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听说过国际狗狗感恩节、国际救难犬(搜救犬)日、国际导盲犬日等等国际性的狗狗节日,可万万没想到在我们中国西南边陲也有神秘而又古老的有关狗狗的节日。
每年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辰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交榜村民族节日——“抬狗节”。“抬狗节”于2015年被列入剑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战乱时期,交榜村少了很多母亲,导致许多小孩没有奶水进行哺育,是狗狗的奶水喂养了这些小孩,所以抬狗节是为了纪念狗狗的恩情。
展开剩余75%
水乳之情,以节日的形式传承至今,是苗族儿女与狗狗情感的维系。
另有一说法,抬狗节是为了感谢狗狗帮苗族祖辈找到水源,苗族人民借此节日来表示感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且提倡万物平等。
节日表面上是一次热闹的狂欢,但其中蕴含的理念值得所有人学习、感悟。
在抬狗节这天,村民会穿上传统的服饰,给预先选好的狗狗穿上精美的特制衣服,戴上帽子和苗族象征性的银项圈。
给狗狗装扮好后,还有一个严肃的拜神仪式,由村里德高望重的寨老头戴扎着叶条的草帽,虔诚地诵经焚香,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随后,由男性村民用特制的木凳抬着狗,边敲锣打鼓,边走村穿巷,一大群人簇拥着抬狗队伍,场面热闹。
女性村民会将清水撒向抬狗队伍,意为洗去过去一年的晦气,企盼来年一帆风顺。
除了泼水,村民还会来场泥巴大战,欢声笑语响彻整个苗寨。
这个特色节日每年都会吸引上万名游客,也为当地苗寨带去了较大的旅游收入。狗狗不仅帮助了苗族祖辈,也在护佑着如今的苗族儿女。
如果想感受感受这个特殊节日的氛围,那看看视频饱饱眼福吧!
疫情之下,犬舍的狗狗怎样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