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鼋的自然繁殖生态的考察

鼋的自然繁殖生态的考察

2003年3月第27卷第1期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Anhu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March2003Vol.27No.1鼋的自然繁殖生态的考察3黄惟灏1,周少翌1,王凯伟2,连小敏3(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湖州313001;2.丼水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丼水323000;3.青田县渔政站,鹤城镇323900)摘要:总结瓯江流域鼋自然繁殖生态考察的结果。鼋在5-6月份交配,6-9月份产卵,每窝多数在40-70枚之间。据对鼋的一个卵窝的挖掘,内共有卵55枚,受精率为9.6%;卵的直径是3.0±0.04cm,重量是18.32±0.30g。报导了鼋产卵的窝内温度、湿度和窝腔的大小以及卵在窝内的分布等。关键词:鼋;自然繁殖;瓯江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62(2003)01-0103-050引言鼋(Pelochelysbibroni)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在浙江省只有瓯江尚有少量残存。自Gray[2]于1864年确立鼋属之后百余年来,关于鼋在各地的发现时有报导,可是有关鼋的自然繁殖生态未见有专题发表。本文是关于鼋的自然繁殖生态的考察结果,为鼋的人工繁殖和保护积累了资料。1调查方法调查范围为瓯江流域。在1990-1991年间沿江实地考察了瓯江干流丼水市城关以下至温溪江段,主要支流的小溪自缙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以下到汇入瓯江干流止,支溪好溪自缙云县左库水库起至好溪汇入瓯江干流止,曾经发现过鼋蛋的沙滩。访问了近百名当地的渔民、农民、行政干部及教师。挖掘了瓯江鼋的一个卵窝。查阅了瓯江流域的水文资料。2繁殖地的生态环境瓯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受台风影响,年降水量为1600-1800mm[3]。调查期间鼋主要栖息在瓯江的中、下游江段及支流小溪。据调查,历史上鼋产卵的沙滩,表层无污泥、杂草,更无树木。沙子净纯,大小均匀,沙较松,沙滩面积较大,人畜干扰少。沙滩较高,产卵处高出当年最大洪水水位。沙滩与鼋栖息的深潭较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发现有鼋卵的沙滩在瓯江干流有高岗滩、港头滩、沙埠滩、洲上滩、湖边滩、麻岩滩和腊口滩等7个;在小溪有大仙滩、上巨浦滩、大湖井滩和过海滩等收稿日期:2003-01-16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89298)作者简介:黄惟灏(1945-),男,浙江慈溪市人,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3华东地区动物学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相关知识

鼋:动物界的大力神守望生灵
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公布鼋动漫IP形象获奖作品,你pick哪个?
对自然的敬畏:黑泽清电影中的生态关怀
唐山:生态自然鸟类栖息地
金鱼繁殖的“自然繁殖法”
藏北高原草甸荒漠繁殖雀形目鸟类的生态适应
全国第一生物肥料鸟类治虫生态茶 贵阳科普专家考察黎平天益茶山
打造一个自然美丽的乌龟生态缸
生态蛇类驯养繁殖
金鱼的自然繁殖

网址: 鼋的自然繁殖生态的考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2325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巴西龟的外貌特点:外表可爱娇憨(
下一篇: 绿宝树的生态习性是什么呢?绿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