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友好型生活方式是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一直以来所提倡的,鼓励人们从身边点滴做起,科学管理、友好善待动物,为保护动物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该倡导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构建“两型社会”理念相契合。科学管理、友好善待动物现已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新时代新征程上,应将善待动物的理念融入可持续生活,加快建设动物友好型城市,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全面推进人民城市建设!
建设动物友好型城市,是世界一线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经济活力激发方面,城市如果建有动物救助中心、动物主题公园(比如大型野生动物园、海洋馆等),将会吸引大量游客。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大熊猫;这些游客的到来不但会直接带动门票收入的增加,而且还会带动周边餐饮、酒店、交通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居民对动物友好程度的逐渐提升,宠物医疗、宠物食品、宠物美容、宠物智能用品等产业将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例如,《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2793亿元,预计在2026年达到3613亿元。2023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2%,国内宠物市场正进入稳步成熟期。在社会活力激发方面,城市中将会有更多动物友好的公共空间,如宠物友好型公园等,为城市居民提供全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居民可以带着宠物在这里散步、玩耍,享受美好的户外时光;对于没有宠物的居民而言,也能够在这些公共空间里观赏动物,如在公园里观赏鸟类等,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城市活力。
当前,建设动物友好型城市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积极的态势,且各地的建设情况各有特点。从国外来看,2020年,加拿大渥太华发布了《渥太华鸟类保护培育战略2020》,旨在通过城市空间改造和栖息地保护,降低城市建设对鸟类生存的影响;2023年,希腊文化部宣布允许宠物进入部分历史遗址,但有着非常严格的条件要求,如宠物必须被主人用特定长度的皮绳牵着或放在宠物包、箱中等,并且主人还需要出示宠物的健康证明且携带清理粪便的工具等。从国内来看,“动物友好”理念在上海多地得以体现,如苏河湾万象天地商场设有专门的“宠爱天地”,配备相关服务;BFC外滩金融中心联合商户推出宠物友好地图与《宠物友好须知》等。2023年,温州平阳获评全国首个“宠物友好城市”;这里还举办了华东国际宠物用品展、萌宠相亲会、宠爱嘉年华等活动。2024年,深圳罗湖发布《罗湖区支持宠物经济集聚发展若干措施》,致力于推动辖区宠物经济集聚发展,建设宠物友好型城区。2024年,深圳机场专设宠物候机厅,室内面积约210平方米,还实行猫狗分区,配有专业的宠物设备和专家,提供专门的安检登机通道、专人看护、定时巡视、按需添食喂水等服务。
未来,在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从宣传教育、公共场所、动物保障等方面着手,加快建设动物友好型城市,全面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首先,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开展动物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包括报纸、电视以及网络社交媒体等,组织关于建设动物友好型城市的宣传活动,面向群众开展动物保护教育活动;通过纪录片、公益广告等,展示动物保护成果及动物生存面临的困境,引起大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和共鸣。其次,在公共场所规范张贴统一标识,增加动物友好型场所。在商场、酒店、餐厅、公园等公共场所张贴“宠物友好”或“宠物禁入”标识,并在商家官网、公众号、小程序、APP等网络平台明示是否属于“宠物友好”,规范宠物在公共场所的活动空间。增加动物友好型场所,动物友好型场所可以为城市中的动物提供安全、舒适的栖息和活动空间。例如,深圳打造的“一脊一带二十廊”生态骨架,其中的鲲鹏径一号桥,供人类行走的步道仅占桥面的十分之一,其余部分留给了动物通行,为了尽量接近自然山体形态,将动物廊道修成山林模样,人行步道与动物廊道之间用植物分割。最后,建立健全动物收容和救助机制,切实保障动物福利。根据动物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建设现代化的动物收容所。建立动物救助体系,成立动物救助、医疗组织等机构,设立24小时动物救助热线,以便于市民发现受伤或受困动物时可以及时联系专业人员。同时,打造专业化的动物救助团队,定期开展动物救助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救助能力,包括动物救助知识和技能等。例如,2020年,上海启动首辆流浪猫移动绝育车,与社区联动,实行TNR——捕捉、绝育、放归,解决流浪猫激增难题,提高它们的生存质量。2021年,杭州某社区业主自发组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并制定公约,将人、宠物、流浪动物、野生动物都包含在内予以管理。2022年,上海“猫岛”——首个城市流浪猫管理中心正式挂牌,集文化、娱乐、教育、宣传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为社会流浪猫提供了自然、安全宜居之所。
总而言之,建设动物友好型城市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战略,在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关注动物在城市中的地位和需求,能够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有效激发城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新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大量累积,动物友好型城市建设将会走向成熟和完善,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者:檀明珠 浦东新区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