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拖了好几个月,一直就很奇怪养猫劝退组居然没有此类行为驯导类的专家博主推荐,当时搜了半天也没看到正式的推荐贴。后来看到陆陆续续有组员在回帖里推荐家有恶猫。体感还是有挺多人除了在猫科行为科学上需要基本的技术科普之外,心态上也可能需要一些调整,我自己也算是在养宠物的心(zi)理(wo)建(kai)设(dao)方面有些体悟,如“小猫翻垃圾桶怎么办”、“猫挑食怎么办”、“是否可以通过接二胎矫正原住民的行为问题”、“后天社会化不足不亲人的猫还有救吗”这些恼人的问题我都遇到过,也很幸运地都解决了,就来厚颜开贴抛砖引玉,也欢迎有识之士赐教。
先来推荐几个科学养宠的专家博主:
(防杠:以下推荐仅专注于其专业能力,不讨论其zz取向)
Jackson Galaxy
一个很有爱的光头乐队大叔,有二十几年的动物收容所义工从业经验,油管有个人频道,详细讲解各类家养猫的日常饲养知识以及行为学类的科普,我是从《家有恶猫》(my cat from hell)这个节目知道他的,看完深感醍醐灌顶相见恨晚,同时感慨相比之下我家的猫简直是my cat from heaven(还真有这个节目)
《家有恶猫》在b站也有好几季的资源,强力推荐,尤其推荐给家里猫有抓咬、乱尿、拆家、二胎互斗等行为问题的饲主参考学习。
(上次在养宠心态讨论贴里已经有人总结了Jackson Galaxy干货文字版: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200075711&dt_dapp=1 在此感谢作者 @Sycamorrow
我是香菇Mushroom
主要活跃在油管的台湾宠物训练师,她养的黑白猫姆明的精神面貌堪称是主人最好的能力证明和成果展示:自信开朗,大胆活泼,带出门旅游出差都不在话下,饲养省心的同时和主人有良好的互动。她的频道有很多在养宠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教学科普以及使用分享,相比Jackson在养宠本土化方面更适合中国观众(比如推荐物品更加经济实用)尤其推荐她发的科学逗猫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wVhvpj_iWk 组里经常有“为什么我的猫每天逗得我要累死了还能拆家”、“我的猫根本不玩逗猫棒是不是个假猫”的贴,很大概率是逗猫的方法不对,推荐看看此类视频,对照一下自己的逗猫方法是否有待改进。
林小Jim
油管b站都有账号,自己养了一只德牧,主要训练犬类,接下来我要提到他所以一并推荐了。对于需要幼犬引导、有问题行为的狗以及大型犬驯导知识的人我特别推荐,比如一般家养如何选择大型犬、哪些人适合养大狗这类热点问题都有很清楚的解(quan)释(tui)。
戴更基
也是台湾的宠物行为学家,微博和油管都有账号。应该是在线下有更多付费活动,所以线上的交流并不多,也出版过宠物行为心理学相关的书。
————————————————
接下来的内容比较随性,也会涉及到安乐死、人猫共居生物钟同化、绝育等矛盾多发的议题,本文的绝大多数观点都基于本人观看各类科学养宠视频读物所得以及饲养自家宠物的实际经验,不同家庭不同动物的情况各不相同,本文所讨论的各种解决方案也是基于个别或大量案例的经验所得,未必覆盖所有宠物个体的所有问题,猫和狗是不同的,猫和猫的个体也是不同的,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求同存异,友善探讨。
家养猫作为宠物,具备了祖先的野生习性和后天驯化的适应人类社会的宠伴习性。现在的大众认知当中养猫已经不仅仅是给口吃的这么简单,猫砂产品的花样翻新和猫砂盆的科技升级也大大改善了城市养猫的体验,网络的各种萌宠账号又时常推送各类宠物情绪和行为的拟人,让人恍惚间以为宠物是不是已经像马斯洛生存需求金字塔那样到达了自我圆满的顶端:
很多宠物行为问题,在饲主看来都是“我喂你吃喂你喝一把屎一把尿养你,你怎么还这样”以至于十分气恼,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喂进口粮和生骨肉就算科学喂养,一些有行为问题的猫可能在这个需求金字塔的底端就无法得到正确满足,这个时候饲主再要求宠物听话乖巧信任人类卖萌撒娇,可真的是太强猫所难了。
