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郁兴
前几日,两位广东客商冒着蒙蒙细雨,来到樊川镇一位农户家中,执意要购买农户几百只小乌龟。户主招呼客人喝茶聊天,却婉言谢绝了来人的购买要求。
来人要购买的乌龟,叫眼斑水龟,是一种在宠物市场受玩家追捧的水龟品种,因眼眉处有眼状花纹而得名。眼斑水龟对环境和水质很敏感,是我国特有物种,野外的数量稀少,野生种群为濒危保护动物,人工繁殖难度大,造成了人工饲养的眼斑一龟难求。而在樊川镇这位农户家中,有着江苏最大的眼斑水龟人工繁育种群。
龟的主人叫陈晓军,是业内赫赫有名的养龟大王。眼下,他正对眼斑水龟做种群壮大,谢绝来人的购买意愿。
一波三折创业路
陈晓军的龟场面积虽然不大,但拥有多个珍稀龟种数万只的种群规模,眼斑水龟并不是其中最为名贵的品种。说起当初怎么走上养龟的道理,陈晓军很是感慨。
1990年,陈晓军从扬州商业学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进了当地的社办厂。每月50多元的工资,让他感到迷茫。经人介绍,他到周边省份打工,每天可以挣10元,相比社办厂收入翻了6倍。但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他感到更深的茫然。
陈晓军心里一直怀着对农村深深的热爱,向往田园生活。他在打工同时,多方考察,认定回乡养殖牛蛙能挣钱。1992年夏,陈晓军东拼西凑几千元,买入牛蛙蝌蚪回乡创业。他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借用一废弃村小院落,仅靠一双手、一把锹,挖开100多平方米的牛蛙池,给自己搭起一间勉强容身的茅草屋,从零开始创业。
没钱买饲料,他就到田间捉蚯蚓、小河里抓鱼虾。没人教经验,他就全天观察,总结经验。经过几个月的苦干,牛蛙长势喜人,不久就可以上市销售。陈晓军一边找销路,一边盘算着不但还上贷款,还能有资金继续发展,心里美滋滋。
一天下午,陈晓军从田间捉了一桶蚯蚓,打算给牛蛙们加餐,但养殖场的景象把他惊呆了,牛蛙池的闸门被卸掉,干涸的池底仅存几只牛蛙。原来,陈晓军的父亲觉得儿子聪明能干,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却又回来折腾牛蛙,实在是有辱门庭。一气之下,对养殖场来了个釜底抽薪。
得知内情,陈晓军欲哭无泪,只得回到社办厂继续工作还债。
柳暗花明的“龟”途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虽然每天在社办厂按时上下班,但陈晓军内心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烈火。他偶然得知,兴化的“养鳖大王”毕文采收徒教养甲鱼技术,觉得机会又来了,便凑够600元学费,从樊川骑自行车近100公里找到毕文采。
课上了才两天,陈晓军脑子里那些经济定律就开始蹦出来犯嘀咕了。原来,在培训课中他了解到,全国当时已有大批甲鱼场,甲鱼存栏量相当巨大。仅浙江余姚一地就有数百家养殖场,规模最小也养殖万只以上。他心想,自己这样的小本生意,生存都难,更难在市场开创天地。
恰巧此时,一位外地客商前来采购一批乌龟,引起了陈晓军的注意。培训班结束的时候,陈晓军单独找到毕文采,把自己内心的疑虑讲出了来,养乌龟的人少,也许是一条正确的路,他愿意试试。毕文采被陈晓军的诚心和聪明劲打动,为他减免了300元学费。陈晓军就用这300元,从毕文采的养殖场购得80只巴西龟和19只黄喉龟苗,喜滋滋地踏上了“龟”途。
全心钻研养殖经
此时,陈晓军刚刚成家,他希望通过成功为家人带来好日子。眼看这些小小的龟苗,他决心放手一博。
为了省钱,陈晓军自制天平,每天严格记录小龟的生长状况,用泥土和稻草自制温房,自画图纸、买二手钢材做加温设备……靠着毅力和头脑,陈晓军硬是扛下创业起步最艰难的时光。为了争取支持,他定期把小龟带到镇政府,请分管农业的领导参观,取得相关负责人和银行的信任,借到人生第一笔贷款共计5000元。
在陈晓军精细养护下,当年99只龟苗全部安全越冬,无一损耗,创造了新手养龟的奇迹。“好种育好苗、良种效益高、饵料恰当配、水质要管好……”聊起养龟,陈晓军心得满满。第二年,第一批龟成功销售后,陈晓军带着好酒好菜来到父母家,父子二人相视一笑。从此,父母搬来和陈晓军一起住,帮助儿子打理龟场。
每当缺少运转资金,陈晓军的父亲就用网兜带上几只龟到泰州、扬州市场上去转一转。那时候,绿色的巴西龟、黄色的黄喉龟都是稀罕物,很少有人见过。父亲带着龟在市场上,只转圈不兜售,反而激起大家好奇心,每每都能卖个好价钱。从此,陈晓军一家的收入实现了升级。
