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猫咪,你可能会想到“独立”这个词,而狗狗,则是“依恋”。
猫咪总显得优雅而从容,天生贵族。他们似乎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自己身上,却鲜少有与主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强烈愿望——显得有那么些“自恋”。
和人类不同,猫咪的这些表现是“自恋”吗?自恋又是什么呢?狗狗是不是也“自恋”呢?
今天,我们就打算说一说,猫狗的“自恋”。
“自恋”是什么?
“自恋”是一种借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感觉。
在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的观点中,自恋应是孩童的专属。幼儿爱自己的身体,把自己当做生活和世界的中心,乐于接受人们给予自己无尽的爱。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认为:
我们整个社会是允许适度自恋的,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自恋许可的范围才是不成熟的。
成熟的自恋与不成熟的自恋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力比多(即libido,驱动力)兴奋的状态。
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外界的心理力量,投注到自己身上, 这样就无法和他人建立有效和融洽的亲密关系,而且还会经常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感觉自己是理想化的自我。
而成熟的自恋,在展示自己的自恋时,能做到有所节制。
拥有成熟自恋的人,对他人的评价并不怎么在意,更不会被激怒甚至产生报复性的行为。
成熟的自恋是建立在有充分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上的,既爱自己,接纳自己,同时也能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接纳他人和关心他人。
▲猫咪看着独立,却又总是关心着主人的注意力
那么猫咪的独立与自恋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猫咪表面上看起来独立,戒备心很高,但一旦猫咪发现你容易亲近,就会付出感情。
猫咪对人类的感情,不只是表现在用身体蹭你或是主动靠近,还会表现在一些特别令人动容的细节。
比如,猫咪喜欢偷看主人洗澡,这其实是猫咪的同理心在发挥作用。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亦译为“共感”、“共情”。
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 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同理心,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众所周知,猫咪不爱洗澡。猫咪在你洗澡时偷看你、守着你,实则就是觉得你洗澡的过程必定十分痛苦,害怕你因为洗澡而出什么状况。
▲猫咪为什么总是喜欢偷看主人洗澡,当然是因为他在乎你呀
同样,猫咪在你睡着时,总是盯着你看,或者用鼻子闻闻你,用小肉垫拍拍你,也是因为猫咪通常都是浅眠而不是沉睡,所以在猫咪眼里,人类的睡眠简直是“长睡不起”,因此猫咪就会想要上前查看你的生命体征。
类似这样可可爱爱的关心不胜枚举。 猫咪表达的方式固然有些“不同寻常”,但一旦理解了他们如此做的初衷,就能感受到猫咪们切切实实的关心与爱意。
综上所述,猫咪不只是关注自己、接纳自己,同时也能够接纳和关心他人。
猫咪的“自恋”,可以说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自恋。
那狗狗的自恋呢?
众所周知,狗狗十分在意主人的评价,对主人有超强的占有欲。
所以狗狗经常会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嫉妒心理,当主人在感情分配上厚此薄彼时,狗狗就会显得闷闷不乐,冷淡主人甚至攻击被宠爱的其他狗狗—— 这样的表现,就是因为自恋的受挫。
所谓自恋的失败:
是指无法获得自我价值感,因此产生愤怒及焦虑,当焦虑情绪过于强烈时,狗狗的体验则会生成消极的防御——抑郁。
▲如果失去主人的注意力,狗狗就很可能陷入抑郁
狗狗被主人冷淡,或遭遇负面评价过多时,就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佳、情绪不稳定等抑郁症状。
可见狗狗是十分在意和依赖主人的。
狗狗的自恋,更接近于弗洛伊德说的小婴儿的状态。狗狗无法把自己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
狗狗的自恋有什么特点?
在狗狗的眼里,自己和主人是一体的,这也使得狗狗无法承受孤独。 主人的离开,哪怕只是暂时离开,都可能会导致狗狗患上“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是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对于狗狗来说,分离焦虑症在他们身上的表现为:
当预料将与主人分离时,会浑身不适,出现一些症状,或者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比如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随地大小便、无缘由地乱吠乱叫等等。
这些“惹麻烦”的行为,实则都是狗狗在表达对于分离的不安与恐惧。
单纯的训斥和惩戒,只能暂时帮助行为问题的消退,但却治标不治本,甚至会让分离焦虑的症状愈演愈烈。
面对猫狗的自恋,我们该怎么做?
