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鸟类观察基础

一、鸟类观察基础

    本章主要说明如何描述/识别一只鸟,鸟类的生境、鸟类活动的影响因素(季节、昼夜、潮汐)、鸟鸣声辨识以及解释一些常见观鸟名词。

鸟类

    鸟类是飞禽的总称,是适应于陆地和空中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按照生物分类学标准,鸟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

    注:企鹅不属于哺乳纲而属于鸟纲。

鸟类的描述/识别方法

    当你在城市的街头小巷发现一只“圆滚滚”的很可爱的小鸟,你应当怎么描述它呢?也许大多数人会说,“快看!那儿有只好可爱的小鸟。”或者凭借自己为数不多的鸟类常识猜测到:“快看,那只麻雀胖嘟嘟的,好可爱!”当然,从雀形目雀科和麻雀属的数量上来说,做出这样的猜测是很符合概率学的,极有可能就给你小子蒙对了。(而且确实对于我们一般爱好者来说了解到属的分类级别已经很足够了)

    下图就是一只典型的麻雀:

那这只呢?

黑胸麻雀

    是不是感觉和刚才那只有点不一样?但你再三犹豫,还是认为它就是麻雀。哈哈哈是的,这只也是麻雀,只是和上面那只不同种而已。

    从上面两只麻雀的区别和一些常识,其实也可以启发我们对鸟类分类的思考。比如你不会将大型鸟称为“麻雀”(因为大家认知里麻雀就是小型鸟)(体型不同);不会将毛色相同但毛色分布不同的鸟分做同一种鸟(羽色分布不同);不会将一只落单的水鸟认为是鸳鸯(因为多数人印象里鸳鸯成对。ps:鸳鸯一般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此处只做例子。)(行为习性不同)。

    所以,我们描述或者识别一只鸟,可以从其<体型>、<羽色>、<行为>3方面进行分析。

For Example(例如)现在我们可以不太严谨地描述一只麻雀:体型较小;身体颜色有黑白褐、淡褐色;嘴巴短小而尖,呈黑色;肚子是白色,翅膀是淡褐、黑褐色,部分脸上有黑色斑块;不畏人,常成群结队,叫声叽喳,城市街头有所分布(甚至可以具体一点:“窗外的小鸟,在电线杆上多嘴”,开个玩笑)。

    从上面的粗略描述中,我们其实也已经有了对这种鸟的大致印象,但如何更精确地描述这三个方面呢?

体型最直接的特征】:“体型较小”这种描述,其实并不准确,小但是有多小呢?蚊子苍蝇那么大?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但其实这种以“蚊子苍蝇”的大小描述其他生物的方法,也就是“参照描述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描述方法。在鸟类描述中,我们也常常将麻雀的体型作为参照,来描述其他鸟类的体型(例如:约为麻雀体长的2倍)当然,最精准的莫过于直接测出长度数据了(例如:麻雀体长约10-20厘米)。

羽色:正确描述一只鸟的颜色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能区分并记忆鸟类的各个身体部位(见后文),而后再准确记录每个位置/部位的颜色。而不是像前文只用“嘴巴”、“肚子”、“脸”等拟人化的词汇。

行为:不同鸟类具有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其中一些典型行为往往能帮助或者验证我们的判断。【辅助验证】(一次/短期观察不一定会发现其典型的行为,不是必须描述,而且有些你以为是个性,其实说不定是共性)

鸟类的身体部位

身体形态图:

跗(音同“孵”)蹠(音同“植”),现多写作“跗跖”。

身体形态图——头部:

身体形态图——翅:

翼下:

翼上:

->大、里->外:小覆羽->中覆羽->(次级->初级)大覆羽->三级飞羽->次级飞羽->初级飞羽

特别的,在中覆羽和初级大覆羽之间,还有小翼羽,其作用是飞行时减小翼间湍流。↓↓↓

鸽子撞墙了,所以转个场:

成熟版

鸟类的生境

    生境是指鸟类生存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包括栖息、繁殖和觅食等各项行为发生的场所。

    不同鸟类所需的生境各不相同,不同鸟类在不同状态下所需的生境也不相同。当寻找观察某一特定鸟类时,寻找其适合的生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切勿南辕北辙。同样,生境类型也可以作为在形态上判断依据不足时候的辅助判断。

季节、昼夜和潮汐

    鸟类的活动也受到季节、昼夜和潮汐的影响。

季节:随季节不同而在不同生境之间周期性迁徙的鸟类被称为候鸟。对同一片区而言,有冬候鸟(仅在冬季出现在某个地区的鸟种)、夏候鸟(仅在夏季出现在某个地区的繁殖鸟种)、留鸟(一年四季停留在一个地区的鸟种,不长距离迁徙)、旅鸟(仅春秋迁徙季节经过某地区的鸟种,在此既不越冬也不繁殖)之分。

