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儿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养一只宠物。
对于小孩子来说,可爱亲近的动物带着天然的吸引力。然而对于家长而言,养宠物需要考虑的事情却有很多:
谁来照顾动物,照顾家里的环境卫生?
养宠物的额外开销不小,如果生病了花钱怎么办?
如果孩子只是三分钟热度,怎么处理?
……
诸如此类的担忧,让家长们格外犯难。
不满足孩子,担心孩子生气,耍脾气,可答应了孩子,无疑就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巨大的麻烦。
妈心理的交流群中,也就类似的问题给出了两个案例:
这两个案例,一个是妈妈在就是否要养宠物的问题和孩子进行交涉,一个是爸爸因为宠物的饲养问题跟孩子的沟通。
两段对话最终都走向了问题升级、不欢而散的沟通状态,这也是眼下很多家庭在这种问题上很容易出现的碰撞。
我们该如何应对孩子对于养宠物类似的诉求呢?
又如何针对饲养宠物,或者针对孩子的一些习惯问题提出规则要求?
为了方便家长们思考,有几个引导思路的问题点:
通过对话,能够区分清楚问题的归属,是谁的问题?
家长在沟通过程中,陷入了哪些沟通误区?
分别分析妈妈和孩子在沟通中的心理需求和感受?
如果你是这位家长,你会如何沟通?
沟通交流
问题提出后,家长们开始根据分析逻辑对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在第一个案例中,不难看出来,妈妈和孩子在这段沟通中都带着一些前置情绪,养宠物这件事是他们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却不是问题真正的根源。
妈妈并没有了解孩子想要养动物的心理需求是怎么出现的,并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抵触情绪,不想满足孩子的需求。
因此,妈妈从不同层面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一开始基于事实层面进行沟通,询问孩子是否具有具体的规划和想法,但是这个询问仅仅停留在了表面,并没有触及到孩子深层的想法。
在觉察到孩子并没有明确计划的时候,家长就表现出了对孩子的不信任,并且通过“大妈家也养猫”,“爸爸不喜欢异味”表达了自己的拒绝。
孩子对于妈妈的情绪也很敏感,他感受到了被拒绝之后,也出现了负面情绪,开始埋怨妈妈。
从两个人负面情绪出现开始,沟通就已经无法进行下去,孩子感受到了不被信任和不被接纳的感受,而妈妈也在直面孩子的发泄。
最后,这种口头的发泄变成了攻击,以两败俱伤告终。
这是一个双方共同遇到问题的案例,妈妈在这个过程中陷入了质问,指责,威胁的沟通误区,同时表现了自己的不信任,不接纳。
而孩子在并没有周详计划的前提之下提出需求,存在不成熟不理智的问题,但他在这个过程中被尊重,被关注,被接纳认可的需求没有被关注到,所以生气,愤怒就成了情绪宣泄的出口。
其实,妈妈在这个问题上的情绪里,暗藏着对孩子不愿意上学的怨怼和焦虑,觉得孩子不愿意上学本身就是错的,所以从情感层面不想要满足孩子通过学习之外的方式获取快乐的需求。
但是我们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应该尽量注意就事论事,不要因为一件事情上的不满,影响了其他问题的沟通。
其实如果家长耐心一点,用更平和稳定的情绪去跟孩子沟通,或许是这样的:
家长:什么事?
孩子:你先说你答不答应。
家长:妈妈肯定要知道你想要什么才能知道我能不能答应呀。
孩子:我想养个狗,或者猫。
家长:想养个宠物啊,但是我看你似乎还没有决定养什么,猫咪还是狗狗,什么样子的你更喜欢?
孩子:没想好,就想养。
家长:养宠物可是一份责任,万一随便买了你不喜欢怎么办,你大妈家最近养了猫,要不你去看一看,玩一玩再决定?总要选自己喜欢的才行,对吧?
孩子:嗯……
家长:而且养了之后,你要负责他的卫生,饮食,安全健康,很多事情要注意,爸爸呢又比较注意干净,我们也要让家里人觉得舒服,等他回来我们三个人商量看看,你也再考虑一下,怎么样?
而第二个案例,则是在养宠物之后的家庭里发生的。
案例中的爸爸抱怨孩子养了狗却不好好照顾,所以一开始问题的归属是在爸爸身上,爸爸因为照看孩子的狗觉得委屈,陷入了指责的沟通误区。
在这个问题中,爸爸的心理需求是需要被孩子看到,看到替孩子照顾狗这个付出,孩子忽略了爸爸的苦恼和疲惫。
其实爸爸需要的,是孩子的态度,要么孩子认识到爸爸的付出,对爸爸表达感谢,要么承担起真正作为狗主人的责任。
这个问题里的爸爸,缺少一些问诊式沟通的技巧,同时对自己的感受表达也不够直接,而孩子是不具备读懂爸爸心理需求和感受的能力的。
站在孩子的角度,他感受到的是爸爸为了替我照顾小狗而产生的埋怨,孩子会觉得,爸爸并不是无条件爱我,只是照顾小狗都觉得费劲儿。
而孩子内心深处是需要父亲无条件的接纳和爱的,就会因为这一点也产生不满的情绪。
同时,因为感受到了来自父亲的指责,就会表现出防御姿态保护自己,为自己辩解,把问题推回爸爸那边。
两个人同时进入情绪中,就变成了用责任互相攻击指责,而无法正确地表达需求。
其实爸爸如果在一开始换一种沟通方式,比如说,最近爸爸工作好累啊,有的时候来不及遛狗,你有时间的时候能不能去带狗狗出去玩呢?
如果爸爸用温和积极的沟通方式向孩子表达诉求,说明自己的难处,孩子反而会很乐意替家长承担这个责任,表现自己的成长和力量。
对于孩子而言,宠物可以是情感的寄托,可以是家人朋友,青春期有宠物陪伴的小孩,也更容易建立起责任意识。
对于家庭而言,只要掌握积极健康的沟通方式,宠物更是维系亲子关系,构建和谐家庭氛围的良好契机,可以带来新鲜的话题,积极的沟通。
你的孩子是否也想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宠物呢?
相关知识
关于宠物的“斗争”——青春期孩子养宠物的那些事
《狗十三》:青春期孩子需要一张稳固的蜘蛛网,抵御暴风骤雨
关于宠物医疗保险的那些事
国际搬家,关于宠物的那些事
「最后的事」,关于如何面对宠物离世,你需要知道的事。
关于猫咪交配的那些事,你了解吗?
原创 关于宠物换牙,主人想知道的那些事
《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咪蒙.pdf
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宠物可以帮助你治疗产后抑郁症
养宠物教育孩子生命,从金鱼到狗狗,这些生命体验让孩子学会责任和珍惜
网址: 关于宠物的“斗争”——青春期孩子养宠物的那些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3327.html
上一篇: 老人养宠物也会引发失眠 |
下一篇: 怎样养狗?怎样与狗相处?怎样给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