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类病害是今年水产行业始终绕不过去的话题。早春大量存塘鱼水霉病、腐皮病;4月不明原因导致浙江湖州黄颡鱼主产区病害大规模爆发;近期几大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海鲈、鳜鱼等)苗种病害爆发导致孵化困难、成活率低。今年养殖鱼类病害爆发的频次、范围、规模、影响程度可谓是史无前例,给水产行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病害导致养殖鱼类大量死亡
当下针对病害发生的具体原因,行业内目前存在以下几个观点:
种质资源:随着近些年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苗种需求旺盛,导致在苗种在长时间的孵化繁育过程中种质资源严重退化,进而造成养殖水产品病害爆发。
环境因素:“好水才能养好鱼”,随着高密度养殖在水产养殖行业不断普及、发展,水体环境动态平衡不断受到挑战。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年初大量水产品积压存塘,水体环境承载力早已达到极限,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溶氧、气温这几大要素之一平衡被打破,就会造成水环境动态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养殖鱼类发病。
投喂不当:很多养殖户在养殖鱼类进入冬季休眠期时,就停止投喂。但养殖鱼类在冬季也会消耗自身能量,长时间的停食以及缺少管理,存塘鱼类的体质就会严重下降,给病原体可乘之机,导致病害大量爆发。
病原体:目前养殖鱼类病害主要分为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很多病原体在造成养殖鱼类发病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变异,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这些观点都是目前业内讨论比较多的可能原因,病害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错综复杂,笔者近期也是带着这样的一些疑问,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陈昌福、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 李清、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老师 袁圣,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谈谈今年水产鱼类病害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控办法。
陈昌福:开春时节,水产动物容易暴发细菌病、真菌病和病毒病,今年的水产病害防控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需要从科学应用免疫调节剂和准确诊断与精准用药两个方面进行科学预防和控制。养殖户在面对水生动物疾病要坚持“防大于治、防重于治“的理念,将病害提前拒之塘外。在准确诊断与精准用药方面,目前水产养殖从业者的三大困惑分别为:无法确诊鱼类疾病、无法筛选合格药物和无法确定药物用量;因为无法确诊鱼类疾病,所以难以做到对症用药;因为无法筛选合格药物,所以难以做到合理用药;因为无法确定药物用量,所以难以做到精准用药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陈昌福
李 清:病害的大规模爆发,养殖动物种质资源退化肯定是原因之一。要解决种质资源退化引起的病害问题,首先要选育抗病力强的品种,这涉及到国家的育种方向。鱼类抗病品种的选育是一个艰难的工作,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育种体系和评价的标准,需要尽快建立。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和武汉先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黑尾近红鲌的抗病特点选育出的抗病能力强的鲌鲂就很好地解决了团头鲂爆发性出血病的问题,得到了养殖户的一致好评。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李清
其次,我国审定的新品种中确实有一批抗病力较强的品种,必须提高良种覆盖率。这需要各级推广部门和政策的引导。抗病品种推广养殖,让养殖业者减少养殖成本、降低劳动强度、产量可以预期,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对水产品的信心。在非洲猪瘟造成猪肉价格大涨的情况下,我们的水产品价格一直低迷,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的信心不足;
袁 圣:今年春季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病害非常突出,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所有病害最终导致死鱼的都是病原,但是病原的入侵都是有途径的,在水生动物苗种退化的大背景下,苗种带毒已经成为了常态,养殖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处理不当,如溶氧下降导致的低溶氧胁迫,体表、肠道等处出现伤口,过度投喂导致肝胰脏负担大从而降低了抵抗力,营养不足导致免疫器官功能下降等都会变成诱发疾病爆发的条件。今年的水生动物病害的大流行我感觉跟去年秋季、今年春季的投喂有很大的关系,合理,充足的营养摄入才是预防疾病的根本,另外就是2、3月的三次降水,低温期忽视对鱼体的检查、预防工作做得不到位等最终叠加形成了鱼病的爆发。鱼病防治水平的停滞不前可能会导致以后水生动物病害防控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老师
疾病的防控分为几个方面,一是体质的稳定及健康,二是水质的改善,三是底质的改良,四是病原的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体质的稳定及健康,而科学的投料,投喂营养均衡的饲料是保持健康的根本保证。因此根据水温,科学,合理的调整投饵,投喂合适的饵料是基础,在做好投喂的基础上,根据鱼体状态使用免疫增强剂,保肝药物,调节水质保持溶氧充足,改良底质防止泛底,及时检查鱼体,避免细小伤口扩大等工作同步跟进,遇到疾病后,找到靠谱的鱼医对病因科学分析,使用正规的药物治疗处理,应该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当然苗种的质量也是当前水产养殖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甲壳类动物的养殖中,苗种的质量显得更加的重要。
几位专家学者关于鱼类病害发生的观点可以说包含了病害影响的诸多因素,也从专业的角度结合多年的经验给出了养殖户疾病防控的几点建议。对于养殖户来说,病害的发生确实可怕,一旦发生我们不能病急乱投医,首先要弄清病害发生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损失。陈昌福教授多次提到的“防大于治、防重于治”的理念养殖户一定要真正的理解,预防可以将病害提前拒之塘外,只有在日常的养殖生产过程中做好管理、调水、投喂等工作,病害发生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养殖也会更轻松!
大家在养殖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评论!我们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相关知识
鱼病频发,损失惨重!原因在哪里?如何防控?看这些专家怎么说!
鱼类疾病特征及鱼病防控对策
[正版]2册 鱼病标准化防控彩色图解 鱼病快速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 鱼病防控标准化操作手册 鱼病防控实战逻辑 鱼类养殖标参数配置
越冬管理不善引发鱼类疾病频发,养殖者该如何应对?
鱼病发生原因、鱼病种类、鱼病防治措施
【鼠疫防控】鼠疫防控知识你了解多少?看进来→→
猪疾病如何防控?猪疾病防控技术
猪细小病毒病防控要点
五种多发猪病及其防控措施
七项措施防控当前猪病
网址: 鱼病频发,损失惨重!原因在哪里?如何防控?看这些专家怎么说!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25705.html
上一篇: 孙嘉辰宠物医生线上诊室 |
下一篇: 宠物的进口疫苗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