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龙竟然算小号蜥蜴?盘点爬宠中的【岛屿效应】 !| 肆养周报

科龙竟然算小号蜥蜴?盘点爬宠中的【岛屿效应】 !| 肆养周报

  肆养周报起始于 2017 年 2 月 7 日

  以每周一篇的频率,为爬友介绍国内外的爬圈咨询

  截止到 这篇为止,一共发布了 202 期

  公号对话框回复「肆养周报」,能查看所有往期周报合辑

  很久很久以前,在那遥远的蛮荒小岛——弗洛雷斯岛上,生活着一群小矮人。他们成年人身高也仅有一米,和常人小孩无异。他们听不懂我们的话,但是有自己的交流语言。他们在岛上有成群的部落,我们给他们取名为——霍比特人。但当我们再次踏上这座岛时,他们却消失了,所有的部落都无影无踪,彷佛不曾存在过那样。


  也许这段话很像是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但是霍比特人是真实存在过的。他们并非智人的侏儒现象,而是天生就身高较矮的其他人种。有些科学家相信,霍比特人的祖先很可能是和你我一样正常身高的人类,但由于受到岛屿效应影响,最终变成了小矮人。

  岛屿效应,又叫做岛屿法制。是指一种物种从大陆移居到岛屿上时,其体型就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一定的变化通常是大型动物变小,而小型动物会变大

  这种现象非常广泛,不管在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身上均有体现,今天就来看看两栖爬行类身上发生的岛屿效应吧~

  守宫类

  守宫是爬行动物里分布最广泛的种类之一。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守宫是巨人守宫,生活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上,它的体型可达 40CM 左右,是真正的巨人。


  但是再此之前,世界之最的称号原本属于现已灭绝的最大守宫——kawekaweau.,一种生活在新西兰岛上,身长可达 60CM 的超大守宫。


  不管是现任(最大守宫)还是前任,它们都是岛屿效应里小型物种巨大化的典型例子。它们的大陆近亲种都是体型较小的守宫,当这些小守宫无意移居至岛上时,由于缺少了大型捕食者的威胁,其体型也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在无数年的积累下,世界上最大的守宫就在这小岛上诞生了!

  这么想想,现存体型较大的守宫的确都在岛屿上有分布。巨人守宫、太平洋巨人守宫等,大守宫:你说啥?


  蜥蜴类

  看到上面最大守宫的例子,你们一定会联想起世界上最大的蜥蜴——科摩多巨蜥。没错,科莫多龙正是岛屿效应的体现,但是它却是个“受害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科莫多龙可能的祖先古巨蜥体长可达 6~7 米,比科莫多龙的 3 米记录要大很多,所以科莫多龙不是岛屿巨人化的幸运儿,而是反而因此缩小的倒霉蛋。


  大型动物生存需要大量食物和领地,但由于岛上的资源过少,大型动物为了活命被迫体型变小。虽然如此,科龙仍然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蜥蜴。

  顺便一提,现在科学界对科龙有了很多新的认知,比如它并不只是那个像毒蛇一样,咬一下猎物就松口,然后靠毒液和细菌折磨死猎物的“恶毒法师”;而是类似猫科动物一般,可以先缓慢接近,然后短距离快速奔跑追捕猎物,最后靠力量扑倒猎物直接捕食的凶猛战士。


  蛇类

  缅甸蟒和网纹蟒生活在亚洲,前者是世界上最长的蛇类,而后者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蛇类之一。有趣的是,它们都有因为岛屿效应而小型化的亚种。


  缅甸蟒的体长最长在 6 米左右,通常也可达 4~5 米。而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岛上的亚种侏儒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 progschai)最长不超过 2.5 米,平均只有 1.5 米,这长度说出去都有点丢缅甸蟒家族的脸~。

  不过网纹蟒也好不到哪里去,它有两个连正式中文名都没有的亚种(M. r. jampeanus 和 M. r. saputrai ),也生活在印尼群岛上,两者体型最大只有 2~4 米。而网纹本身可是随随便便可以超过 5 米,记录更是接近 8 米的世界最长蛇啊!只能说岛屿效应所述的巨物小型化在这些巨蟒身上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啊。


  两栖类

  两栖动物岛屿效应的例子相对较少,但是一出就给你整个新花样。非洲蟾蜍(Sclerophrys gutturalis)是一种原产于非洲东部的蟾蜍,在 1922 年,人们为了除去害虫,把这种蟾蜍引进了毛里求斯岛上。


  按道理非洲蟾蜍属于小型动物,按照岛屿效应的规则应该变大。而非洲蟾蜍偏偏不那么干,它们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迅速缩小体型,差距最大的甚至缩小了原来的 1/3。

  科学家满脸疑惑:别的物种都是大变小、小变大,而且演化了几千几万年才有效果;你这不到 100 年的时间就变化,还越缩越小是咋回事啊?不按套路出牌啊?


