品相。与专业生产者不同,休闲养殖与种质(即遗传基因,血统也是一个方面)并无多大关系,只需要看外表和体质,不需要看遗传基因本质。

种类的选择取决于个人爱好,也与养殖条件有关,建议不要强行养殖那些你无法满足其基本需要的种类。

当你计划在同一水体内养殖不止一种鱼时,需要考虑它们之间是否相容。

体质是在选购观赏鱼时一般都会考虑的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养殖者都了解如何判断鱼的体质和品相以及如何选购观赏鱼。

通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观赏鱼体质:①光泽。鱼体表面一般都有一层粘膜,这使鱼体有一定程度的反光度,生病的鱼往往粘膜受到了破坏,反光度下降,皮肤表面的颜色也会偏黑。这需要同种类之间比较才能判断。②偏瘦的鱼不好。这不是审美的问题,同种类比较,越瘦的鱼体质越差。③体表有白点、出血点、囊包、不透明的粘膜、充血、发炎、拖挂粪便等情况,皆属病症。④行为。不健康的鱼行为和同种其它鱼不一样,包括泳姿、摄食、活动力等。⑤体表各器官的表现,包括眼睛是否明亮、鳍是否正常展开等。

品相的判断以体质判断为基础,还要考虑其它指标,这与品种特征有关,不同品种的品相判断标准亦即审美取向是不一样的,需要在了解品种特征和审美取向的基础上认真观察。

【器】指养殖使用的器材和工具,其核心是容器,容器是观赏鱼生活环境的基础,其次是配套的净化装置。

休闲养殖观赏鱼的容器大体分水池和鱼缸(水族缸)两类,水池用于养殖锦鲤,鱼缸则适合养殖热带鱼和金鱼。也有用鱼缸养锦鲤、用水池养金鱼和热带鱼的,但这并非理想的配置。

养锦鲤的水池一般深度1.5m~3m,面积5m2以上,小于此规格的水池都不是养锦鲤的理想容器。

鱼缸按制作材料可分为玻璃鱼缸、有机玻璃鱼缸、陶瓷鱼缸。当然鱼缸还可以用别的材料制作,比如古代用木桶,木盆,现代有人用塑料箱、帆布、塑料布、玻璃钢等。

玻璃鱼缸适合养殖各种热带观赏鱼,具有透明度好、使用寿命长,欣赏角度多、不喧宾夺主,保证鱼或水草的主角地位的特点,而且目前玻璃鱼缸的配套器材也齐全,所以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

鱼缸还可按大小分类,容量1m3以上的为超大型,500L-1000L为大型,200L-500L为中型,50-200L为小型,50L以下为微型,10L以下只能算迷你型。

鱼缸也可按形状分类,分为方形、圆形、多边形等。

鱼缸还可以分为有盖和无盖两类。

净化装置是观赏鱼养殖中非常重要的器材,对于养殖对象的选择、养殖容量、养殖管理的内容和程序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海水鱼和海洋无脊椎动物必须用配备强大的净化系统的海水鱼专用鱼缸才能长期养殖。

增氧设备是观赏鱼养殖一般都需要配备的,只有少数情况下,比如养殖密度很小,并且有水泵使水持续流动。

照明设备,对于水草缸来说是绝对必备的,对于不种草的缸则非必需。

控温设备。加温设备对于冬季的热带鱼来说是绝对需要的,其它鱼类或其它时间则无必要。自控温电热棒是休闲养殖观赏鱼必选的加热设备,功率50w~500w不等,价格低廉,数十元而已。养殖海水鱼和海洋无脊椎动物常常配备冷水机,在夏季降低水温,因为大多数海水鱼不能适应27℃以上的水温。

