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动物及人的态度
林坤
这两天,微博上突然出现了大量讨论猫狗权利的帖子。找到新闻一看,原来是京哈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狗狗生死时速”的新闻。大概就是一群志愿者为了救助被“偷来贩卖”的狗,开车逼停了运狗车,并将其围堵要求买下放生。但警方称,运狗车有合法的证件,车辆上大多都是土狗,没有办法证明这些狗是被偷来的。
说实话,对于这种“充满爱心和勇气”的举动,理直气壮地要求志愿者对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一切负法律责任,恐怕容易受到道德上的责备。但就事实而言,运狗车反倒是合法的,志愿者却涉嫌危害交通安全,这无疑又是个小讽刺。是否有了善良、美好的目标,就能允许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追逐和围堵呢?就能获得某种豁免权呢?又或者说,是在什么样的条件和状况下,爱狗人士才会决定自己开车救狗,而非通过正常渠道进行救助呢?
谁都不能否认,在拦车现场,那些动物保护者表现出了执着与诚挚的感情。我认为这种感情是可贵的,他们需要的是更为明确、细致,具有操作性的动物保护法规,而这种感情恰恰是推动法规生成的主要动力。其他的人,不过将这种浓烈感情投射到了别的领域。至于这件事带来的争议,我想其中最为纠结的地方在于,动物福利与人的权利尽管在每个人眼中各有侧重,但都缺乏明晰的范围划分与讨论基础,大家都在其中各说各话、各取所需罢了。
我也养宠物,对于动物福利,我的理解是宠物福利不等于动物福利,人类对动物福利的代言又不能与人类自己的权利相提并论。简单的例子是,养猫养狗并关心、救护它们,却对生活在污水中的鱼、遭屠宰的老黄牛无动于衷,那就不是真的动物保护,而是将对宠物的爱怜做了有限延伸;同样,一味强调吃狗肉的罪恶,却忽视其他人卖狗赚钱、吃狗消费的权利,也不见得是真的动物福利,而是强迫性的压制。如果承认人类中心观在时下很难超越,那么在已有的法律底线之上,人的权利总会高于动物福利;只有在社会求得普遍共识的条件下,动物福利才可能逐步增长,成为切实的人类文明的体现。当然,这个过程肯定反复而漫长,日本人热衷捕鲸杀鲸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关知识
《旅游学刊》| 邹蓉等:爱宠及人?——民宿宠物形象温暖感知的传递效应研究
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人类对动物的态度从不理性
广州宠物猫咪火化现象揭示:宠物文化与爱的态度
宠物与人的关系代表一种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代表了一种对生命的态度
“抖音”平台高热度宠物短视频的受众态度调查
不怕告诉你,你对狗狗的态度,暴露了你的层次
你好!宠物墓地现在需要什么手续?政府对此事的态度如何?
2021年动医学院分工会“动物世界”摄影大赛圆满结束
猫洁一次牙2000块,火爆的宠物洁牙是在交智商税吗?
心理学:你对动物的喜好,暴露了你的人生观
网址: 宠物、动物及人的态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3308.html
上一篇: 《洛奇》假期福利活动 持续进行中 |
下一篇: 女神们的宠物福利来了!2件8折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