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关注中国西部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像机构——西南山地工作室出版发行了一套明信片,名为《成都每日物种》,共365枚,每日展示1个成都地区的物种(经查阅资料,个别照片并非在成都拍摄,而是拍自四川其他地区),其中最多的就是鸟类,达219种。鉴赏之余,我用这套明信片制作了多枚极限片,以集邮方式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观鸟活动。
成都华西坝钟楼矗立、绿树成荫,是鸟类的乐园,其中红嘴相思鸟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羽色美丽,鸣声动听,雌、雄鸟一般形影不离,倍显亲昵,常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因而被赋予“相思鸟”这样充满浪漫色彩的名字。我以“红嘴相思鸟”明信片为载体,贴2016-21《相思鸟》邮票后,盖销“成都 华西坝收寄1”邮政日戳制作而成极限片(图1)。
成都市内首推的观鸟地点是四川大学,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绿阳村一带,保留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房屋及其周边的植被,为一些迁徙鸟类提供了停歇休憩的场所。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雀形目鹟科、鸫科的鸟类,如棕腹仙鹟、棕腹大仙鹟、白眉鸫、橙头地鸫等,其中不少都是四川鸟类的新记录。2011年5月2日,一位“鸟友”在这里拍摄到了黑喉歌鸲,这是该珍稀鸟类的首份影像资料。在1982年9月10日发行的T.79《益鸟》特种邮票中,第4枚“大山雀”常群居于林中,属留鸟,不怕人,庭院里也常见,自然也是四川大学校园里的“常客”。为此,我以四川大学邮政支局的邮政日戳盖销了“大山雀”邮票极限片(图2),票、片上的几只大山雀怡然自得,好不惬意。
白塔湖是一处修建于低山边缘的人工水库,冬季常有一些雁鸭来此越冬,也有一些中、高山区的鸟类垂直迁徙到此活动,蓝鹀、大斑啄木鸟、斑鸫、普通朱雀、灰胸竹鸡等都可在湖畔看到,是观鸟入门的理想之地。在T.79《益鸟》特种邮票中,第5枚为“大斑啄木鸟”,在制作该邮票极限片时,因白塔湖位于道明镇境内,故盖销了道明邮政支局的日邮政日戳(图3)。
在成都平原,有东、西两条猛禽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秋两个迁徙季是观察候鸟特别是猛禽的好机会。其中,东部龙泉山脉金堂段的云顶山凭借着比较独特的地形特点,成为这些猛禽和迁徙鸟类歇脚休息的场所,苍鹰便是其中的一种。在2014-2《猛禽(二)》特种邮票中,第3枚上的“苍鹰”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视觉敏锐、动作灵活,能够在林中快速穿梭捕猎,是森林中鸟类、野兔等的最大天敌。在制作“苍鹰”邮票极限片时,位于云顶山东麓的金堂县宝龙新城邮政所的邮政日戳是最佳选择(图4);西部的崇明市西山乡同样是观赏猛禽迁徙的好地方,在这里能看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雕,它以突出的外观和敏捷有力的飞行而著称,其翼展可达2.3米左右,常以每小时300千米的速度从天而降。在2005-15《向海自然保护区》邮票中,第4枚“向海自然保护区·草原”的画面上就是一只正在滑翔的金雕,在制作这枚邮票的极限片时,我盖销的是崇州市西山邮政代办所的邮政日戳(图5)。
“国际鸟盟”为推动鸟类保护工作,考察和记录了全球受威胁鸟类的现状、分布和栖息环境,划定了上万处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鸟类栖息地为重点鸟区。成都境内目前有5处重点鸟区,自然也是观鸟的重要地点。
其中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编号CN199)位于彭州市(成都市代管县级市)境内,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褶皱带的中南段。保护区内有鸟类280余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绿尾虹雉、斑尾榛鸡、稚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血稚、红腹角雉、红腹锦鸡、勺鸡等。在1套6枚的2008-4《中国鸟》特种邮票中,第5枚“红腹锦鸡”就是以龙门山的红腹锦鸡为原型设计的。制作这枚邮票的极限片时,我盖销的是彭州市龙门山邮政支局的邮政日戳(图6)。
