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授精卵进行孵化,是家鱼繁殖的最后一道程序。选择合适的孵化器进行孵化,是繁殖出高质量鱼苗至关重要的一步。那小编今天就向各位介绍几种常见的孵化工具。
孵化桶。孵化桶一般是用白铁皮,塑料,帆布,或钢筋水泥制成。应因地制宜,且不可拘泥。每个孵化桶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以容水量250kg为宜。孵化桶的底部有鸭嘴型进水口,成一定角度排列,确保整个孵化桶里的水能形成水流,满足鱼卵对水流和氧气的需求。在桶的口沿部位设有筛绢,放置鱼苗在水满时溢出。鱼卵放入孵化桶前应清楚混在其中的小鱼小虾和脏污,放卵密度约为每桶30万粒左右。水温高时,受精率低的鱼卵应适当减少。在孵化过程中,尤其是当快要脱膜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多清洗附着在筛绢上的脏污和卵膜,确保水流畅通和氧气充足。
孵化缸。孵化缸因结构简单,造价低,管理方便孵化率较稳定等优点,被普遍选用。孵化缸由进出水管,缸体,滤水网罩组成。缸体可以用盛水量为250kg——500kg的水缸改造。或用白铁皮,钢筋水泥,或塑料制成。水缸改造较经济,使用广泛。按缸内水流的状态分为抛缸(喷水式)和转缸(环流式)两种。抛缸只要把原水缸的底部用混凝土浇筑成漏斗形并在缸底中心接上较短的进水管,紧贴缸口边缘装上滤水网罩即可(网罩可以用窗纱制成)。用时水从进水管注入,注满水缸后水上翻着从滤水网流出。鱼卵能在水流中充分翻滚,均匀分布。放卵密度大约为每平方米的水放200——250万粒。日常管理和出苗操作均很方便。
孵化环道。孵化环道是目前生产上运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一种孵化设施,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单位选用的孵化设备。由进水系统,排水系统,环道,集苗池,滤水网闸等组成。孵化环道一般是水泥砌成的环形水池。大小依据生产规模而定。具体模样看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