那么,针对猫咪和狗狗在“自恋”层面的区别,我们要如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面对拥有成熟自恋的猫咪
猫咪不会太在意主人对 他们的评价,但是也能共情,能感受到主人的感受。 虽然物种不同,但情感却是相通的。
与猫咪相处时,主人只要记得,尊重他的感受,认真回应他的感情就是了。猫咪对情感的需求,走心,不走量。
对于关系还未建立的猫咪,要努力培养他们对你的信任感,这就要求你多花一点时间和耐心与猫咪相处。
▲你要学着慢慢地,耐心地让猫咪熟悉你,喜欢上你
如果猫咪一开始不愿意亲近或靠近任何人,也不要太过勉强,他们很有可能因为被强迫或被粗暴对待,而产生敌意或者恐惧情绪,自此对你“关上心门”。
等与猫咪建立了关系以后,你可以每天多花一点时间,与猫咪开展互动游戏。
虽然猫咪会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而对游戏的兴趣减少,但游戏仍然是有效取悦猫咪的方法。
游戏可以多多设计些关于“咬”、“追捕”、“跳跃”等动作的环节,如果猫咪对此类互动游戏不感兴趣,也可以利用激光笔、羽毛球、乒乓球等来与猫咪互动,让猫咪在游戏中充分体会到与你相处的乐趣,增进彼此的感情。
面对害怕自恋受挫的狗狗
刚与狗狗建立关系时,要在狗狗的视线范围内与他“交谈”,采取弯腰或者蹲下的姿势,降低与狗狗的高度差。
这样更容易消除对狗狗产生的压迫感,让狗狗感觉你没有多少威胁性,从而感受到你的友善。
如果想要进一步抚摸狗狗,可以先手心朝下对狗狗伸出手,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动作,会让狗狗感受到你的诚意。
接着,让狗狗闻一下你的手,了解你的气味。
▲与狗狗相处,第一步就是让狗狗熟悉你的气味
之后,再轻轻地抚摸狗狗的身体,切忌直接触摸狗狗的头部,头部是狗狗的敏感部位,会在一瞬间引起狗狗的戒备。
在抚摸狗狗的时候,记得要愉快地、友善地跟狗狗交流, 虽然狗狗听不懂人类语言,但是可以通过你的语气以及面部表情,感知你对他的态度。
在初次熟悉之后,就可以在平日里多多观察狗狗的嗜好、个性等。
对于比较缺乏自信的狗狗,要多给与鼓励和关注;对于较为自信,“自我膨胀”的狗狗,则要适当地给他“做规矩”,明确界限。
▲狗狗需要做规矩,作为主人,你也有教导狗狗的责任
在建立了亲密关系以后,如果不得不和狗狗分离一段时间,要寄养,或者要搬新家,可以通过给狗狗提供一些有诱惑力的食物或者新奇的玩具,来缓解陌生环境带给狗狗的紧张感,同时分散狗狗对思念主人这件事的注意力。
当然,平日里,我们要给狗狗多一些关怀,多花时间陪陪狗狗,多与他“交流”,这样,狗狗就能更好地了解你,确认你与他关系的“坚不可摧”。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分离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生几率,帮助狗狗更好地建立自信,形成成熟的自恋,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虽然猫咪和狗狗在“自恋”层面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与他们建立关系时的侧重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追根究底,与宠物相处最重要的依然是高质量的陪伴,让他们感受到你付出的感情和爱。
希望今天谈的“自恋”,能让你们了解到猫狗的另一面。
所以
你家宠物,
是怎么对你 表达爱意的呢?
▼
文章| 水母 / 心理咨询师
编辑| 扬羽
[1] [美]科胡特 .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M]. 訾非,等,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 [美]科胡特 . 自体的分析: 一种系统化处理自恋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治疗[M]. 刘慧卿,等,译.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
[3] 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恋及其自恋性障碍[J]. 童俊. 医学与社会. 2001(06)
▼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自恋型人格会如何对待宠物?
社交牛×症:一场主动的自恋,被动的突围
阿嚏!你家的猫猫狗狗也过敏吗?
你会动手打你家的狗吗?宠物受虐后有哪些心理变化
你家的猫主子能看懂电视吗?
自恋的雄性孔雀鱼的寻偶行为
你家狗有自我意识吗?
宠物的神奇技能:能听懂主人说话,你家的宠物也会吗?
狗狗常用5个技能,你家会几个?会的都是“人精”狗
狗狗照镜子的4大反应,你家属于哪一种呢?
网址: 你家的猫狗也会“自恋”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19600.html
上一篇: 新手养小猫必备猫咪社会化训练指南 |
下一篇: 猫主子的心理疾病:我调皮捣蛋,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