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文化 龟是我国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之一。 礼记礼运日:“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太平御览卷931,中华书局1960年版) “四灵”之中麟、龙和凤都是人们想像中的动 物,均为虚构乌有,只有龟是现实生活中存在 的,足见龟在当时人类心目中的地位。我国 发现了许多史前时期与龟相关的考古文化遗 存,表明当时的龟文化已经比较发达,重龟之 风盛行。 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 极为精美的玉龟、玉签和玉版(凌家滩遗址 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安徽省 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新发现, 考古2008年第3期),玉龟由背甲和腹甲 两部分组成,中间夹着玉版或玉签,相关学者 认为这些玉龟、玉签和玉版是史前的占l、工 具,证实了古书中的龟负洛书、玉龟衔符之说 (李修松:试论凌家滩玉龙、玉鹰、玉龟、玉版 的文化内涵,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第6 期)。浙江地区良渚文化和东北地区红山文 化墓葬也出土有玉龟,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 第一地点发掘的一座老年男性墓葬中墓主双 手各握一个玉龟,一雌一雄(牛河梁遗址, 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这些随葬玉龟的墓 葬等级较高,随葬品丰富,不乏玉鸟、玉璧、
2、玉 鹄、钩云形佩饰、王冠状饰、三叉形冠饰等象 征权势和地位的精品。据此推测,墓主生前 在部落中应该有较高的身份地位,可能是部 落中的权贵大巫,而他手中龟很可能就是其 从事占卜的工具,用来与神沟通,预知凶吉。 除玉龟外,史前还发现了大量的实物龟 甲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以及大汶口文化的 1 6 一些大型墓葬中都出土有数量较多的龟甲 器,龟甲多经过修整。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 器内含有石子(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而大汶口文化中除出土含石子 的龟甲器外,还有含骨针和骨锥的龟甲器(高 广仁: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和犬牲,海岱 区先秦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相关学者研究后认为,含石子的龟甲是史前 时期的一种乐器,称为“龟铃”或“龟响器”,供 人们在举行某种宗教的仪式时使用(中国音 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含 骨针和骨锥的龟甲可能是作为巫医行医或占 I、的工具。古人认为龟具有神力,利用它来 治病问医,预知生死。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崇拜其貌不扬的龟 呢?他们对龟的崇拜又蕴藏着什么深刻含义 呢?由于史前时期食物缺乏,龟首先是作为 古代先民的一种食物资源。史前时期的考
3、古 地层中曾出土许多散落的龟甲,无修整痕迹, 应是当时人类食用后随意丢弃的。他们在食 用龟的过程中,通过对龟的长期观察,逐渐产 生了对于龟的崇拜。 首先,龟的长相很奇特,古人认为龟的身 上体现了天地和四方。礼统中对龟有如下 记载:“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 有盘法丘山,玄文交错以成列宿,五光昭若玄 锦,运转应四时。长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 信。”(太平御览卷931)仔细观察,龟的确 有天地之象:其背甲,中间五块代表金、木、 水、火、土五行。五行的两侧各有四块龟甲, 共计八块,象征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 卦。再往外的一圈边裙,共计二十四块,代表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腹甲两列,每列六块,共 计十二块,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这样看来,天 地大数都集于龟的一身,五行八卦的根本原 来也都早已被造化写于龟甲之上,它必定有 着非同寻常的神力。尔雅翼对所谓“天 龟”的描述更是神乎其神,“灵龟(即天龟)文 五色,似玉似金,背阴向阳,上隆象天,下平象 地,粲衍象山,四趾转运应四时,文著象二十 八宿,蛇头龙翅,左睛象日,右睛象月,千岁变 化,下气上通,能知存亡吉凶之变。”(太平御 览卷931)
