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市政协召开“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课题研究座谈会,邀请市政协智库专家、相关委室和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言献策。市政协副主席廖清江出席会议。
今年以来,市政协聚焦推动成渝双成经济圈建设,紧扣“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和重大任务深入协商,围绕推进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务实建言。与会人员着眼区域协调发展大局,立足达州实际,围绕“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时代意义和内涵特征、现实基础和历史机遇、初步构想和达州着力重点踊跃发言。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廖清江指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发挥组合优势,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发挥市、县(区)联动的组合优势,积极培育都市圈;要坚持协同推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科学有序拓展城市空间,打造城市新中心,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和宜居宜业宜商水平;要高标规划设计,依托“四城同创”,稳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努力打造美丽城市景观。(李仕林 本报记者 孟静)
三十年如一日的“农田坚守者”
——记市农技站高级农艺师王伟
工作中的王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们更懂农民所思所想、更贴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他们既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技术从业者,又是有能力、有爱心、有担当的“农田坚守者”。达州市农技站52岁的农艺师王伟就是其中之一。
扎根田间 一心为民
1990年大学毕业后,王伟被分配到达州市农技站工作,至今已整整三十载。30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油菜、玉米等粮油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新技术的探索研究等工作。
“我们的工作大多数时候是跟着农业生产的季节走,大春、小春前的整田、育苗培训、现场指导撒种……”王伟说,他们的一切工作基本都是依据农业、农村、农民展开,时刻围绕农民关心的问题,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围绕“三农”问题,王伟时常入户走访、开展调研,就这样过了30年,他成了群众的“熟人”。“农民有问题能第一时间想到我,种植大户有难题能第一时间找到我,这是我的荣幸。”王伟高兴地说。
“我作为一名农技人员,就是应该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农民其实想得很简单、纯粹,无非就是有个好收成,取得好收益,腰包鼓起来。”王伟说,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他了解到,在家务农的村民普遍存在年龄偏高、科技意识不强、思想观念不新等问题,光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很难走上发家致富之路。于是,王伟逢农必讲“水稻直播”种植的好处,帮助群众节本增产、鼓起腰包。
技术推广 为民谋利
“这里撒稀了,那里撒密了。”“老张,别担心,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还能促进大伙儿增收,您来年看效果……”为抢抓时节推广新技术,3月31日,王伟一行驱车到大竹县月华镇朝阳乡进行水稻直播关键技术讲解,面对群众的疑惑,王伟耐心地解释道。
“使用‘水稻直播’技术后,我一亩田就节约了270块钱的成本,总共节约了20几万块钱。”大竹县月华镇种粮大户蒋先明激动地说,“还是要相信技术呀。”
30年如一日致力于农技事业的王伟,几乎跑遍了全市的大小乡镇,着力抓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王伟在全市共累计推广精简化节本栽培技术60余项、水稻新品种100余个、玉米新品种80余个、油菜新品种60余个,种植面积5000余万亩,为全市粮油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农产品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
“接下来,我会在推广‘水稻直播’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助推‘粮改饲’和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进程,创新探索玉米绿色增产模式,争取为我市农作物种植节本增产再发力。”王伟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 桂丹倪 雷坤洋
相关知识
沙头街道:推进宠物友好街区建设,共筑和谐宜居新篇章
杭州:生态宜居 鸟类天堂
宠物经济正悄然兴起,上海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开展界别调研活动
宠物、计划生育、宜特居
把天兴洲纳入武汉湿地自然保护区
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更好的为宠物营造宜居环境
课题申报书:儿童视角下区域活动评价与改进研究
猫咪最宜居的家居环境
“宜居横店•星耀一城”2020魅力横店健康跑,运动无极限
网址: 达州市政协开展“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课题研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8212.html
上一篇: 惠济区花园口幼儿园大一班生命教育 |
下一篇: 国际港务区新合四幼开展“喜迎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