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普课程进校园 海淀学生湿地观鸟

科普课程进校园 海淀学生湿地观鸟

每年4月的第三周为北京的“爱鸟周”。4月14日,《鸟类的家园》科普课程进校园主题活动在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举行,从鸟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开展科普课程。学生们还走进翠湖湿地,现场观鸟,体验多样的鸟类生境。




“绿头鸭的主要食物竟然不是小鱼,而是水生植物的种子、嫩叶和根茎等。绿头鸭的喙呈扁平状,由此可见,绿头鸭的扁平喙主要作用不是捕食,而是过滤食物。”4月14日下午,海淀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科普老师徐晓梅走进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堂《鸟类的家园》科普课程。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鸟类的家园》系列科普课程共分八节课,从鸟类的生态分类以及鸟类的衣(羽毛)、食(食物)、住(筑巢)、行(迁徙)等方面,以现场教学和视频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详细介绍。

同时,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开辟出专门的生态导览路线,作为该科普课程的教学实践。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近自然,通过实地观鸟体验,亲临多样性生境,激发学生的爱鸟热情,提高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爱护鸟类栖息环境的意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海淀区通过完善生态廊道、划建自然保留区和城市水鸟保护区域、增加鸟类食源植物、建设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开展大西山野生动物监测、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及野生动物救助,多措并举,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

海淀区在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圆明园、玉渊潭公园、海淀公园、园艺驿站等科普教育基地开展鸟类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爱鸟护鸟意识,推动“三山五园入胜,翠海芳淀满城”的高品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叶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爱鸟护鸟科普课程走进校园,北京海淀百余名学生湿地观鸟
让学生们走入大自然实景课堂——《鸟类的家园》科普课程进校园宣教实践活动在翠湖湿地公园开展
北京市第41届“爱鸟周”,《鸟类的家园》科普课程走进校园
第42个“北京爱鸟周”开始,海淀公园举行观鸟活动
【科学普及】科普讲座让爱鸟护鸟意识“飞”进校园
琴澳青少年观鸟比赛来了!更多科普教育活动即将开启
武汉动物园湿地鸟区迎客
杭州西溪湿地亲子趣味观鸟赛圆满落幕
【活动快讯】崇明岛湿地观鸟研学活动顺利举办
探秘湿地公园 认识我们身边的鸟类朋友 西安市浐灞第十七小学开展科普周主题教育活动

网址: 科普课程进校园 海淀学生湿地观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0078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自然生态科普常识鸟类篇(8)灰尾
下一篇: 自然生态科普常识鸟类篇、(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