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CN200)位于都江堰市(成都市代管县级市)北部,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珙桐、连香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据统计,保护区内有鸟类230余种,以雀形目类群为主,1995-5《鸮》特种邮票中第1枚“雕鸮”就是其中的一种,属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该保护区位于龙池镇境内,所以在制作“雕鸮”邮票的极限片时,我盖销的是龙池邮政代办所的邮政日戳(图7)。
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编号CN202)位于崇州市鸡冠山乡西北境内,在邛崃山系大熊猫栖息地中处于纽带和通道地位,把卧龙自然保护区、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和黑水河自然保护区连接成一片。在1998-13《神农架》特种邮票中,第2枚“峡谷”的画面上有两只红腹角雉,被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山民老乡们叫作“娃娃鸡”,因为雄鸟求偶时会频频发出类似孩儿啼哭的叫声。在“峡谷”邮票极限片(图8)上,票、片上的红腹角雉略有区别,这是因为明信片上的雄鸟脖子下的肉裙已充血膨胀,好像系了一条漂亮的彩裙,是雄鸟求偶时的“杀手锏”。
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编号CN203)位于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边缘,以保护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在2006年11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的普31《中国鸟》第四组普通邮票中,有1枚表现的是世界性易危物种绿尾虹雉,在这枚邮票的极限片(图9)上,其载体明信片上的绿尾虹雉就是被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触发相机所拍摄到的。
成都市区内有不少公园也是观鸟的好去处,如位于金牛区天回镇街道的成都植物园,其前身为成都市林场,是一个集科研科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内树木参天,百鸟争鸣,我国特产鸟类黄腹山雀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普31《中国鸟》第三组普通邮票中,有一枚表现的就是黄腹山雀。在这枚邮票的极限片上,票、片上的黄腹山雀姿态大致相同,只是明信片上的黄腹山雀嘴里衔了一枚坚果而已(图10)。
近年来,成都着力打造了多个城市湿地公园,其中位于龙泉驿区十陵街道的青龙湖湿地公园的蓄水面积达4000亩,已成为成都市极为重要的湿地,现已记录的野生鸟类已达200多种,其中稀有、易危、濒危鸟类29种,更有3只全球仅有500只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2014-2《猛禽(二)》特种邮票中,第2枚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尾鹞也出现在了这里。在这枚邮票的极限片(图11)上,其载体明信片所展示的是拍摄于青龙湖上空的一只白尾鹞和普通鵟。
最后,还有个地方不得不提——浣花溪,1200多年前诗人杜甫就是在浣花溪旁的茅屋中写下了著名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也许是成都观鸟史上最诗意的观测记录了。如今,浣花溪畔已建成了成都市最大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而杜甫诗中的黄鹂就是指这里的黑枕黄鹂。在T.79《益鸟》特种邮票中,第3枚为“黑枕黄鹂”,在制作这枚邮票的极限片时,我盖销的是距离浣花溪最近的草堂寺邮政支局邮政日戳(图12)。
国外有句话说,“学会了观鸟,就拥有了一张通向大自然剧院的终身免费门票。”生活在城市之中的我们,忽略了身边太多的美好,而观鸟就是亲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是时候拿起望远镜和相机去探索自然之美了。
相关知识
记录到鸟类56种 成都第六届限时观鸟赛成绩出炉
记录鸟类56种,成都限时观鸟赛创纪录
成都举办首届限时观鸟赛:冠军2小时内找到31种鸟类
观鸟点位、常见候鸟介绍……快收下这份成都观鸟指南→
3个小时66种!成都限时观鸟赛都看到哪些鸟?
第四届“神农架国家公园杯”观鸟赛记录到有效鸟种达298种
记录66种鸟类 第七届成都限时观鸟赛顺利落幕
扬州“鸟友”一年写50多篇“观鸟周记”拍到170多种鸟儿
观鸟一年,我记录了72种小鸟【2022观鸟总结】
两个月!10余种!邢台观鸟爱好者记录到猛禽过境影像
网址: 成都观鸟记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34727.html
上一篇: 佳作赏析 | 乌鸫成长记 |
下一篇: 5小时观测到116种野生鸟类 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