大型鱼缸

小型鱼缸

微型鱼缸

水草缸

【饲】指饲料的种类、大小、投喂量和投喂频率。

观赏鱼饲料包括:活鱼、活虾、新鲜鱼虾、冰冻鱼虾、昆虫、浮游动物、丰年虾、水蚯蚓、谷物、人工配合饲料等。

不同的鱼有不同的食性,选择饲料种类主要考虑鱼的食性和营养需求、饲料来源是否便利可持续、饲料的储存和使用是否方便、饲料传播疾病的风险等因素。

饲料的大小要与鱼的口径相适应,多数鱼类喜欢一口吞下食物。

饲料投喂量和投喂频率(指一天喂几餐)与鱼的食性、个体大小、发育阶段、饲料种类有关。肉食性鱼类一般一天喂一顿即可,杂食性鱼类一天喂三顿甚至更多;个体大的鱼一天喂一二顿,个体小的鱼一天喂三四顿;成年或接近成年的鱼一般日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少,幼年的鱼日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多;含水率高容易消化的饲料日投喂量多,含水率低的饲料日投喂量少。

活体动物、新鲜鱼虾肉、冰冻鱼虾等,投喂前或冰冻前须消毒,通常用于饲料消毒的药剂是高锰酸钾溶液、食盐溶液、氯化物药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钠等)或碘制剂,几种消毒药剂轮换使用更好。

草缸七彩神仙群

【混】指不同种类养殖于同一水体。观赏鱼种类间的搭配是否可行,主要取决于相关种类的攻击性、以及个体大小的差异、对环境(包括水质等)条件适应性的异同等。

一般而言,捕食性的鱼类较具有攻击性,不宜把两尾捕食性凶猛鱼类放养在一起,而一尾捕食性观赏鱼与一尾规格更大的非捕食性观赏鱼一起养殖,往往能够和平共处。但是有些捕食性观赏鱼同时具有很强的领域性,这类鱼往往不能与同种共存,比如亚洲龙鱼、澳洲珍珠龙等,同种很难在同一鱼缸并存,而花罗汉鱼,则不论同种或异种,均不能与其共存于一缸。

大型热带鱼哪些能养在一起,哪些不能养在一起,由于种类繁多,组合不计其数,难以概括,只能在把握几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自己去摸索了。基本的原则是,同一鱼缸的鱼规格大小应相差不大,对水质、水温的要求应该基本一致,至少有某种水质条件是同缸各鱼都能适应的。

大多数成年体长5cm以下的小型鱼都是以混养的形式被人们养殖,它们都不是绝对不能混养的种类,只是混养的对象可能有所不同。

对于那些长鳍、长尾的小型鱼类,选择与它们混养的对象时尤其要小心,要避免那些喜欢搞“小动作”的鱼类,这些鱼并不会吃掉别的鱼,但是喜欢挑衅和破坏。

丽鱼科观赏鱼

花罗汉鱼

大型鱼的混养-红龙和鹦鹉鱼

【温】适当的水温是鱼类生存的基本要求,虽然简单,但很重要。观赏鱼90%以上的种类是热带鱼,它们通常对水温的适应范围比较小,对于绝大部分淡水热带观赏鱼来说,25~28℃的水温是比较适宜的,而30℃以上的水温,即使它们名字叫热带鱼,也并不喜欢这么热的水!实际上,在热带地区,大部分淡水水域的水温在23~28℃之间,只有夏季静水的表面会超过30℃,而此时鱼类很少呆在这样的区域。

热带观赏鱼不但适温范围小,对于温度的变化也比较敏感。瞬间温度变化超过2℃,或者一日之内温度变化超过3℃,都可能使它们感冒,或诱发其他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水温的变化一般滞后于周围气温的变化,变化的幅度也小于气温的变化。水体越大,水温越稳定,变化越慢、越小;反之,水体越小,水温越不稳定,变化越快,变化幅度越大。这也是越小的鱼缸,鱼的寿命越短的原因之一。

现代的科学技术使保持水温稳定变得比较容易和经济,养殖需要多加注意的是换水时的水温变化。

【光照】指为观赏鱼提供的光照条件。光照常常是被忽视的问题,在养殖实践中和在鱼类基础研究中,都较少对光照的关注。光照之所以较少被关注,不是因为它对鱼类影响小,而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光照都在鱼的适应范围内,因此很少因为光照而出现问题。