以下内容根据这个需求金字塔展开。大致可以分为基本生存需求(吃喝拉撒等喂养问题)、安全需求(气味圈地)、社交与尊重需要(理毛与同类舔毛社交)最高层的自我实现对宠物猫来说有些难,在人类社会当中也很难让猫有什么机会达成自我实现,一些后天学习的技能(照顾人类幼仔、做家务、杂耍等)也许可以有类似效果,不过基于猫的大脑认知并不能理解人类定义的这类“自我实现”的高级技能,就算猫通过训练实现了这类行为,也不能就此断言猫实现了超越物种的飞跃。毕竟要是猫真的有这本事,这地球早就没人类什么事了:
吃喝
家猫日常生活需要固定的节律:吃喝拉撒,巡视领地,理毛,狩猎,休憩睡眠,如果以上各类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行为上的问题。可以想象一下家猫的祖先野猫,它们获得食物需要大量奔跑狩猎,同时为了保证自身个体与所属群体的安全,需要巡视领地标记气味,即使已经被人类驯化成为家养宠物,猫也仍然保留了很多符合其原始野性的习性,至少在这千百年来,猫的身体构造并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按照地球顶级狩猎者的需求标准进化来的肉体,而它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需要通过大量的奔跑和争斗来获取食物,不再需要担忧猎食者同类的争食和追杀,不再需要通过危机重重但不得不进行的同性死斗和自然交配延续种群,这就对猫的饲养提出了很多人类未必理解或者难以接受的要求,如保证猫的每日运动量,适时绝育,适量喂食,如果做不到这些,猫自然就会出现拆家、抓咬、肥胖等问题。这其中定时定量喂食是避免和矫正很多家猫行为问题的最有效解决方案之一。生骨肉等等科学喂养的方法的好处已经在网络上十分普及,但定时定量这个很基础的理念并没有那么普及。很多人都认为猫肚子有数不可能把自己吃胖,实际上基因决定在摄取食物积累脂肪方面,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差不多德行,因为祖先的食物匮乏,所以遇到能大吃大喝的场合,基因也都会指示大脑和身体多吃多胖以能在日后饿肚子的时候增加幸存概率,这在野外的环境是生存需要,但对家养猫来说,敞开肚皮干饭则是后患无穷,一系列健康问题随之而来,而饲主对食物缺乏管控,也让猫无法建立饲主出现=有充沛食物的正向联系,猫在基本认知中不认同主人的管控地位,没有形成谁能给弄来吃的谁就是老大的认知,主人无法用食物鼓励的方式驯导宠物,出现各种行为问题也就不稀奇了。
加上现在的网络环境对胖胖的猫猫狗狗都有特别的偏爱甚至病态的追捧,让很多并没有建立定量喂食控制体重的饲主模模糊糊地被误导,认为胖=可爱,让猫敞开了干饭会带来健康问题也几乎是必然结果了,生理健康出现了问题,难免也导致宠物本身的精神和行为异常,所以,在抱怨自家的猫狗不听自己的话不拿自己当主人的同时,先看看是否能从吃喝管控上入手。
也许有人要担心,把定时定量喂食交给自动喂食机,猫是不是就不爱我了,会移情别恋?实际上就我自己的个人经验,我家猫还是可以从我手中获得它们更喜欢的湿罐头的,仍然可以建立主人出现=有罐罐的正向联系,并没有从此爱上喂食机,换位思考一下,外卖的麻辣烫再好吃,我也没爱上过天天给我送外卖的小哥啊,换成无人机送外卖也不至于爱上无人机。喂食机虽然有投喂功能,但和猫之间并无互动,不过是个没有感情的撒粮机器,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可能不少人都听说过:小黑猩猩在装了奶瓶的铁丝网猩猩妈妈模型和没装奶瓶但包了一层绒布的猩猩妈妈模型之间,日常撒娇依偎求抱抱都选择了后者,尽管前者能给它提供奶水。这充分说明哺乳动物对会动会叫的亲人(对家养猫来说就是饲主)明显是有更多依赖的。如果真的被无人喂食机夺走了猫的依赖,身为饲主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日常和猫互动太少甚至还不如一台喂食机?
