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常见鱼病“一般症状+”诊断法

常见鱼病“一般症状+”诊断法

      对于多数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来说,既没有实验室又没有化验室,鱼类感病后,如依靠化验结果来诊断病情,显然不具备设施条件;再者,化验诊断病情不仅增加诊断费用,还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耽搁会贻误鱼病的治疗。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多观察,总结经验,掌握规律,根据疾病症状,结合品种、季节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用“一般症状+”诊断法,快速确诊鱼病,可及早对症采取措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一般症状+典型”诊断法

      鱼类有些疾病发生后,在其体表或脏器除表现出一般症状外,还会呈现出典型特征。根据一般症状结合典型特征即可诊断出病种和病情。

      1.打印病

      又称腐皮病,是一种细菌性皮肤病。

      一般症状:表皮腐烂,中间部位鳞片脱落,腐烂表皮脱落,露出白色真皮;病灶内缘部位的鳞片埋入已腐烂的表皮内,外周缘鳞片疏松并充血发炎,形成鲜明轮廓。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的直径和深度不断扩大,形成锅底形小潭;有的鱼体腹部两侧同时发生,严重的甚至肌肉腐烂,露出骨骼或内脏,导致病鱼死亡。

      典型症状:患病部位先是出现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犹如在鱼体表皮加盖的红色印章。

      2.白皮病

      又称白尾病。其病原为鱼害粘球菌和车轮虫或钩介幼虫。

      一般症状:发病初期,鱼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白点;随着病情发展,白点迅速扩展蔓延,以至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严重时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朝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做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即死。

      典型症状:尾柄发白,尾鳍腐烂。

      3.白头白尾病

      病原体目前尚不明确,根据研究,已知是一种与细菌性烂鳃病病原很相似的细菌。

      一般症状:病鱼自吻端至眼球处的一段皮肤色素消退,变为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因而导致呼吸困难,鱼口周围的皮肤糜烂,有絮状物黏附其上,病鱼发硬迟钝,有气无力地漂游在下风近岸水面,不久即死。

      典型症状:在池边观察,在水面游动的病鱼出现“白头白嘴”症状,但将病鱼捕出水面观察,往往“白头白嘴”不明显,病鱼颅骨充血,呈现“红头白尾”症状。

      4.细菌性烂鳃病

      该病是由柱状屈桡杆菌所致。

      一般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颜色为暗黑,故该病俗称“乌头瘟”;鳃盖内的表面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位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的黏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因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则因局部瘀血而呈紫红色,甚至有出血点;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丝软骨外露;在病变鳃丝的周围常黏附着坏死细胞形成的黏液和水中细小杂物。鱼鳍的边缘色泽常变淡,成“镶边”状。

      典型症状:病鱼头部发黑,鳃盖骨由里往外糜烂成透明小窗。

      5.竖鳞病

      又称立鳞病、松鳞病。病原尚未明确,有专家认为是水型点状极毛杆菌,也有专家认为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一般症状:发病初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鱼体前部鳞片竖立,垂直或接近垂直于鱼体,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用手指轻压鳞片,渗出液就会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伴有鳍条基部充血,鳍膜间有半透明液体,顺着与鳍条平行的方向稍微用力触摸,液体即喷射状外溢;病鱼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积水,1尾体重70克的病鱼,腹水重可达11克;病鱼贫血,鳃、肝、脾、肾等器官组织颜色变淡,鳃盖内表皮充血。

      典型症状:鳞片竖立,挤压出水。

      6.赤皮病

      病原为荧光极毛杆菌。

      一般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的腹部最为明显;部分或全部鳍条充血,鳍的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鳍膜组织被破坏;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鳃盖中部表皮有时烂去一块,以至透明成小圆窗状。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处往往有水霉菌寄生,加重病情发展,发病7~9天即死亡。

      典型症状:病原“蛀鳍”,导致鳍条如破烂纸扇状。

      7.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

      目前该病还未定名,病名较多,如溶血性腹水病、鲢鳙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鲤鲫出血病等。该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该病也是我国渔业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区域最广、发病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一般症状:早期,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后期,病鱼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液体或红色浑浊腹水;鳃、肝、肾的颜色均较淡,病鱼严重贫血;肝、脾、肾肿大,脾呈紫黑色;肠腔内积水或有气,肠被胀得很粗;有的病鱼鳞片竖起、肌肉充血,鳔壁充血。

      典型症状:鲢鳙鱼感染后,其右侧鳍条后方会腐烂成一圆形洞;鲤鲫鱼感染后厌食,静止不动,或阵发性乱游、乱窜,之后在池边摩擦,最后衰竭死亡。采取捕捞或注水措施,会引起应激反应,加快病鱼死亡速度和死亡数量。

      8.肤霉病

      又称水霉病。该病是一种真菌类疾病,病原为水霉菌。

      一般症状:菌丝将鱼体体表鳞片逐渐拱落,病灶面积越来越大,由于霉菌分泌大量的蛋白质分解酶,机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与其他固体物发生摩擦,鱼体负担逐渐加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相关知识

「收藏」鱼病简易快速诊断法
鱼病常见的三十种外观症状:病有不同,各有表现
冬季常见鱼病病原、症状和防治
用肉眼鉴别常见鱼病
常见鱼病及其防治要点
观赏鱼常见鱼病的防治 鱼生病怎么办(6)
观赏鱼常见鱼病的防治 鱼生病怎么办
网箱养鱼常见鱼病及其防治(一)
常见鱼病肉眼初步判别
常见鱼病诊断与防治.ppt

网址: 常见鱼病“一般症状+”诊断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1993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鱼病的检查和诊断
下一篇: 纯干货!一线渔医总结:外行都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