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淡水鱼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陈 云
随着淡水鱼养殖户的逐渐增多,人们在养殖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其中病虫害对淡水鱼养殖的影响较大。病虫害会对淡水鱼的质量和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降低淡水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要研究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并综合多方面因素,针对病虫害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整治。
1 淡水鱼病虫害的生态防治
1.1 注意养殖场环境
在淡水鱼的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养殖场的环境。虽然养殖池塘的水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能够分解一些有害物质,降低池塘的污染程度,但如果污染程度过高,将会超出水的自净能力范围。此外,还应注意周边环境,养殖池塘应尽量远离大型工业地区,避免其对池塘的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加大淡水鱼的患病概率。
1.2 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
根据地区条件以及外界因素来选择鱼苗的种类,不仅有利于淡水鱼的成长,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能够有效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科学的养鱼计划,应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做到多种鱼类共同养殖,除了养殖户进行投食以外,它们还能“自行投食”。例如,鲤鱼、罗非鱼会吃掉其他鱼吃剩下的残渣,同时这种鱼的排泄物有利于增加水质的肥性,会促进其他鱼类的繁殖。还有一些淡水鱼专吃浮游生物,同时还能翻松水底的泥土,有利于有机成分的生成,减少病虫害的产生。
1.3 慎重投食
在养殖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投食的质量,还要慎重选择饲料。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淡水鱼的排泄物,同时还能加强淡水鱼自身的抵抗能力,减少病虫害的产生,促进淡水鱼的快速生长。在饲料的选择上,应尽量选取蛋白质较高、氨基酸含量低的优质饲料。另外,应该控制好每日的投食量,过多的投食量不仅会加快淡水鱼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上污染池塘,而且食量过大容易产生疾病,因此淡水鱼的食量控制在80%即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配合中草药进行投食,中草药属于天然植物,对淡水鱼和水环境没有副作用,合理使用能够治疗鱼的疾病,同时还能提高鱼的抗病能力,有利于淡水鱼的快速成长。
1.4 保证水氧充足
在淡水鱼正常的生长过程中,应该定期为池塘打氧,时间最好选在中午并利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操作。打氧时尽可能打破养殖水体热分层现象,将上层的氧气运送至下层,同时想办法降低下层水的耗氧量,对其进行氧气输送;上层水即使暂时缺氧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因为池塘周边的植被会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提供给上层水。向池塘打氧不仅有利于提高水中的含氧量,同时还能减少氨、硫化氢、亚硝酸等有害物质的生成。在高温季节里,池塘的有害物质生成速度比较快,可以采用生物鱼肥来改善水质。生物鱼肥中大量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对淡水鱼的肠道有极大的益处,可以预防一些病菌的入侵,加强鱼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产生,降低淡水鱼的死亡率。
2 淡水鱼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2.1 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
池塘中往往会含有较多的寄生虫和孢子病原体,不仅会影响鱼的生长,还会在人类食用淡水鱼的过程中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应该定期对鱼塘进行消毒工作,这样有利于保持池塘的水质,给淡水鱼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鱼的生长与繁殖。池塘的消毒一般都会采用氢氧化钙做消毒剂,它能杀死池塘中的其他生物和微生物,特别是一些水生昆虫等容易对池塘淡水鱼造成影响的生物;此外,氢氧化钙中的钙离子能够净化池塘中的其他杂质,有效改善池塘水质。
2.2 投放鱼苗前的预防工作
1)在投放鱼苗前还要对水体进行全面消毒,水体的消毒主要是针对水中含有的病毒与病虫进行处理,将其杀死限制其繁殖,这种病毒与病虫通常会在夏、秋两季出现的频率较高。为此,养殖户应该做好季节性的防范,掌握其规律,有利于清理水体的整体环境。在使用相关药剂的过程中,应该放入杀虫剂将水体内的病虫进行全面的清理,再放入消毒剂对水进行彻底的消毒。2)应该对鱼苗进行清洗工作,用水与食盐进行混合,食盐含量为4%即可,对鱼苗清洗10 min左右,再用KMnO 4 清洗10 min左右。3)要调节池水中的酸碱平衡,让pH值始终处于稳定状态。酸性过高会对鱼产生较大的负面效果,不利于淡水鱼的生长,碱性过高会使得淡水鱼在生长的过程中缺少大量的氧成分。
2.3 养殖过程中的预防工作
科学、合理的养鱼方法能够促使淡水鱼健康生长,提高经济收入。大部分淡水鱼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都很有可能是因伤所致,所以在拉网捞鱼和运输鱼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力度,避免鱼体受到伤害。如果在养殖的过程中淡水鱼发生疾病,应该采取以下3种方式进行治疗。1)立即换水,将抽水机放入池塘的底部,抽取池塘中1/4的水,并注入新水。因为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会沉淀在池塘的底部,病菌也一般在池塘的底部“扎堆”,从底部抽水能够排除池塘中大部分的有害物质和病菌。2)利用含有氯化钙成分的药物进行杀菌,主要是杀死池塘中的寄生虫和病菌,以防后续病虫害的产生。3)在完成上述操作的第3天,应该将少量的药物溶液放置在池塘周围,并配合饲料连续投食一周,可以治疗产生疾病的鱼。
3 常见病虫害及治疗方法
通常情况下,鱼病虫害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病毒类、寄生虫类和细菌类。
3.1 草鱼出血病
这种病的病原体是水生呼肠孤病毒,属于病毒类鱼病。发病时,鱼体表颜色发黑发暗,食量减少或停止进食并离群。后期病鱼会出现充血、出血等症状而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最好的防治办法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一旦出现病情,必须将病鱼销毁,并对池塘的水及运输工具进行全面消毒 。
3.2 车轮虫病
这是一种寄生虫病,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鱼的体表、腮,鼻,膀胱等处。若鱼体内携带大量的寄生虫,会出现腮丝分泌过多黏液、甚至“白头白嘴”现象。治疗方法为将病鱼浸浴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15~30 min或将混合溶液遍洒整个池塘 。
3.3 腮霉病
腮霉病是池塘淡水鱼的常见病,表现为食量下降、呼吸困难和出现缺血斑点等症状。该病以预防为主,鱼苗投放前对池塘彻底清淤,撒漂白粉消毒;养殖期间定期换水,并使用含碘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 。
4 结语
淡水鱼养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淡水水域污染严重,导致淡水鱼养殖质量较低,病虫害频发。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淡水鱼养殖业,应深入了解淡水鱼病虫害的病发因素,从源头对其进行预防,并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加强养殖场管理力度,从而加快我国淡水鱼养殖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养殖宠物鸟病虫害防治技术.docx
养殖宠物鸟病虫害防治攻略.docx
养殖宠物鼠病虫害防治攻略.docx
养殖宠物龟病虫害防治技术.docx
养殖宠物猫病虫害防治策略.docx
猪笼草繁殖方法与病虫害防治
养殖宠物蛇病虫害防治方案.docx
池塘淡水鱼养殖什么品种好养?如何防止病害发生?
池塘养鱼常见鱼病的防治技术
套装2册高效池塘养鱼+鱼病快速诊断与防治技术科学养鱼大全书籍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鱼类水产养殖生态养鱼技术书流行鱼病防治
网址: 池塘淡水鱼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7942.html
上一篇: 影响鱼类生长的真菌疾病——鳃霉病 |
下一篇: 几种常见的鱼类绦虫病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