机缘巧合转龟种
1997年下半年,陈晓军敏锐地发现,龟市即将发生大变。当时,许多养殖户大举进军食用龟市场,陈晓军却决定逐步减少食用龟养殖,转向宠物龟市场。
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生机,1998年前后,收藏热、宠物热接踵而来。陈晓军的养龟场步入正轨,开始扩展龟的品种。他认为,许多国外龟种虽然市场价值高,但存量无法了解,无法对其稀有程度作准确判断,养殖战略前景不明朗。而中国本土龟种自带特有文化内涵,其他物种无法替代。黄缘龟外形美观,与人互动性强,自古就受文人雅士青睐,唐宋古画中就有它的身影,被封为“国龟”。
一次,陈晓军去扬州大学农学院一位教授家串门,发现了9只黄缘龟。教授向陈晓军抱怨,养了多年也不能攻克繁殖难题,萌生退意。陈晓军当即高于市场价买下这9只龟。后来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又引进了一些黄缘种龟。他判定,自带中国文化符号的黄缘龟价值被严重低估,等玩家把注意力从国外龟种移到国内,这些龟的价值自然会被凸显。
内陆龟在野外,通过挖土坑掩埋龟蛋繁殖,成活率极低。陈晓军到安徽、浙江和本省黄缘龟原产地野外观察,发现龟类孵化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土埋。翻阅大量书籍,并通过分组对照试验,第二年夏天他就成功孵化出3只黄缘龟苗。这9只黄缘龟,帮助陈晓军踩准市场节奏,又一次实现了家庭收入升级,走上了小康之路。
此后,陈晓军又引种一些名贵龟种,扩大养殖繁育范围。
努力保护珍稀龟种
从学生时代就喜爱哲学的陈晓军,生活于乡野一隅,与数万只龟相伴,常常思考人与龟、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他刻意与喧嚣保持距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过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日子。
陈晓军把这种价值观运用在养龟事业上。他的数万只龟都处于半野生的状态,他也一直在细心呵护这些龟,关心珍惜龟种群的未来。
随着野外珍稀龟资源日益枯竭,许多珍稀龟种价格水涨船高,数万元一只也不稀奇。有些不法分子不惜用经过特训的猎犬在原生地对珍稀龟进行地毯式搜捕。另一方面,少部分龟商为了满足市场猎奇的心理,对龟进行杂交,产出一些怪异品种。陈晓军对此感到痛心。他认为,如果一味追求财富增长,也许龟场可以比现在大数倍,但是一味把龟看作赚钱工具,只会失去许多养龟的乐趣。他愿意为保护珍稀龟种群正而努力。
龟一直是长寿的象征。陈晓军向记者透露了已经默默进行了8年的超长基因提纯计划:第一步,通过人工选育,把珍稀龟进行血统提纯;第二步,对龟进行野化训练,相比哺乳动物这要简单一些;第三步,经过相关部门认证和批准,有计划地对珍稀龟实行放归,配合相关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慢慢恢复珍稀龟野外种群,让这些生活亿万的精灵回归自己的天地。
陈晓军说,养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愿意倾注所有时光。他还希望大学毕业在外打拼的儿子加入他的养龟队伍,把养龟技术一代代传承下去。对于珍稀龟野化放归工作,他也没有设置年限,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一直做下去。“这一切,对我来说,很幸福!”
相关知识
家养宠物龟水质标准,如何确保龟龟的健康和幸福
看懂没!你家龟龟过得超开心,这些行为告诉你它的小幸福
苗伟男:梦想成为“鹦鹉大王”
龟缸设计——养龟前的异想天开
看完这个,学到这个,以后养龟都不会亏《中国龟业文化》
原创 为什么养龟会上瘾?养龟成瘾:揭秘宠物龟的别样魅力
为什么养龟会上瘾?养龟成瘾:揭秘宠物龟的别样魅力
火焰龟的饲养全攻略(打造幸福宠物生活,从火焰龟开始)
养猫养狗,哪个更能过上幸福人生
养龟人的文案
网址: “养龟大王”的幸福人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96500.html
上一篇: 龜病圖說 養龜書籍烏... |
下一篇: 宠物龟养殖基地之火焰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