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起来,养鱼新手基本上都会犯很多错误,而且是特别普通的问题 错误。经常遇到朋友问我们,鱼是产卵繁殖?还是直接产小鱼?过滤器要怎么安装?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理所当然,认为别人怎么可能会连这么基础的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这么弱的问题都不懂。其实我们都缺乏包容,难道最早你刚出生就会这些,其实越简单的问题回想我们生活中其实很多人越是不知道,今天就带大家盘点鱼类的繁殖方式。
巢穴式 繁殖
有许多观赏鱼的产卵、繁殖的过程是比较随意的,在雄鱼与雌鱼的追逐嬉戏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受精过程。对于产黏性卵的鱼来说,可以使用金丝草等来承接卵粒。水草的数量最好多一些,否则鱼卵会黏附在繁殖槽的内壁上。对于产不带黏性卵的观赏鱼来说,放置一些水生植物也有所帮助,因为它们对卵粒可以产生保护作用,防止被亲鱼所吞食。当产卵结束后,要将亲鱼尽快捞出,然后将鱼卵转移到干净的水中,亦可原缸孵化,但这时鱼卵受病菌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不过一般来说,幼鱼能够自由活动以后,就可以脱离缸壁、水草表面自由觅食,此时只需投放适应幼鱼的饵料,如草履虫、水骚等。经自由式进行繁殖的观赏鱼,主要有:金鱼,锦鲤,鼠鱼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鱼类繁殖会找相对安全方便躲避的巢穴,方便照顾和保护幼鱼。比如:七彩神仙,南美短鲷,三湖慈鲷中的珍珠虎,天堂鸟等
卵胎式 繁殖
卵胎式繁殖是较为特殊的一种繁殖方式。卵胎式的鱼并不产卵,而是直接生出小鱼,人们习惯将这种繁殖方式叫做胎生。严格地讲,这种叫法并不合适,因为小鱼在未出生之前,并不是经过胎盘与母鱼联系的,而是通过鱼卵在母体内受精,依靠其自身的营养进行发育的。卵胎式繁殖比较容易,无需特殊管理,所要注意的就是必须要用同一品种的雌雄二鱼作为亲鱼。一般来说,雌雄配比应保持在1:3~1:4的比例上。繁殖缸要大,要种有多种水草。把亲鱼放入繁殖缸后,每天喂给它们中量的活饵料,并保持水质清洁,当雌鱼的腹部膨大且出现胎斑时,可将雄鱼捞出,待到雌鱼肛门突出,临近生产的时候,再把它捞到卵胎生鱼专用的繁殖缸里。初生的仔鱼很快便会自由游动,待到卵黄囊消失,就可给它们喂过了筛的水蚤。卵胎式繁殖的观赏鱼主要有:孔雀,红箭,月光鱼,食蚊鱼等等。
卵生:体外受精,体外繁殖
卵生繁殖,是指鱼儿采用体外受精的形式繁殖。当鱼儿性成熟之后,雌鱼将卵子排出体外,雄鱼将精子排出体外,当卵子和精子在水中相遇并结合,就完成了受精的过程。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受精卵就会慢慢发育,变成小鱼儿。
卵生是鱼类最常见的繁殖方式。家养的观赏鱼,许多品种都是采用卵生繁殖,比如神仙鱼、灯鱼、斑马鱼、金鱼、锦鲤等。但它们产卵的习性不一样,“小个子”的鱼儿,一般在气泡、装饰物中产卵,而“大块头”的鱼儿,则会霸占水族箱内的地盘,筑巢产卵。
卵胎生:体内受精、体外繁殖
卵胎生就是指鱼儿的卵在体内受精,然后在体外繁殖的方式。在繁殖期,雌鱼的腹部会膨胀变大,周围会出现黑色胎斑,当雌鱼相中了“意中鱼”后,两只鱼儿简单配对,雄鱼和雌鱼就会进行交尾。雄鱼会把生殖器插入到雌鱼的生殖孔里排出精子,雌鱼的卵在生殖孔内受精,然后在母体内进行胚胎的发育。受精卵在雌鱼体内孕育成熟后,就会被产出体外了。
我们常见的红剑尾鱼、月光鱼、孔雀鱼等,就是通过卵胎生繁殖。因此可能一夜之间,水族箱里就突然多了很多小生命。小鱼出生后只要加强保护,投喂幼鱼饵料就行了。
由于受精卵在雌鱼肚子里受到了保护,所以卵胎生的鱼儿受精率和成活率都比较高。但仍需要注意的是,卵胎生鱼类中有很多品种会吞食仔鱼,所以最好把雌鱼放到网箱里产仔。
口孵式 繁殖
通过口孵的方式来看护鱼卵称为口孵式繁殖。在繁殖前,应该先选好亲鱼,雌雄配比应保持在2:4的比例上,这样能获得较好的繁殖效果。先将它们放置在盛有调整好硬度、酸碱度水的繁殖槽中,经过一段饲养后,它们就会自然产卵。产卵后,雌鱼会将受精卵含在口中养育,直到幼鱼孵出,在此时间,雌鱼会利用适当的呼吸频率,把充足的氧气带给受精卵。
待仔鱼孵出后,亲鱼的看护仍没有结束,它们要继续照顾仔鱼食至它们能够独立活动,在此期间亲鱼停止觅食,对周围环境时刻保持,高度警觉。特别是遇到危险时,亲鱼就会张开大嘴让在附近游动的仔鱼躲避其中,给它们提供藏身之处。这种方式要一直持续到幼鱼完全可以独立活动后才结束。此时要及时给幼鱼添加食物,如草履虫、水蚤等。经口孵式进行繁殖的观赏鱼主要有:非洲三湖慈鲷的大部分品种,龙鱼等等。
泡巢式 繁殖