4、灵龟简直就是天地万物的化身, 难怪古人事无大小都要求教于龟。正因为龟 有如此大的神力,所以古人崇拜它,利用其沟 天通地,预知生死,占f、吉凶。 其次,古人对龟的崇拜很可能源于对自 身的一种生殖崇拜。远古时期自然条件极为 恶劣,战争频繁,人口的出生率和存活率较 低,而人口的多少往往是一个部落强盛与否 的重要标志,人丁兴旺成为原始居民的价值 取向和追求目标,因而生殖崇拜在史前一度 盛行。史前社会早期处于母系氏族时期,生 殖崇拜主要表现为对于女性生殖器官的崇 拜。红山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生育的女神像, 小腹圆鼓,乳房硕大,臀部肥大凸起,有明显 的阴部记号。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后,男性 在社会中地位上升,生殖崇拜又转变成对男 性生殖器官的崇拜,很多遗址中都发现象征 男性生殖崇拜的陶祖。江苏刘林大汶口文化 墓葬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年龄约 16岁左右,随葬龟甲2副,其中的一副就置 于墓主的裆部,覆盖着男性的阴器,龟甲的头 与墓主的头同方向。龟甲的前半部分钻有两 大两小的四个圆孔,成方形排列。有学者从 龟甲覆阴的状况分析,认为是把男根放人“神 屋”内(龟甲的学名为“神屋”或“漏天机”),使 龟甲完
5、全套住男根,再用绳索穿人四个孔中 与人体拴牢,使人根永远不离龟甲(大汶口 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古人把人根 放人龟腹是期望它能得到龟的护佑,并受到 龟灵的感应,保其后代人丁兴旺,永远昌盛, 历史文化 与龟I司寿。 再次,龟的寿命很长,可以活至千岁。 淮南子说:“龟三千岁。”(淮南子,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9年版)而且龟的生命力很顽 强,可以忍受饥饿,长期不摄食,对于寿命较 短的古人来说,龟的长寿又成为其崇拜的对 象。黄帝族、鲧氏族及东夷族等都以龟作为 自己的图腾,就是希望自己的部落像龟一样 长盛不衰地延续下去。 此外,龟在我国古代还被作为雨云等自 然力的化身、力量与财富的象征、权势地位的 标志等。龟曾是古代先民祈求云雨以保丰产 的灵物,晋人孙惠所撰龟赋日:“有辎衣之 大夫兮,驾雨雾而翱翔,风雨为之电奋兮,五 色赫以煌。”(太平御览卷931)我国新石器 时代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生产工具,如石铲、石 锄、石斧、石镰及石磨盘与石磨棒等,可以说 农业播种工具、收割工具、粮食加工工具一应 俱全。凌家滩遗址红烧土中发现了炭化稻 壳,贾湖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的稻谷和炭化米, 甚至出现人工栽培稻,说明当时的原始农业 已有初步发展,人们祭拜龟灵以求风调雨顺 保其丰产也在情理之中。史记龟策列 传:“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 万。”礼记礼器载:“诸侯以龟为宝,以圭 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有称 也。”可见,龟的身价极高,不仅是宝物而且是 门第高低贵贱的重要标志。 龟寿命长,生命力顽强,抗御灾害的能力 很强,令古人羡慕不已。其长相奇特,具备 天、地、人之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原始先 民崇拜天地及人的生殖器官,故对具有此三 象的龟异常崇拜,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也正 是这种对龟的崇拜形成了后来商周时期一度 繁荣的龟卜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世界上最古 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这也应该算是龟 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吧。 (作者: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博物馆保管 部馆员,邮编230061) 17
《从出土文物谈我国史前龟文化》由会员li45****605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出土文物谈我国史前龟文化》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相关知识
从出土文物谈我国史前龟文化
龟文化知道多少——我国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龟文化
我国龟文化发展历程(14页)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中国“龟文化”的开始:上古时代人们以“龟象”测吉凶
养龟的人们,也在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做着贡献
龟文化书法作品
龟文化与龟风俗.docx 全文免费在线看
龟文化与龟风俗
网址: 从出土文物谈我国史前龟文化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17560.html
上一篇: 养乌龟有什么寓意吗 |
下一篇: 雪鸮的简介、分类地位、外形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