装饰性养殖观赏鱼,通常养殖对象是适应性较强的鱼类,因此较少注意光照问题,而痴迷的观赏鱼爱好者,一定会懂得光照的应用,因为那些养殖难度高的鱼类,或者需要在家中的小鱼缸繁殖观赏鱼时,光照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水族器材商店里往往有很多不同色温、不同功率的光管出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照对于观赏鱼的重要性。

不同的鱼对光照有不同的需求,一般而言,很多鱼习惯栖息或者活动于一定的水层,我们经常将鱼分为上层活动鱼、中层活动鱼、下层活动鱼、底栖性鱼类,不同的水层光照条件差别明显,越往水体下层光线越弱,养殖底栖鱼类时所要求的环境也越暗;相反,水体上层光照最强,上层鱼要求的环境也越明亮。

在不了解鱼的生活习性、不知道具体种类活动水层的时候,可以从它们在鱼缸中对光源的趋避大致了解其喜光还是喜暗,也可以从鱼的体色和形态特征推断其活动水层。

背部深色、腹部浅灰色或白色的鱼类,基本上是上层活动的,因为这样对于俯视和仰视都是隐蔽色。海水鱼背部蓝色、腹部浅灰色或白色的几乎肯定是上层鱼,全身红色的基本都是深海鱼类,因为海水吸收红色光波,深海中红色等同于黑色。海水鱼中色彩斑斓的鱼,很可能是珊瑚礁鱼类,缤纷的色彩在五颜六色的珊瑚和海葵之间是一种保护色,同样的原因,色彩绚丽的淡水鱼多出自热带雨林的浅水区,因为那里的环境也是同样色彩缤纷的。

鱼的形态与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与摄食方式有关,有的也与环境的光照有关,比如鱼的眼睛和触须,眼睛小而触须发达的鱼,通常栖息于暗处,不喜欢强光,更不喜欢四处透光的环境。

喜暗的鱼

前面讲了观赏鱼养殖的几个关键问题,对于没有养殖观赏鱼经验的人来说,快速入门观赏鱼养殖有以下几个诀窍:

1、从养殖入门鱼(廉价而且容易养的小鱼)开始实践;

入门鱼--剑尾鱼

入门鱼--金摩利鱼

2、起步阶段先用小型缸,装个气泵带动的生化棉过滤器进行水体净化;

3、使用自来水需在放鱼前先曝气3天,以后换水时,如果换水的量不到1/3,可直接用自来水作为补充水;

4、刚开始时,放鱼的密度适当小些。一般标准的密度大约是鱼的总长度(厘米)=鱼缸蓄水量(公升)。比如100升的鱼缸,放养10厘米长的鱼10条,新手可以按标准密度的一半来放养;

5、在养殖过程中学会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6、边实践边学习理论,刚开始应该选择基础性的观赏鱼书籍,学习一点基本术语、水质检测、水质管理等各种观赏鱼共性的知识;

7、养殖中出现问题向内行了解,尝试从书本中寻找答案。

△内容来源: 渔业知识服务,作者: 汪学杰,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专业水产知识,去关注可为渔业百家号!

欢迎留言评论,相互交流

相关知识

观赏鱼养殖的七个关键问题和养殖诀窍
观赏鱼的养殖
观赏鱼养殖基地
观赏鱼养殖项目
观赏鱼养殖
苏州观赏鱼养殖基地 苏州观赏鱼养殖基地地址
观赏鱼养殖方法
观赏鱼的养殖技术?
全国观赏鱼养殖基地有哪些 全国观赏鱼养殖基地有哪些地方
邢台盛和观赏鱼养殖基地

网址: 观赏鱼养殖的七个关键问题和养殖诀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9522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单缸饲养一条观赏鱼,绝对省心又省
下一篇: 荧光斑马鱼是世界第一种允许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