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头蚤病是一种侵袭性鱼病。锚头蚤(俗称锚头虫)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的一种。只有雌虫才寄生在鱼体上,长约1厘米。如何对付这种常见的病症,下面举例说明。
1.用生石灰带水清塘。2.在瘦水条件下,水深1米时,每亩施400千克腐熟猪粪或牛粪,改变生态环境,达到防治该病目的。3.在该虫繁殖季节(夏秋季节较多发),全池泼洒敌百虫,每两周1次,连用2~3次。4.每立方米水体使用20%精制敌百虫粉水溶解液全池泼洒。杀死池中锚头鳋的幼虫,根据锚头鳋的寿命和繁殖特点,需连续下药2~3次,每次间隔的天数随水温而定,一般为7天,水温高间隔的天数少,反之则多。5.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根据草鱼和鲢、鳙对高锰酸钾的耐药性不同,宜分别处理。对患病鲫鱼,可以在水温15℃左右,用20毫克/升浓度;水温21℃~30℃时,用10毫克/升浓度,药浴1.5~2小时。对患病鲢、鳙,在水温10℃以下时,用33毫克/升浓度;水温10℃~20℃时,用20毫克/升浓度;30℃以上时用10毫克/升浓度,药浴1小时,均可杀死锚头鳋的幼虫和成虫,但在生产上应用较麻烦。一般鱼种放养时用高锰酸钾液浸浴,时间15~30分钟。 养鱼往往到了病症出现时才治疗,但为时已晚,即使治好了有时候也得不偿失,因此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定期消毒杀菌才是正道。 编辑:冯雪君
相关知识
老司机独家倾囊传授6招实用鱼病防治方法请收好!
高温期实用鱼病防治的六个方法
淡水鱼类重要寄生虫病诊断手册
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及治疗策略
鱼病防治
淡水鱼类养殖中的技术
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分析
冬季常见鱼病的防治技术
金鱼常见鱼病防治及方法汇总(观赏鱼收藏)
观赏鱼疾病的外部症状及其可能原因
网址: 淡水鱼类锚头蚤病防治方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3397.html
上一篇: 科学养殖提高鱼体抗病力 |
下一篇: 池塘鱼类养殖生态防病的五个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