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 爱护鸟类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而“爱鸟周”源于1981年,最初为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而设立。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在每年的四月底到五月初的某个星期为“爱鸟周”
1.环境对鸟产生的影响
对鸟类来说,一种鸟要灭绝,其主要原因不是人类的大肆捕捉 而是因为其生活的自然环境的破坏。
如温度与降水量。当一个地方的温度上升或下降超过鸟所适应的范围,那么鸟类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干扰。同理,当一个地区的降水量过高或过低时,都会通过影响鸟类的繁殖行为和生存难易度来改变鸟类的数量。
2.决定环境的鸟类因素
1.鸟的种类
不同的鸟对同一地方的适应能力不同,因为它们的食物需求不同,繁殖地不一样
2.鸟的数量
在鸟的种类相当的情况下,鸟的数量是决定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一个地区同种鸟在同一个时间段,如果发生数量上的变化,则表明该地环境也出现变动
3.鸟对自然的益处
一只大山雀1天可捕食害虫200多条;1只喜鹊1年消灭松毛虫15000条;1对杜鹃1天可吃掉柳毒蛾幼虫180条;1只啄木鸟1天消灭蛀干害虫300多条;1只燕子1个夏天可吞食蚊、蝇等害虫100多万只;1只猫头鹰1年可捕食老鼠1000多只,相当于保住了1000公斤粮食;1只土燕子在育雏期,每月能消灭蝗虫16000只。这可帮农民了不少忙!
4鸟对人的生产、生活的益处则更大
一对啄木鸟,可以保护10多亩森林不受害虫侵袭。一只杜鹃,每天可消灭100多条松毛虫。一只燕子,在一个夏季可捕食100多万只苍蝇、蚊子和蚜虫。一只猫头鹰一夜间可吃掉4~5只老鼠,捕鼠本领不亚于家猫,由此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1000多千克。喜鹊、乌鸦的食物有60%以上也是害虫,有昆虫学家在解剖500只飞鸟后发现,其胃中有昆虫和虫体碎片的占93%之多。我国长白山的原始森林至今完好无损,没有哪个角落被虫子毁掉或病虫害泛滥的情况,正是啄木鸟、茶腹、旋木雀、三宝鸟、北红尾鸲、黄鹏、鸫鸟、莺、鹃等"森林卫士"的功劳。鸟类是人的伙伴,假设我们周围没有鸟,那么就会出现害虫猖獗、鼠害蔓延。生态平衡的破坏将导致农业减产、疾病传播,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所以,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伙伴。我们要善待鸟,不要去捕抓它们!我们要爱鸟护鸟,与鸟和谐相处!
发布于 2022-04-09
相关知识
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远航二班姜沛玲
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鸟类的适应策略与生态环境.docx
基于神经网络的野生生态环境鸟类鸣声识别方法与流程
鸟类在自然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有什么?
试论鸟类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人类与鸟类的关系
人类健康与动物的关系
生态环境改善,十堰成珍稀鸟类栖息天堂
网址: 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远航二班姜沛玲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34363.html
上一篇: 一点通 | 鸟类你了解多少 |
下一篇: 养鸟知识科普大全.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