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011鱼病诊断

011鱼病诊断

第八章观赏鱼类的疾病防治
第一节鱼病的发生及诊断
一、鱼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鱼病发生的原因 自然条件
季节气候的变化是观赏鱼发病的原因之一,每年的4、5月或9、10月,温度不高不低,光照弱而不强,常阴雨连绵,适合病原体繁殖,故春、秋季常是鱼病高发季节
温差变化,特别是水温的剧烈升降,使鱼体难以适应,鱼苗进箱入池水温差不能超过1℃,鱼种不超过3℃,成鱼不超过5℃,否则易引起鱼的大量死亡。超过鱼适温范围的长时间低温或高温,会造成鱼的食欲下降,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而死亡
水质的变化对鱼的影响也很大,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水体中,鱼生长不良,易患病
溶氧缺乏,鱼的生长减慢,对饵料的利用率降低,体质变差;溶氧过饱和,可能引起幼鱼患气泡病
此外水中生物的活动、水源、底质等因素的作用,有可能使水中有害气体和有毒物质集聚,如残饵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放出硫化氢、沼气、碳酸气等,败坏水质进而危害鱼类
人为因素
引起鱼类生病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原因称为人为因素
鱼的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会给鱼病的流行创造条件,如放养过密,溶氧、饵料不足,鱼生长速度缓慢,体质瘦弱,易患病
混养搭配比例不当,可能使某些鱼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而发病
投喂霉烂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腐烂的动物体,营养价值低的饲料或投饵不匀等,都可能使鱼时饥时饱,得不到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降低鱼的体质,容易使鱼生病,霉变腐败的食物甚至可能使鱼直接中毒死亡。
在拉网捕捞、转池、转箱以及运输过程中,常因操作不当,造成鱼体机械性损伤(如鳞片脱落、皮肤擦伤、鳍破裂、眼损坏等),容易感染水中的细菌和水霉,引起发病
生物因素
鱼致病的生物因素指各种有害生物危害鱼体引发疾病,一般常见的鱼病,多数是由某些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而致病,这些使鱼致病的生物称为病原体
引起观赏鱼发病的主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原虫、蠕虫、甲壳动物等
病毒、细菌、真菌属于微生物,由它们引起的鱼病称为传染性鱼病
原虫、蠕虫、甲壳动物简称为寄生虫,由它们引起的鱼病称为侵袭性鱼病或寄生性鱼病
鱼病的预防
做好药物预防,控制和消灭病原
鱼体消毒
鱼池或水族箱消毒
工具消毒
投喂药饵
增强鱼体抗病力
加强饲养管理
鱼病的免疫预防
二、鱼病的检查与诊断
发病特征的观察及现场调查
鱼体的肉眼检查(目检)
肉眼观察是检查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常见鱼病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体表、鳃、内脏,检查时应先体外后体内,取将死或刚死不久的新鲜病鱼来检查

011鱼病诊断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鱼病诊断程序与常见鱼病诊断技术
鱼病如何诊断?
鱼病怎么诊断和治疗?鱼病诊断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鱼病的诊断与检查方法
鱼病诊断与防治图谱
鱼病诊断与用药方法
观赏鱼鱼病免费诊断热线
八个鱼病诊断方法
用肉眼观察病鱼的“三大症状”来进行鱼病诊断的方法
常见鱼病诊断与防治.ppt

网址: 011鱼病诊断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1999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常见鱼病诊断与防治知识讲解.do
下一篇: 准备设置观赏水族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