  左:非洲蟾蜍原来大小,右:岛屿化后大小

  最后科学家含泪解释:非洲蟾蜍外表上变化最大的就是它的腿部,明显短小了很多。推测是由于岛屿面积小,活动空间少,岛上的非洲蟾蜍不需要那么长的腿来运动,所以缩小了体型。

  这让我想起了海蟾蜍,海蟾蜍和非洲蟾蜍的故事很相似,也被人引进用于除虫。但海蟾蜍的目的地并不是拥挤的小岛,而是被放到了广阔澳洲大陆上。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海蟾蜍一举变成了澳洲最恐怖的入侵动物之一.为了在澳洲大陆上快乐的奔跑,澳洲海蟾蜍演化出了比原来长30%的大长腿,这使其入侵能力又上了一个档次。


  可以对比看到,非洲蟾蜍在拥挤的小岛上减少了腿长,海蟾蜍在广阔的澳洲增加了腿长,它们之中彷佛有着某种联系,而且澳洲相对其他大洲来说地理位置的确独特。如果把澳大利亚看作一个独立的超大岛屿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岛屿效应的一种体现呢?

  港台国外爬圈

  精选趣闻

  你知道蜥蜴最高能居住在海拔多少的环境里吗?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mountain-lizard-peru-broke-reptile-highest-altitude-record?fbclid=IwAR0x7gb9bST0z7N-Vtkw6kpK-KpZzCQ-i8SOQ3ur0VzjvRx0nUEVZtzLM48

  在秘鲁的查查尼火山(Chachani volcano)高处,海拔高达 5400 公尺的高度,发现了名为 Liolaemus tacnae 在此活动。这比原先栖息在西藏高原的蜥蜴 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还要高 100 公尺。


  动物学家 José Cerdeña 观察到了岩石间移动的物体,原先以为可能是鼠类,没想到发现了蜥蜴。

  即使是哺乳类,高海拔会带来很多额外的生存难度。对依赖环境温度的爬虫类,就更不容易了,还要抵御高海拔的高紫外线。而科学家推测,之所以蜥蜴能占领如此高度,可能和气温变暖有关。

  弩哥是爬友?


  如果你不认识照片里的人,推荐看看美剧“行尸走肉”。他是杀丧尸最帅的男人。

  工具蜥实锤了!

  

  # 事实证明,只要有“一技之长”,蜥蜴和猫也相处的很好嘛。

  蛤蟆原来真能吃天鹅肉!

  

  # 这只水鸟太幸运了。牛蛙完美诠释了能动的都吃。

  水缸 + 空气凤梨,这环境碉堡!



  # 再附上一张类似思路的造景。


  熊猫色娃娃鱼

  

  # 国外爬圈开始渐渐注意到基因娃娃鱼了,可能它会是国内输出的首款宠物级基因两栖爬行动物。

  上周爬圈

  图片精选

  「 幻想 」献上一张真实化的宝可梦图鉴,以及一张纸片漫画版爬宠。

相关知识

国外评选最适合入门的 5 大宠物蛙!非洲牛蛙竟然落选 | 肆养周报
〖肆养周报〗宠物变美食!你知道哪些爬宠能「吃」?
你知道常见爬宠中哪种最会咬人嘛?大鳄龟只能排第三,第一竟然是它! | 肆养周报
2秒分辨一个物种是否为「保育物种」?我看看谁还敢问保育动物?|肆养周报
又现动物园作死行为流,你还见过更奇葩的吗?“山竹”登陆,上周进口爬宠少了好多~ | 肆养周报
这次国内爬宠法律有多少变化就在这 6 点 !开放还是止步?| 肆养周报
你知道常见爬宠中哪种最会咬人嘛?大鳄龟只能排第三,第一竟然是它!
路边宠物小摊竟然都被它占领?上周市场也到了很多两栖类哦 | 肆养周报
猫狗类是正经宠物,爬宠类就不是吗?上海爬展又一次来袭! | 肆养周报
人造「白化基因」?这招比「爬宠选育」都赖皮! | 肆养周报

网址: 科龙竟然算小号蜥蜴?盘点爬宠中的【岛屿效应】 !| 肆养周报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1778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蜥蜴目的分类概况
下一篇: 徐汇蛇类异宠饲养推荐「上海佳绮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