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剥猫皮”背后的宠物文化缺失

“剥猫皮”背后的宠物文化缺失

近日,丽江女销售员“剥猫皮”事件持续发酵,涉事女子王某遭“人肉搜索”。随后,王某录制了一段道歉视频并通过微博发布,并解释事件起因是和卖家交易过程中产生了纠纷,她因要交房租养不起猫希望能退猫,但被拒绝。几次碰壁后“丧失理智”,她想到了通过极端方式撒气。(1月11日《成都商报》)

“请原谅我这个罪人,请给活着的人一个改过的机会;伤了你们的心,对不起……”在一边倒的舆论谴责声中,虐猫女子表示了深深的忏悔。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感到轻松,因为类似虐待动物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会上演“高速拦车救狗”等极端事件。问题症结究竟在哪里?

“剥猫皮”事件的可怕之处,除了手段残忍,更重要的是人的性情无常。爱时爱得死去活来,把小猫小狗当孩子养;不爱时不愿多看一眼,或送人,或遗弃,或宰杀。本次事件中,并不宽裕的女销售员能花2560元买只宠物猫,应该说她是爱猫的;但当退猫遭拒时,竟瞬间“丧失理智”,变为虐杀者。

少数国人的善变和任性背后,实际上是宠物文化的缺失。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原因。数千年来国人几乎没有“宠物”的概念,“狗改不了吃屎”、“没有不偷腥的猫”等歧视性话语俯拾即是。而且,国人对待动物是从功利主义出发的,狗看门护院、猫抓老鼠被认为天经地义,动物的肉能否食用更是各类典籍不可或缺的内容。近些年有的地方搞“宠物文化节”,但文化味不足,商业味过浓。

另一方面是立法滞后。现行法律对动物的保护有选择性,只有虐待国家明文保护的野生动物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主人虐待自家的小猫小狗法律管不着、没法管。比如“剥猫皮”事件,除了批评教育,警方很难有更大作为。部分国家的动物保护法比较健全,虐待动物者轻则挨罚,重则有牢狱之灾。目前,我国的“反虐待动物法”还在讨论阶段,一时难以出台。

法律存在空白,让类似事件陷入了舆论讨伐的泥潭,乱象迭生。在反对虐待动物已成共识的今天,立法应加快步伐,尽快填补法律漏洞,让所有宠物主人不能任性。

相关知识

“剥猫皮”背后的宠物文化缺失
直播间卖“猫皮大衣”,真的不违法吗?
宠物殡葬背后的温暖与套路
皮班长宠物食品怎么样
试论中西方宠物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宠物文化的差异.pptx
《龙猫》绘本在中国首次出版,为何《龙猫》能风靡全世界? — 新京报
现代日本的宠物文化[日语论文]
什么是宠物文化?
宠物经济悄然升温,“毛孩子”们背后的市场有多大?|钛度热评

网址: “剥猫皮”背后的宠物文化缺失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2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北京开心宠物文化俱乐部 (北京市
下一篇: 2021中国宠物文化节福州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