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09 DB 1 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604—2011 鲑鳟鱼类繁殖防疫技术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2011 - 06 - 01 发布 2011 - 06 - 30 实施 山 西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14/ 604—2011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条件... ... 1 5 防疫设施... ... 2 6 防疫管理... ... 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常用消毒药物使用方法... . 3 I DB14/ 60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鱼病防治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燕、傅雪冬、武栋、李莉莉、焦清波、李晓敏、缪文玉、郭瑞雪。 II DB14/ 604—2011 鲑鳟鱼类繁殖防疫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鲑鳟鱼类繁殖防疫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设施防疫和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鲑鳟鱼类的繁殖防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SC/T 1030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T 5161 无公害食品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发眼卵受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体眼泡中形成有黑色素,肉眼可明显看到两个黑色眼点,即发眼。从 眼点出现到孵出前的卵叫发眼卵。 3.2 上浮 出膜后的仔鱼在卵黄囊被吸收三分之二时,渐渐从水底开始向上游动的行为。 4 环境条件 4.1 环境要求 周边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电力及通讯有保障,符合GB 18407.4的规定。 4.2 水源及水质 1 DB14/ 604—2011水源充足,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用水水质符合NY 5051的规定。繁殖期间水温控制在10℃以 下,以7℃~8℃为适;水质清新,无杂质和悬浮物,溶氧高于6.5mg/L。 5 防疫设施 5.1 用水处理 5.1.1 进排水系统独立分开;用水须配套水质调节池,池内设沉淀及过滤系统,配备增氧及水温调节 设施,以及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等消毒、杀菌设备。 5.1.2 水源水须经调节池沉淀过滤,增氧和消毒。定期清理调节池沉淀物,清洗消毒过滤网,检查维 护曝气增氧及消毒设备。 5.2 车间防疫 5.2.1 设置独立的产卵调节车间及孵化车间,车间与周边环境相对隔离,墙壁及地面平整光洁;避免 车间内阳光直射,并配有控温和光控设施。车间入口处设隔离缓冲带,配消毒池及器具消毒设施;车间 内设置采卵采精及人工授精工作台。进排水独立,设阀门控制;车间内配备孵化、捡卵、受精卵消毒设 备、废弃物焚化炉、工作器具及环境消毒设施。 5.2.2 产卵调节及孵化车间内应保持环境整洁,对车间墙壁、地面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器具应 严格消毒,置消毒液中备用;工作服、鞋帽、手套应定期清洗,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6 防疫管理 6.1 人员管理 操作人员进入产卵调节及孵化车间时,应在缓冲带更换工作衣、手套、口罩及鞋帽。 6.2 亲鱼选择与培育亲鱼需经检疫合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质量符合SC/T 1030.1的有关规定。亲鱼严 格隔离培育,培育方法执行SC/T 1030.1的规定。 6.3 人工授精采精和采卵操作时,须擦干鱼体和器皿,排除尿液,防止水及排泄物混入,操作方法参照NY/T 5161。 采集的精液应避光、镇冰保存,采集的卵需使用消毒、调温后的等渗液洗卵;授精操作方法参照NY/T 5161。 6.4 孵化 6.4.1 受精卵经清洗、静置、吸水膨胀、消毒后移入孵化车间,孵化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引入 的发眼卵需进行隔离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入车间。 6.4.2 孵化过程中应严格避光、防震动,合理控制水流量;受精卵孵化积温达 220 度日时,拣除死卵, 并随之采用微流水方法对孵化卵进行消毒,消毒用药符合 NY 5071 的规定。 6.
相关知识
网址: DB14T604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35647.html
上一篇: 鱼类人工繁殖方法 |
下一篇: 一种名贵鱼类石爬鮡仿生态人工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