拉撒&绝育:
屎尿攻击和发情嚎叫可以说是养宠物最劝退的部分了,这个我在上一个养宠心态贴里也提到过: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4228442/ 这里就不赘述。
理毛:
家里猫毛满天飞也是仅次于屎尿和噪音之外的一大劝退点。这一点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作为饲主能做的也就是勤梳理勤打扫。我这条过敏性鼻炎的命都是o森给的,另外向有条件的养宠家庭真诚推荐烘干机,从此干净衣服不粘毛再也不是梦。一张图说明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理毛对猫来说不一定都是出于清洁身体的目的。和我们人类对“舔狗”的认知正好相反,猫科动物的世界里,舔猫是处于上位的大哥对下位的小弟的权力展示,所以多猫家庭常见的景象绝对不是小弟舔大哥,而是处于最低位的小弟被各位大哥舔到头秃。曾经看到过有案例,接了二胎之后按照各种科学引荐的办法,两只猫和平见面亲亲爱爱,但家里的大猫还是抑郁了,再一问是新来的小弟不识抬举对本该恭恭敬敬拜山头的大哥一阵乱舔,而大哥生性隐忍没有当场挠回去默默生闷气,最终导致抑郁。
另外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地位受威胁等原因积累精神压力的家养猫也会出现转嫁压力过度理毛的问题,这可能很容易被“猫猫就是爱干净”的泛泛认知掩盖,严重的可能会把自己舔秃。如果你的猫经常在面对威胁(eg:不够熟悉的二胎、陌生访客、窗外路过别人家的猫、同养的狗、不喜欢的饲主家人等)的时候突然猛烈舔毛,可以合理考虑是否存在精神压力导致异常舔毛问题。
这里要着重讨论一下网络上很常见同时也很容易被宠物饲主滥用的【用人类的思维去衡量猫的心态、套用猫的行为逻辑】的做法。上面推荐的博主林小jim就说过他出门购物被路人羡慕身边的狗懂事纪律好,问怎么养的,答“不要把你的狗当人”,结果对方接受不了,表示我的狗勾是我最亲密的家人你怎么说它不是人呢!他只好道歉走人。本组最常见的抱怨也是认定家里的猫在“报复”、“故意捣乱”、“记仇”、“争宠”,而且一旦形成这种认知,饲主很难原谅猫,甚至由此被激发愤怒对猫恶语相向甚至大da出手,然后猫就真的被吓到出现各种后续的行为问题,人猫关系恶化,饲主则因此印证了“你看它就是在报复我!”
上面也说过猫虽然已经被驯化成宠物,但决定其行为逻辑的,很多时候仍然是其野生动物的本能,而非人类臆想的只有高级智慧生物才有的思维模式。同时野生本能也决定了除非基础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遭遇威胁,才会激发动物的战斗意志。很多时候,家养猫的行为问题都不是饲主以为的“报复”之类的动机。大多数时候猫把你的贵重物品推到桌子底下,把你昂贵的耳机咬坏,都只是因为它太闲了,吃饱了撑的。因为情绪因素施行报复这种消耗能量的事,猫真的不会做。
反过来说,要让猫成为饲主心爱的会卖萌的软软的好猫,如果能满足它的基础生存需求以及进一步的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那就成功了。一个时刻要为自己的基础生理需求担惊受怕的猫是不可能成为一只放松自信的猫的。
——————————————————
不能说上面都是干货,接下来大部分的确都是私货,是基于我个人日常观看各类科学养宠节目的感悟和心理建设,想通了以下内容之后我对很多网上常见分歧掐架都心如止水,也不容易被一些看似声音大的观点带着跑。
还是那句话,不同家庭不同动物的情况各不相同,本文所讨论的各种解决方案也是基于个别或大量案例的经验所得,未必覆盖所有宠物个体的所有问题。
养猫从来就不是一件100%轻松幸福的事,再天使的猫猫狗狗也必定有那么几百回想让人上手揍的崩溃瞬间,猫的生老病死也带来了很多心酸甚至心碎时刻,再妙手回春的医生也不可能治疗所有疾病,再阅尽奇葩的资深行为学家也做不到每个案例都立竿见影判若两猫,最有义务了解你的猫的只能是你本人,而尽可能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猫以及围绕你的猫而接触的那些人,可能会对养猫的体验有那么一些改善。
一些常见问题:
1.有心理情绪问题的人能否养猫?
