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曾经致命的感染中
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使复杂的手术不再困难
但由于人们的过度使用或误用
抗生素正在迅速失去效力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披露的一组数据
令人心惊
目前
每年全球约7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感染
其中23万新生儿因此不治夭折
照此趋势发展
到2050年
因滥用抗生素死亡的人数可能超过1000万……
因此
加强抗生素科学管理
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紧迫任务之一
11月14日-20日
是“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
今天
51工社君就带工粉们认识
哪些是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滥用”的药物。一旦“滥用”,可能给患者带来以下危害:
1.摧毁免疫——更易生病
“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 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
2.不良反应——是药三分毒
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3.二重感染——病死率高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4.细菌耐药——无药可用
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5.“炸”毁肠道——数年恢复
服用抗生素的同时,肠道菌群也无一幸免,无论是有益菌,还是有害菌。抗生素药物每使用一次,就相当于在肠道里投了一颗“炸弹”,它对肠道菌群能够造成非常大的破坏,甚至需要数年才能恢复。
6.影响大脑——记忆变差
据德国的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广谱抗生素会减缓小鼠大脑中海马体的细胞发育。而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实验中的小鼠在记忆测试中表现很差,而且体内白细胞更少。
一招识别抗生素
1、名字中带【磺胺】
磺胺类抗菌药,用作词头。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米隆等。
2、名字中带【霉素】
各类抗生素都有用这个词干。如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等。
3、名字中带【西林】
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4、名字中带【头孢】
头孢菌素类药物,用作词头。例如,头孢拉定、头孢地尼、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
5、名字中带【培南】
碳青霉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
6、名字中带【环素】
四环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土霉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
7、名字中带【沙星】
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这些常见病不需要抗生素
1.慢性咽炎
急性咽炎治疗不及时,会转成慢性咽炎,出现干呕、嗓子痒等症状,但一般并没有任何病菌,只是由于咽部黏膜已有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如黏膜充血、肿胀、肥厚、干燥、变薄、萎缩等。除非有细菌感染,如咽部有脓点、出现发热等症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且遵医嘱。
2.妇科炎症
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治疗上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有急性炎症发作,才需要抗生素,而且必须是医院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而对于阴道炎、外阴炎等,只有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需要抗生素,其他都是不需要抗生素治疗的。
3.前列腺炎
据多项研究调查,只有约5%-10%的慢性前列腺炎有明确的细菌感染,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而且慢性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应依据下尿路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而不是觉得自己发炎不舒服而随意服用抗生素。
4.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高烧、呕吐等症状时,确实要遵医嘱用抗生素。但慢性中耳炎是否要用抗生素,应听从医生建议。如果觉得耳朵发炎而自己不规律地使用抗生素,可能增大耐药风险。
5.腹泻
病毒性腹泻擅自用抗生素,不仅无利于缓解病情,还可能扰乱胃肠道正常菌群,加重症状。此外,抗生素使用不当还可能引起前面提到的艰难梭菌感染,出现严重腹泻,得不偿失。
6.感冒
感冒多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对抗细菌感染。如果感冒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如同“狗拿耗子”,不仅没用,还易引起耐药和不良反应。
7.咳嗽
咳嗽只是种症状,不是疾病。除细菌感染外,过敏、空气污染、药物(如降压药卡托普利)副作用、咽部周围组织病变等都可能引起咳嗽。即使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也应根据医嘱选择相应的抗生素。2012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等机构研究发现,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对轻微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持续咳嗽,不仅效果不明显,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8.发热
它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很多人认为发热即有“炎症”,使用被称为“消炎药”的抗生素,这是错误的做法。发热患者需要明确病因,只有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9.腮腺炎
腮腺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呕吐等,数小时腮腺肿痛。腮腺炎是由病毒入侵引起,所以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无效。
10.鼻窦炎
鼻窦炎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很难分别,应请医生判断。约有1/3的鼻窦炎患者会继发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11.胃炎
胃炎有的是感染性炎症,如由幽门螺杆菌或其他细菌引起,但幽门螺杆菌的清除却不能套用一般的抗生素治疗,它顽固得很;而如果是因为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胃炎,如长期过热、粗糙食物、饮酒、药物等,服用抗生素更不会有效。
12.尿路感染
急性膀胱炎是下尿路感染的一种,一般女性常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可有血尿或者发烧。尿路感染需要查明有关细菌,再进行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
来源: 京华时报、新华网、生命时报、健康时报、39健康网
图片如无说明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