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这是稀松平常的一天,罗文寿熟练地拿着镊子,理顺黄蓝金刚鹦鹉的毛发。他一边小心翼翼地取下翅膀上的大头针,一边介绍着黄蓝金刚鹦鹉。“这只只有两种颜色,那种颜色丰富的鹦鹉就特别漂亮。虹膜颜色是鸟类分类上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我们选择‘眼睛小零件’的时候会仔细对比。”
浏览器不支持该音视频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70011103.1-1db043a3a4441e88106f1e5a1f9722fe
播放流水
Flowid
cc95ec2c94c6423e4a9099135a2d2c33
播放内核
Kernel
mp4/origin (1.33.5)
mystery
mystery
r:7/3 br:0.000-0.000 t:0.00 pg:1 s:ed->ie->lt->ed->ie
作为一名干了20多年的动物标本制作师,他制作过上千件标本,他感叹说:“最难的是让动物标本变得栩栩如生,使其接近生前状态。”
让动物重新“活”过来
昆明动物博物馆展出的标本
10月31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来到昆明动物博物馆,采访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博物馆高级工程师罗文寿。栅栏式的铁门,爬藤植物垂到了门上方;70多平方米的简陋工作室,弥漫着实验药水以及动物的气味,对于初来乍到的外行人来说这个气味有点冲。
罗文寿说:“标本制作,这是一份辛苦并快乐的工作。有时候大型动物突然死亡,需要第一时间解剖并及时处理皮张,避免时间过长皮张腐烂,所以通宵加工处理是常有的事。”将一具具各种野生动物的尸体,经过观察、解剖、削皮、鞣制、打造雕塑假体、黏合、整形7道工序,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动物姿态标本,或是为科学家研究服务的科研标本,并定期进行维护和维修,这就是动物标本制作人员的工作。
他认为制作动物标本,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为科研服务,另一方面是大众科普。公众不可能走到大自然里看那么多的野生动物,而标本可以让公众认识这些物种,了解它们的特征,喜欢它们然后再保护它们。
与标本结缘20余载
“我小时候就喜欢倒腾这些。”罗文寿说。在普洱读中学时,他就喜欢小动物。高考时,他报考了兰州大学动物学专业。第一次接触标本制作,是大四在兰州兴隆山保护区实习期间。大学毕业后,他在昆明养过一年的鸵鸟,后来回到老家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在哀牢山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做巡护员。
200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工建设动物博物馆,聘请了瑞士标本制作大师丹尼尔先生来指导标本制作、布展和维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哀牢山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有科研项目,也知道罗文寿喜欢做标本,就推荐他来昆明跟着丹尼尔学习标本制作。
罗文寿欣然接受了这次机会。他说,当时来昆明学习做标本的想法比较简单。“我喜欢,又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
“丹尼尔老师来昆明博物馆七八年,一年来两三次,一次来个把月。会讲各方面的知识,他动手做,我们给他当助手,他也会教我们。”罗文寿说。刚开始做的金钱豹标本,丹尼尔做一半,剩下的一半就留给罗文寿和另外几名学生练习。“我跟丹尼尔老师算是朝夕相处,上班也好,吃饭也好,休息也好,除了睡觉,我都跟他在一起。”昆明动物博物馆开馆后,罗文寿也成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当时跟着丹尼尔老师学的有七八个人,博物馆做标本最多时有10多个人,现在还在做的只有三五个人了。”罗文寿感叹,标本制作的社会需求少,专门从事标本制作的全国也才有几百人。他是凭着个人喜爱,一直坚持了下来。从业20余年,他经手制作的标本达1000多件。