首先要搞清楚这里的情绪问题是哪类问题,什么程度的问题。如果生活不能自理,那无论是否有情绪问题都不适合养猫。这里说的生活不能自理不是指不能自己自主上厕所,而是说不能自主决定喂食习惯,不能日常保持房屋整洁、不能自主决定带猫就医,没有足够的经济自立能力。如果做不到,那真的不推荐养猫。强行养猫也许会带来更多后续隐患,到时候带来负面情绪,影响养猫体验,更影响你自己的日常生活。
家有恶猫的片头有一句话:猫有九命,而人只能活一世。网络冲浪多年之后重温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才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并不是一个无底线纵容猫作恶的节目,也不是一个绑架饲主付出更多牺牲更多来解决猫的行为问题的节目,猫固然重要,但饲主的生活更重要,人好猫才好,猫好了人也好。
本组时常发生的争论就是【难道要为了适应猫就牺牲人的生活/学业/家庭吗】,我真诚推荐大家去看看这个节目。只有做好心理建设,从主观层面上接受猫,也让自己接受猫,排除对猫抓的恐惧、对猫叫之类影响生活的厌烦等情绪,你和猫的关系才有可能成长为健康的关系。猫虽然并不聪明,但它们很敏锐。对不喜欢它们的人,动物们都是有一种敏锐直觉的。
2.领养代替购买?
这个问题一直是养猫社区争论最白热化的问题前三,有些时候甚至对这句话的态度就可以划分阵营。我在养猫之前也曾经纠结过是应该领养还是购买,也能理解【想要有猫】的人的两难心情。
我觉得这位香菇说的很理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valqU3kVI&t=33s
1专业breeder猫舍在维护品种纯正性和品种特性传承方面是必须的(eg工作犬);
2应该谴责的是无良后院和商家;
3比起纠结猫是怎么来的、来的途径是否符合一些人的道义标准,认真权衡领养人现在的生活条件是否真的适合养宠更重要;
4买猫然后科学饲养,好过发善心领养然后瞎养弃养。
3.对领养人的资格审查是滥用权力吗?
我不支持突击家访和查看房产证工资单之类侵犯隐私的操作,美国这边的领养程序并不比国内简单,国内领养时常被骂的要求有房、上门家访等也都不罕见。舆论经常说养孩子做父母不需要资格证书这不科学,实际上养猫养狗没有门槛这也挺不科学。人能自己生孩子养来玩玩,而要养猫没法自己生,无非是路上被猫碰瓷顺道拐回家、去店里买,以及领养得来,猫虽然不是领养发布人生产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说,发布领养的人是在代为行使申请人是否适合养猫的资格审查,而且就算是为了不要让自己付出的治猫养猫的花费白流,领养审查也是完全正义合理的。领养发布者向申请者提出各种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物质花销方面的要求,也可以看作是某种形式上的筛选,避免发善心领养但因为条件不适合导致瞎养弃养(以及过滤某些nue猫者)
4.猫是独居动物,所以不应该接二胎。
猫并不是独居动物,或者说,现代家养猫并非绝对的独居动物,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完全可以达成和平群居。一山不容二虎,很多时候指的是在野外等食物之类的生存资源无法获得保障的不富足环境下的结果,并不一定完全概括所有的多猫环境。
上面说过家猫仍然保留了祖先野猫的一些属性,比如领地意识等,但实际上猫也在融入人类社会后改变了自己的一些习性,比如与人类共存、习惯接受人类的食物并对人类表达亲近等。如果饲主能保证原住民的生活水平在接二胎之后并无明显下降甚至还更好、家庭环境中有足够多猫活动休息的稳定地盘划分,作为狩猎动物的猫其实是懒得因为并没有被威胁到的食物安全和地盘安全以及来自饲主的关爱而和同类大打出手的。
另外猫也是有分离焦虑的,如果猫没有社交属性,那和同伴分离不可能焦虑而应该开心才对。即使是社会化不够好的猫也依然具备了识别同类焦虑情绪的能力,曾经我家那个社会化不良以至于时常仿佛是个假猫的二猫在听到电视里有分离焦虑的猫在主人离开之后的惨叫而躁动忧虑,绕着电视兜圈查看,试图在电视机前后找到那个惨叫的同伴,让我对猫的社交属性的认知印象深刻。
5.小猫爱翻垃圾桶怎么治?
