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鱼类早期摄食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鱼类的早期阶段是指仔、稚、幼鱼期。鱼类早期生长的细微差别对其存活以及整个生活史阶段的生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着决定鱼类早期存活的生态学因子所展开的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在国际上受到了普遍重视[1]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的进展几乎所有的鱼类都可以通过人工繁育获得鱼苗。研究材料的容易获得以及苗种生产实践对相关理论的迫切要求使得鱼类的早期摄食行为生态学研究成为了水产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国际海洋开发理事会ECES和一些国家曾多次举行以仔稚鱼为重点的鱼类早期生活史专题学术会议研究内容涉及形态、生态、行为、生长、发育等各个方面[2]。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从摄食行为的研究、对饵料选择性的研究、摄食的机理研究、饥饿对摄食的影响、环境因子对摄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作一简述。1、摄食行为的研究海水鱼类早期采用的捕食浮游动物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发育水平、饵料种类的不同而改变。Hunter[3]曾将仔鱼的摄食模式分为两种类型1鲱鱼型仔鱼在摄食时身体总是呈现弯曲的姿势2鲐鱼型摄食时尾部弯曲而身体其余部分是直的所有这些弯曲型姿势均有助于仔鱼的积极摄食。目前较为普遍分为以下两种方式[4]1S型攻击如鲱鱼、真鲷和牙鲆等的早期仔鱼。仔鱼发现食物后即注视产生摄食意图然后划动胸鳍调整身体与食物的位置同时身体弯成“S”型的攻击态然后迅速挺直身体前冲捕食吞咽后退。2咬食攻击型如真鲷后期仔鱼。真鲷后期仔鱼发现食物后即调整身体与食物的位置然后前冲捕食吞咽后退整个过程身体不在呈现摄食姿势。S型攻击摄食方式一般在投喂轮虫的早期使用较多而且成功率都比较低仔稚鱼在摄食刚刚投入的、活动能力较原饵料强的饵料时一般也会呈现摄食姿势。随着个体的发育运动能力的加强以及摄食经验的积累摄食时身体的弯曲程度就会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可见鱼在摄食时身体弯曲程度与鱼的摄食能力、发育程度成负相关。鱼类早期发育阶段摄食姿势的变化能够从Balon[2]1981年和1984年提出的跳跃式发育理论得到解释该理论认为“鱼类某一器官
或组织是在经历了一个连续渐进的发育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够具有一定的功能”。
2、对饵料选择性的研究目前在饵料方面最明显的进展是对天然食饵的利用。随着鱼类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其营养生理、消化系统结构、口径大小、捕食能力及水中分布等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加之其长期系统发育所形成的本能和嗜好,从而形成其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研究表明[5]优良的饵料生物则需满足(1)形态及大小适于仔稚鱼摄食。决定食饵对象是
相关知识
海洋鱼类早期摄食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进展
鱼类行为生态学重点
对虾的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鱼类行为生态学》2领域行为
鱼类生态学(fish ecology).ppt
水生动物行为学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在长江所召开
鸟类行为研究进展
灵长动物行为与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二):活动方式与取食行为
行为生态学
网址: 海洋鱼类早期摄食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36989.html
上一篇: 《俄罗斯钓鱼4》鱼类图鉴大全,深 |
下一篇: 基于水声学方法的天目湖鱼类季节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