昼夜:不同鸟类一天中活动时间也不相同,据此将鸟类分为日行性和夜行性两大类。

潮汐:沿海水域和滩涂是许多水鸟赖以生存的觅食场所,它们的活动规律和潮汐密切相关。就沿海水域而言,低潮时往往才是适合水鸟觅食的时间;涨潮后,水鸟可能会飞到附近的鱼塘或者盐田种栖息。

鸟类鸣声辨识

    不同鸟类鸣声差异较大,多数在野外凭借耳朵即可分辨。

    一般来说,鸟类的鸣声有以下5类(可以点链接听听看是不是楼下那几只hhh):

婉转多变:多数雀形目鸟类的鸣声婉转悦耳,富有韵律,如画眉、棕噪鹛、红嘴相思鸟、百灵、云雀、鹊鸲(音同“渠”)、白头鹎(音同“卑”)等。其中有些鸟类还会仿效其他鸟类的鸣声,如乌鸫(音同“东”)、棕噪鹃等,在野外应该特别注意。

单音节或多音节重复:这类鸟类种数最多。例如,重复1个音节的有黄鹡鸰、纯色山鹪(音同“焦”)莺等;重复2个音节的有白胸苦恶鸟、大杜鹃、斑胸钩嘴鹛、棕扇尾莺等;重复3个音节的有灰胸竹鸡、鹰鹃、鹤鹬(音同“玉”)、棕颈钩嘴鹛(音同“眉”)等;重复4个音节的有四声杜鹃、红脚鹬、红头穗鹛等;重复5、6个音节的有小杜鹃、凤头鹀(音同“无”)等。

响亮哨声:八声杜鹃先发出三声连续哨声,接着发出一连串逐渐下降的模糊短音;白喉林鹟(音同“翁”)为两声怪异的高音接着三声哨音;强脚树莺先发出一个长的哨音,接着以两三个高亢的哨声“回去”收尾;紫啸鸫发出如自行车打气般的短促哨音等。

尖细颤音:多为小型鸟类的叫声,如棕脸鹟莺的“铃铃铃……”的颤音,以及暗绿绣眼鸟、普通翠鸟、小燕尾等飞行时发出的颤音。

单调粗厉:叫声嘈杂、单调粗厉,如雉鸡、野鸭、乌鸦、红嘴蓝鹊和棕背伯劳等。

常见观鸟名词(补充)

繁殖羽:一些鸟类在繁殖期换上鲜艳的羽毛,特别是很多雄性具有漂亮的饰羽。

非繁殖羽:非繁殖时期的羽色,通常比较暗淡。但一些鸟类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羽色相差不大。

性二型:同一个鸟中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体型大小或羽色显著不同的现象。

鸟类成长阶段:

雏鸟(出壳后未换正羽/雉羽的阶段)->

幼鸟首次换上雉羽后至首次换羽(雉后换羽)前的阶段)->

亚成鸟幼鸟首次换羽后到换上成羽前的过渡阶段,无繁殖能力,通常要数周或数年)->

成鸟有繁殖能力且羽色基本稳定)

观鸟记录和图库网站(补充)

ebird:https://ebird.org/explore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http://birdreport.cn/index.html

鸟类图库:https://www.birdnet.cn/atlas.php

cornellLab(外国网站比较慢):https://www.birds.cornell.edu/home

IOC世界鸟类名录(外国网站比较慢):https://www.worldbirdnames.org/new/

真的就是名录

bow(birds of the world)(外国网站比较慢,这个没加载出来):https://birdsoftheworld.org/bow/home

birdlife(外国网站比较慢):http://datazone.birdlife.org/home

相关知识

一、鸟类观察基础
包头一鸟类宠物店非法销售国家级保护动物
2024年湖北省爱鸟周献礼 2023年神农架林区鸟类观察记录盘点
鸟类训练的基础项目 怎样让鸟儿乖乖的站在你的肩上
鸟类行为学与社会规律研究.pptx
鸟类行为学与社会规律.pptx
如何判断自己的宠物鸟是否健康,从以下几点观察
家养鸟类的选择与养护
读书 | 揭示生命的坚韧与丰盛——《鸟类的行为》巡礼鸟类世界的神秘、奇妙和独特之处
观察漫画,根据所学

网址: 一、鸟类观察基础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230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研究动物性多年,她讲出了情欲的秘
下一篇: 鸟通人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