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爱鸟周知识小课堂

爱鸟周知识小课堂

  

  每年的4月20日至26日

  是一年一度的江苏省爱鸟周

  今年的主题是

  “完善保护体系 护佑候鸟迁飞”  

  “爱鸟周”是公众最为熟悉的生态活动之一。希望今天的爱鸟周小课堂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鸟类,期待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列中来。

  镇江市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线上,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迁徙途经,近年迁徙季,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小天鹅等多种珍稀濒危鸟类频繁光顾,充分展示了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与保护,形成了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重要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南山风景名胜区

   

  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我们在报刊媒体上有时看到很多鸟的名字非常生僻,读都读不出来,看了很是纠结!

  今天教大家认识一些生僻的鸟类名称,这些鸟我们镇江都有哦,看看你能认出几个!

鹊鸲(què qú)

  孟加拉国鸟,在我国有“四喜儿”之称。食物以昆虫为主,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

   

白头鹎(bēi)

  即我们常说的白头翁,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树鹨(liù)

  小型鸣禽,性机警,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边飞边发出‘chi-chi-chi’的叫声,声音尖细,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在冬季兼吃些杂草种子等植物性的食物。

   

白鹡鸰(jí líng)

  在我国广泛分布。属小型鸣禽,栖息于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离水较近的耕地、草场等均可见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

   

凤头(pì tī)

  多栖息于低山和平原地带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潜水能力强,以软体动物、鱼、甲壳类和水生植物等为食。

   

白眉姬鹟(jī wēng)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树冠下层低枝处活动和觅食,也常飞到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

   

黑翅长脚鹬(yù)

  一种修长的黑白色涉禽,长长的腿红色,主要以软体动物、虾、甲壳类、昆虫,以及小鱼和蝌蚪等动物为食。

   

黄脚三趾鹑(chun)

  外形似鹌鹑,但较小,不善鸣叫,善奔走,在地面奔跑迅速,通常通过奔跑和藏匿来逃避敌害,主要以植物嫩芽、浆果、草子、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等为食。

   

金眶鸻(kuàng héng)

  一种小型鸻科鸟,上体沙褐色,下体白色,有明显的白色领圈,常边走边觅食,并伴随着一种单调而细弱的叫声,常栖息于湖泊沿岸、河滩或水稻田边,以昆虫为主食,兼食植物种子、蠕虫等。

   

蚁(liè)

  啄木鸟科,不同于其他啄木鸟,蚁栖于树枝而不攀树,也不錾啄树干取食,通常单独活动,取食地面蚂蚁。当它们感到威胁时,它们会扭动头部来模仿蛇,来吓唬住敌人,因此也获得了“蛇颈鸟”、“歪脖鸟”等花名。

   

相关知识

爱鸟周知识小课堂
爱鸟周科普课堂第二课(识鸟辨鸟)
【爱鸟周】杭州动物园(少儿公园)喊你一起观鸟、识鸟、护鸟
温州爱鸟周系列活动启动
爱鸟护鸟!全省各地积极开展“爱鸟周”活动
活动 | 动物园爱鸟周活动精彩纷呈:“咦,这是什么蛋?”
养宠物知识小课堂
第42届上海“爱鸟周”启动,世纪公园开启科普系列活动之观鸟小达人
爱鸟周来了!这些知识你了解吗?
百鸟朝凤·与春日来场最美的邂逅 ——宁波野生动物园神奇的动物世界暨爱鸟周开幕仪式

网址: 爱鸟周知识小课堂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3436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养鸟知识科普大全.pdf
下一篇: 求一则关于鸟类知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