通过在繁殖前筑好专门的卵巢以保护鱼卵的方式称为泡巢式繁殖。由于有了巢穴的保护,鱼卵以及刚刚孵化出的小鱼之安全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从而提高了繁殖成活率。在繁殖这种类型的观赏鱼时,应该先提供筑巢的材料。可在繁殖池内投放一些飘浮性水草,例如凤眼莲、鹿角草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卵遭到亲鱼吞食。因为这些卵多数为浮性卵,当浮性卵暴露在水面上时很容易被亲鱼吞食。
泡巢式繁殖的观赏鱼对周闱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它们需要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雄雌的比例应保持在4:5的比例上,这样会获得最佳的繁殖效果。产卵前雄鱼先修建气泡卵巢,产卵时雄鱼把雌鱼引诱、驱赶到气泡卵巢下然后将身体裹在雌鱼身上,雌鱼将卵子排出体外,雄鱼使之受精,雌雄二鱼会把它们从水中带到劲性的气泡堆聚在一起,养护幼鱼的责任落在了雄鱼的身上,由雄鱼保护巢穴内的安静不被破坏。
这种工作要一直持续到幼鱼能够自由活动为止。这时也要先喂草履虫给幼鱼,然后再以水蚤作为食物喂给。经泡巢式进行繁殖的观赏鱼主要有:珍珠鱼、斗鱼、接吻鱼等等。
胎生:体内受精、体内繁殖
鱼类的胎生,是指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由母体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经一段时间的发育成长后,再从母体产出。由于家养的观赏鱼都是硬骨鱼类,而胎生主要是在软骨鱼类中,比如海洋中的鲨鱼等,这里就不过多叙述了。
胎生的鱼儿,仔鱼与母体相联系的结构和哺乳动物在本质上不一样,所以一般被称为“假胎生”。胎生在鱼类中是少见的,主要是真鲨科鱼类,如大青鲨。
最后总结,鱼类的生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三种类型。
1、卵生为大多数鱼类的生殖方式。鱼类将卵产至体外,胚胎发育在体外进行,胚胎发育过程中完全依靠卵内的营养物质。
2、卵胎生 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发育中主要依靠卵黄营养,与母体没有营养关系,或母体生殖道主要只提供水分和矿物质,最终由母体产出仔稚鱼。如孔雀鱼。
3、胎生一些板鳃鱼类的胚体与母体有血液循环上的联系,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不仅靠本身的卵黄,而且也依靠母体来供给。胚胎发育所在的输卵管壁上有一些突起与胚体连接,形成类似胎盘的构造,母体就是通过这一构造将营养送给胚体。如灰星鲨。
除此之外,水族圈内大家还经常提及F1,F2等名词很多朋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其实这些都是遗传学符号, 生物中,P代表亲代;X代表杂交;F1代表子一代;F2代表子二代;F3代表子三代。依次类推。
亲子代之间的在性状上相似性叫遗传,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在生物界,亲代和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叫遗传.
很多商家或者鱼友连名词都不懂,我们甚至无法判断鱼的品质,级别, 刚开始我们以前也经常被骗,被坑,只是随便什么鱼就当做P亲代卖给我们。随便什么F1就说的原生品种的子代。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多注意了。
更多更全繁殖点击下面关联图片查看。
更多可以微信公众号导航菜单右下角找服务-所有文章,或公众号右上角放大镜搜索历史全部文章。
Reference :海豚水族、Zoo、啊往事知多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鱼类繁殖方式有哪几种
鱼类有哪几种繁殖方式
新手养鱼该怎样做准备
有哪些适合新手的水族生物?
为了避免天天买鱼,养鱼新手应该从哪些品种开始?
新手养鱼必须知道的十件事,看看都有哪些 水族 观赏鱼
水族圈统计的观赏鱼水族行业的一些参考数据。 |【水族圈低调分享】
宠物繁殖的遗传学基础
新手养鱼入门教程
新手刚开始养观赏鱼,记住“四个掌握两个非必要”,非常重要
网址: 别再笑话养鱼新手了,鱼类有哪几种繁殖方式,水族圈的遗传学基础名词很多人还不知道!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20557.html
上一篇: 繁殖宝莲灯鱼的步骤 |
下一篇: 鱼怎么繁殖,以下是一般鱼类繁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