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加入“宠物行业工程师联盟”,与宠物圈人士互通交流!
植物性蛋白原料
植物性蛋白原料主要包括豆类籽实、饼粕类和其他植物性蛋白质原料,大豆、豌豆、大豆粕、花生粕、亚麻籽粕、玉米蛋白粉等是宠物食品生产中常用的蛋白质原料。其蛋白质含量高,一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20%~50%,因种类不同差异较大。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油料籽实含量在15%~30%。饼粕类脂肪含量因加工工艺不同差异较大,大约含量1%~10%。粗纤维含量低。钙少磷多,且主要是植酸磷,维生素较丰富。
豆粕较豆饼适口性差,饲用后可能引起腹泻,应经加热处理后再利用,减轻不良作用;花生饼易感染黄曲霉毒素,对犬猫有不良影响,用量一般不超过 15%;棉籽饼含有大量的毒素,其中含有对动物有害的棉酚,在宠物食品中应该限制使用;菜籽饼粕含毒素较高,具有苦涩味,影响适口性和蛋白质的利用,因此,使用量必须严格控制。葵花饼,芝麻饼,蓖麻饼,豌豆蛋白、酒糟和干豆腐渣等蛋白质原料,但必须与其他饲料搭配使用。
一、豆类籽实
(1)大豆
大豆加工的方法不同,饲用价值也不同。生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其中加热可以破坏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抗维生素因子、植酸十二钠、脲酶等。
加热无法破坏的包括皂苷、雌激素(大豆异黄酮)、胃肠胀气因子等。而豆粕中脲酶活性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呈正相关,所以通常通过测定脲酶活性来反映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
此外,大豆含有大豆抗原蛋白,能够引起幼犬肠道过敏、损伤,导致腹泻。大豆湿法膨化能破坏全脂大豆的抗原活性,同时也会破坏大豆细胞壁,提高大豆营养价值,尤其是可以提高油脂的利用率。宠物粮用大豆标准要求色泽一致,异色粒不超过5.0%,水分不得超过13. 0%, 熟化全脂大豆尿素酶活性不超过0.4。
(2) 豆粕
大豆饼粕是大豆经取油后的副产品。压榨取油后的块状副产品称为大豆饼,浸提出油后的碎片状副产品称为大豆粕。
大豆饼粕国家标准感官性状为:大豆饼呈黄褐色饼状或小片状,大豆粕呈黄褐色或淡黄色不规则的碎片状,分带皮大豆粕和去皮大豆粕两大类。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粕(饼)之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抗结块剂等添加剂时,要具体说明加入品种和数量。
豆粕的营养质量,在大豆制油过程中,高温、高湿及高压可以使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脲酶活性很快被破坏。如果加热过度,会破坏大豆中的氨基酸,并发生美拉德反应,进一步降低豆粕的营养价值。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可以反映豆粕加热程度。豆粕中种皮含量是引起质量变异的一个主要因素。豆皮主要组分是细胞壁或植物纤维,不容易被宠物消化吸收。
豆粕营养指标
二、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又称玉米筯蛋白。玉米面筯粉去胚芽后,采用离心分离,使淀粉与蛋白质分离而得到玉米浆,经过滤干燥得到富含蛋白质的产品。依据工艺可以知道,玉米蛋白粉的蛋白质主要来自于玉米胚芽乳和醇溶蛋白。
玉米蛋白粉中的抗性淀粉不易消化吸收。粗纤维成分主要由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组成,非淀粉多糖的含量,种类、结构会影响玉米蛋白粉的消化吸收。玉米蛋白粉氨基酸比例不太合理,矿物质和维生素组成、含量也较差。粗蛋白含量60%的玉米蛋白粉粗纤维含量一般都在2%以下;粗蛋白含量在40%的玉米蛋白粉粗纤维含量在3%~6%。依据粗纤维含量,可判断是否有植物性物质掺入。灰分含量一般不超过4%,灰分偏高可以推断是否掺入黄土、砂石等杂质。对于掺入非蛋白氮的检测方法,测定氨基酸组成是最有效的方法。玉米蛋白粉感官要求浅黄色至黄褐色,色泽均匀。具有固有气味,无腐败变质气味。呈粉状或颗粒状,无发霉、结块、虫蛀。不含砂石杂质;不得掺入非蛋白氮等物质。
