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草。图片来源:斯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
一项新研究公布了澳大利亚土瓶草(Cephalotus follicularis)的全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食肉植物如何演化出消化猎物的能力。相关成果2月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与演化》。
土瓶草既长了食肉叶子(其中含有可以消化动物的液体),又长了非食肉叶子,因此能够用来对比考察食肉性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冈崎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福岛健児、长谷部光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Victor Albert,中国深圳华大基因李帅成及同事检测了土瓶草的基因组序列,然后比较了两种类型叶子的全基因组表达模式,揭示了食肉植物一些独特的适应行为,如吸引、捕获和消化猎物。 随后,研究人员将土瓶草食肉叶子内的消化液与另外3个远亲——阿帝露茅膏菜、菲律宾猪笼草和紫瓶子草的消化液进行比较。
他们发现,在其他植物中与应激反应相关的基因在所有4种食肉植物中均发生功能转变,其作用相当于消化性液蛋白。相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合使所有4种植物形成消化能力,这表明食肉性曾在不同物种中多次独立演化。
相关知识
拯救食肉型植物猪笼草的故事:消失百年后再被发现
蛇类演化也有“断舍离”!成都生物所揭示蛇类起源与演化机制
特好养的几种猪笼草品种,适合新手养的食肉植物
央视新闻:最新研究揭示蛇类的起源与演化机制
【光明日报】蛇类起源与演化机制被揭示
363种鸟类基因组研究数据,揭示基因组多样性演化奥秘
成都生物所揭示蛇类起源及表型演化的遗传机制
心胸宽广的食肉植物猪笼草
奇妙捕食者:揭秘猪笼草的食虫之谜
猪笼草各种另辟蹊径的捕食方法
网址: 研究揭示猪笼草食肉能力演化方式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3868.html
上一篇: 捕蝇草和猪笼草谁更好养,哪个更吸 |
下一篇: 兔子的常见病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