搞清楚猫对垃圾桶的诉求是什么。猫粮不够吃的,考虑定时定量喂养,被其他同伴争夺猫粮,需要喂猫时分开夺食的确保吃饱,对人类食物有兴趣的考虑丰富猫粮种类和口味,喜欢啃吃垃圾的最好去确诊是否异食癖。
我家猫小时候刚到家的时候对放在餐厅的垃圾桶特别有兴趣,总趁人不在家打翻把湿垃圾搞得到处都是,我用喷壶法之类的都不管用,后来观察发现猫对我们吃东西很好奇,对我们把餐桌上的垃圾扔在垃圾桶这个行为更有兴趣,我想可能在猫的脑袋里认为垃圾桶很厉害,因为我们都要把(闻起来像食物的)东西贡献给它,于是把猫主动抱起来让它看垃圾桶里面的东西,让它看明白垃圾桶就是个容器,然后猫就丧失兴趣从此不再碰垃圾桶。
6.原住民有行为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接二猫的同类引导矫正?
先搞清楚原住民的行为问题根源是什么,排除生理或神经健康因素,比如因为未绝育或者病痛引发的行为问题,二胎再好也没用。
其次如果想要用【饲主对二胎更好激发原住民的危机感和嫉妒争宠的心态从而达到原住民端正行为的目的】的……这又是一条200%用人类思维和道德去套用猫的例证了,意识到自己的生存资源受损的猫会被激发出敌对抗争情绪,很难建立起和饲主的信任关系,对修复其行为有害无益。
最后,排除以上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人和猫以及猫之间的正向互动去修复原住民的问题行为是可行的。家有恶猫里也有类似案例。通常来说,问题猫年纪越小,修复的成功率就越高。上面提到的我家那个曾经仿佛个假猫的老二因为幼年丧母社会化不太好,在我养它的开头两年里看见我就跑,几乎总是一张震惊脸,也不会像个正常猫那样用尾巴动作表达情绪,更不懂舔毛的社交规范,现在在大它两个月的老大的带动下终于成长为一只情绪稳定的猫,最近还终于学会了踩奶,老母亲欣慰。
7.一换床单猫就上来捣乱,是不是专门气我?
【不要用人类思维去衡量猫】,这句话请读三遍。
猫是靠气味划定地盘确保自己有安全感归属感的,换新床单意味着没有自己的味道=陌生的东西,所以需要蹭上自己的气味来贴名牌标签。
同时换床单时被褥的形状对猫来说就是最好的隐藏狩猎场,它只是想跟你玩,真的不是在故意捣蛋。
(待续
相关知识
专业宠物行为驯导培训课程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介绍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属于什么类别(2024高考参考)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主要学什么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
宠物养护与驯导
宠物养护与驯导(两岸合作)专业
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简介
安徽哪些专科(高职)有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
网址: 推荐宠物行为驯导类博主,顺便聊聊养猫的心理建设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2346.html
上一篇: 观赏鸟有哪些皮肤病有什么表现?观 |
下一篇: 8月15日京宠展全新课程直播丨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