饲料用玉米蛋白粉质量标准
单细胞蛋白质
单细胞蛋白质(SCP) 是单细胞或具有简单构造的多细胞生物的菌体蛋白的统称。 目前可供作饲料用的SCP微生物有酵母、真菌、藻类及非病原性细菌4大类。
酵母(菌)中常用的有酵母属(Saccharopyces)、球拟酵母属(Torulopsis)、假丝酵母属(Candida)、红酵母属(Rhodolorula)、圆酵母属(Torula)等。这类SCP中约含粗蛋白质45%~60%,赖氨酸5%~7%,蛋氨酸—胱氨酸约2%~3%,和鱼粉含量相近。但适口性差, 生物学效价也不如鱼粉。
真菌中常用的有地霉属(Geotrich)、曲霉属(As-pergillus)、根霉属(Rhizopus)、木霉属(Trichoderma)、镰刀菌属(Fusarium)和伞菌目(Agaricalus)的霉菌等。除去培养基基质后的SCP的营养价值和酵母SCP相似。
藻类中常用的有小球藻属(Chlorella)、栅列藻属(Scenedesmas)和螺旋藻属(Spirulina)等。在分离培养基或培养液后的藻类SCP中约含粗蛋白质40%~50%,脂肪10%~20%, 不仅是优质饲料, 且可供食用,早已被航天研究工作者所青睐,惜生产成本高尚难实用。
在 非病原性细菌中常见的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甲烷极毛杆菌属(Methanomonas)、氢极毛杆菌属(Hydrogenomonas)以及放线菌属(Actinomyces)中的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诺卡氏菌(Nocardia)、小球菌(Microcooccus)、甲基极毛杆菌(Methylomonas)等。
生产SCP比生产植物蛋白质具有许多的优点:①原料广泛。酿造业的废水、废液、造纸木材水解液、亚硫酸废液、玉米淀粉醪水、糖蜜以及石油天然气中的副产品等,均可作为培养原料。②生产效率高。生产世代周期短,生产繁殖速度快,肉牛及鸡肉的生物体加倍周期分别为2个月和2周,而藻类、酵母菌及细菌仅分别需要6小时、1~3小时和12小时,如立体深层培养还可以不分昼夜进行生产,且不占用耕地。③产品营养价值高。单细胞蛋白含量高,并且组成氨基酸齐全,近似于鱼粉或牛奶。含有畜禽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及生物活性物质。
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欧洲属于SCP范畴的产品大约有120万吨,前苏联产量最高约占80%以上。但由于价格成本高,一直无大发展。在美国与加拿大,由于蛋白质饲料资源不缺,虽有研究,但无大量生产。日本也限于成本价格因素,多用进口蛋白质饲料,很少生产。
酵母在宠物食品生产中利用最为广泛,可以作为宠物食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添加成分,以改善氨基酸的组成,补充B族维生素。单细胞蛋白质可以根据宠物口味偏好选择利用。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用,如涉及侵权,请联系 小编!
“公司+姓名+职务“,有机会进宠物行业交流群!
点击“阅读全文” ,加入宠物行业工程师联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宠物食品原料---植物性蛋白原料和单细胞蛋白质介绍
宠物食品蛋白质原料:动物性蛋白——肉骨粉,附质量标准表
新兴的宠物食品蛋白质
首届中国国际宠物食品原料大会成功举办!
饲料常用原料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首批“三原奖”原料企业与“六原奖”宠物食品企业名单出炉
韶关蛋白质原料检测 宠物饲料检测 鱼虾饲料检测
宠物食品中常用的肉类原料
推进宠物食品原料透明化 京东宠物邀请专家讲解宠物食品品质安全问题
产学研共论宠物食品发展大势 第四届中国国际宠物食品原料大会揭幕
网址: 宠物食品原料---植物性蛋白原料和单细胞蛋白质介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336.html
上一篇: 狗粮、猫粮标签中的蛋白质到底高好 |
下一篇: 9 种宠物食品新型蛋白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