标本这样制作更传神
在第四届中国动物标本大赛上,罗文寿制作的标本作品“捞月”,凭借精良技艺,获得了大赛最高奖项“兽类专业组一等奖”。作品展示的是两只猕猴“捞月”的情景,构思独特有趣,配景精致。罗文寿说,“好标本”最基本的特点是动物的分类特征要相当明显,比如草食动物的肚子特别大,肉食性动物肚子则相对小很多。而且,不仅要做出动物样子,还要表达一个行为目的,比如这个动物是在捕食、奔跑,还是休息,要从姿态中体现出来。采访中,罗文寿讲到兴高采烈处,还趴下身子在地上双手双脚一边比画一边说:“很多动物走路脚掌是‘外八字’,即脚尖向外,熊走路时脚掌则是‘内八字’,即脚尖向内;猫的脊椎能灵活弯曲,猪的脊椎则相对变化不大,显得笨拙。”
处理皮张时,动物的关键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等要尤其小心。如果弄破,补救需要的时间长、工程量大且不如它本来的模样好。做再小的一件标本,都要对动物各个关节的长度、每个部位肌肉的大小要精确测量,制作之前还要绘制施工图。施工图就是把一个立体的模型分解绘制为3个平面图:前视图、后视图和侧视图,便于施工操作。整形环节,肌肉的隆起、凹陷,血管的凸起、面部神态都要逼真。“要了解物种的主要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惯,做出来才能接近它的生前状态。”
罗文寿认为自己在制作标本的形态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有时候做奔跑的姿态或者站立的姿态,做好以后总是觉得达不到内心的预期。“这个腿应该再朝前伸一点,可能更好点,或者再朝后可能会更好点。每一件标本做好,你都会发现眼睛、鼻子,或者姿态总会差着点。”
之所以选择“猴子捞月”作为参赛标本,是因为他觉得做猴子更有挑战。大部分动物脸上都有毛,如果做丑了也不易发觉;但是猴子脸上没有毛,如果做得不对则显而易见。“做猴子需要把控更多的细节,更能体现水平,所以我就做了猴子。然后它也是一个寓言故事嘛,我就想行为、目的和思想融合一下。”
宠物也能做成标本
“云南生物多样性丰富,我们做的时间也比较早。”罗文寿说,“一开始从国外请专家过来指导,后来我们自己慢慢摸索,标本制作水平在全国算是比较好的。”正是因为有像罗文寿一样长期从事标本制作的人员,昆明动物博物馆拥有了丰富的馆藏标本。
当记者问到标本制作师的“黄金时期”时,他打趣道:“我觉得这两年还勉强,再过两年可能就做不动了。”就像做大象的标本,把模型做好后,要把几百公斤的皮子甩在模型上。他一边用手做穿衣的动作,一边说:“平常穿衣服相当轻松,但是几百公斤的东西挪个位置就很费力了。技术应该是慢慢在提高,但体力有点跟不上了。”
昆明动物博物馆展出的标本
除了做野生动物的标本外,昆明动物博物馆还承接宠物标本制作的活计。他说,很多市民家里都养了宠物,久而久之,与宠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宠物死了后,有些市民想让宠物以另一种方式留在身边,也会找到昆明动物博物馆,请罗文寿和同事把宠物做成标本。他说,送来做标本的宠物,主要是猫和狗,鸟也有一些。收费标准根据体型大小,以及主人的要求,比如要什么姿态、用什么材料等,费用在两三千、四五千元不等。在昆明动物博物馆,市民也能看到几只宠物狗的标本。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周柯妤 王宇衡 实习生 潘连爽 摄影报道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知识
动物标本制作:定格“生命”自然美
让动物标本“活”起来!昆明标本制作师上了人民日报
动物标本制作师一一刘志
标本制作
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
动物标本制作
宠物标本制作师郭元虎 让死去的宠物换一种“活”法
制作动物标本 可不是“皮毛功夫”那么简单
主打治愈和陪伴的宠物羊毛毡、标本制作悄然兴起,有订单排到2026年
唐氏动物标本制作技艺
网址: 开屏人物|动物标本制作师,让生命再次绽放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10138.html
上一篇: 主人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终于帮助 |
下一篇: 动物标本制作中如何科学防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