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人兽共患病症状

人兽共患病症状

人兽共患病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2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广告位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人兽共患病是什么病?

人兽共患病(又称人畜共患病),顾名思义,就是同一个病原体,既可以感染动物使其发病,也可以传播给人类;常源于家禽、家畜、宠物或野生动物等。

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 / 体液、密切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

人兽共患病是非常重要的传染病类型,根据病原体不同包含多达上百种具体的疾病,每种疾病有相应的症状表现、治疗方案和疾病结局。我们常常听到的狂犬病、流感、结核等都属于人兽共患病的范畴。

人兽共患病有哪些?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人兽共患病可大致分为:

病毒性人兽共患病:狂犬病、艾滋病、流感、SARS、朊病毒病、戊型肝炎、埃博拉出血热等。 细菌性人兽共患病:鼠疫、炭疽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猪链球菌病、沙门菌病、兔热病等。 寄生虫性人兽共患病:弓形虫病、血吸虫病、猪带绦虫病、隐孢子虫病、巴贝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等。 真菌性人兽共患病:申克孢子丝菌病、犬小孢子菌病等。 其他:钩端螺旋体病、Q 热病、莱姆病、埃立克体病等。

人兽共患病常见吗?

根据前文对人兽共患病的种类的介绍就可以知道,人兽共患病比我们想象的要常见的多。人类约 75% 的传染病都属于人兽共患病,其中:

流感等每年都有季节性流行爆发; 结核等虽然一度被控制得很好,近年来也有病例数逐年增加的趋势; 弓形虫病、布鲁氏菌病等在饲养宠物猫、饲养家畜的特定人群中发病率也不低。

人兽共患病、动物源性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这几个概念有什么不同?

这三个专业名词看起来似乎很相似,实际上它们的概念也是有重叠的。人兽共患病的概念我们已经在前文中提到,那么后两者是什么意思呢?

动物源性传染病:是指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疾病,也就是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的疾病,它的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宿主都是一定地理景观中一定生物群落的成员。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人类的参与,它们也能存在或流行。而当人类进入这一特定地区可以被感染患病,这一地区就称为自然疫源地,这类疾病就叫自然疫源性疾病。典型的就是鼠疫、森林脑炎等。

症状

人兽共患病一般会导致哪些症状?

详见各具体疾病。

人兽共患病有哪些危害?

人兽共患病的危害可以从对患病个人及家庭的影响,和对社会、经济等大方向的影响来说。

从人兽共患病的种类里,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如雷贯耳」的疾病名在列,包括:

狂犬病、埃博拉出血热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且死亡率极高的疾病; 鼠疫、炭疽病等传染性极强,一旦控制不佳就可导致大面积流行的疾病; 结核病、艾滋病等虽已找到一定的治疗方法,但预后仍较差,且容易合并多种免疫低下型的并发症的疾病等等。

乃至此次出现全球爆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论是对患者及其家庭,还是对世界经济,甚至政治格局都造成了影响,损失不可估量。

病因

人兽共患病常见于哪些动物?

人兽共患病常见于:

家畜,包括牛、羊、猪、马等; 家禽,包括鸡、鸭、鸽子等; 家庭宠物,包括猫、狗、鹦鹉等; 以及一些野生动物,比如蝙蝠、穿山甲、旱獭等。

人兽共患病有哪些是由宠物狗引起的?

宠物狗可能引起狂犬病、巴斯德氏杆菌病、犬布鲁氏杆菌病、沙门菌感染、弯曲杆菌感染、隐孢子虫病、鞭毛虫病等。

此外,许多寄生虫病可以通过粪便从狗传染给人,包括弓蛔虫病、皮肤幼虫移行症、棘球蚴病和钩虫病。

人兽共患病有哪些是由宠物猫引起的?

猫既可以引起很多与狗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比如狂犬病、皮肤幼虫移行症、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兔热病以及鼠型斑疹伤寒等;也可以传播猫科动物特有的人畜共患病,包括猫抓病、弓形虫病、申克孢子丝菌感染等。

人兽共患病常见于哪些人群?

大多数人兽共患病,最常见于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密切接触动物的人们。比如饲养家禽、家畜者,从事牲畜检疫、宰杀、加工等相关工作者,密切接触宠物者,以及非法捕猎、倒卖、食用野生动物者。

老年人、孕妇、儿童,及本身存在免疫低下疾病者,在同等条件下感染风险更高。

而对于一些传染性较强的人兽共患病,人群普遍易感,比如 SARS、流感等,在疾病流行期即便无动物接触史,也可以因为呼吸道、密切接触等方式从其他患者中获得。

人兽共患病可能通过哪些方式传播?

根据具体病原体和疾病的不同,传播方式各有不同。比如流感、SARS 等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戊肝、沙门氏菌病等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艾滋病通过血液 / 体液、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诊断

人兽共患病满足哪些条件可以诊断?

人兽共患病的诊断通常不容易。

因为很多疾病本身的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感染方式也较隐匿,很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除非有非常明确的高危动物接触史 + 典型的症状表现,医生通常不会首先想到是人兽共患病。

而要诊断人兽共患病,需要相应的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以及病原学的诊断依据。

治疗

人兽共患病应该看什么科?

人兽共患病,因其包含了表现各异的上百种具体疾病,故患者就诊时常会根据初始症状去相应的专科就诊,比如皮肤科、消化科、呼吸科等;但一旦确诊,还是建议至感染科或传染病科就诊。

人兽共患病哪些比较容易治疗?

人兽共患病是否容易治疗,并没有简单的指标来衡量。

理论上来说,病原体明确,症状典型,且有确切易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疾病都相对比较容易治疗,比如布鲁氏杆菌、沙门菌感染、戊肝等。

但是不排除一些「容易治疗」的疾病出现并发症或重症病例,比如流感,进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人兽共患病哪些比较难治疗?

一类是病原体虽明确,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的疾病,比如狂犬病、埃博拉出血热、艾滋病等,至今死亡率仍极高; 另一类是虽病情不重或不危及生命,但无法完全根治或易复发的疾病,比如结核病、隐孢子虫病等; 另外,传染性极强,容易导致爆发流行的疾病也较难治疗,不仅对单个患者的治疗是一种挑战,更是对全球公共卫生的一种挑战。

image

生活

人兽共患病患者需要隔离吗?

绝大多数的人兽共患病是需要隔离治疗的,根据疾病传染性和危害性不同,隔离的措施也不同。比如:

流感,可以自行居家隔离; SARS 等传染性强的疾病,尤其是通过呼吸道甚至气溶胶就能传播的疾病,则需要收住负压病房隔离治疗; 而控制良好的艾滋病、非活动期结核病、真菌感染相关皮肤损伤等,则可以不隔离。

人兽共患病会因去动物园游玩得吗?

正常去动物园游玩,不会得人兽共患病。尽量不直接接触动物,如有互动环节,在接触动物后要及时洗手,不要用未清洗的手去触碰眼睛、鼻腔等黏膜暴露处就可以。

但对于存在免疫抑制状态者,包括艾滋病、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患者,不建议去动物园游玩。

预防

人兽共患病怎么预防?

预防人兽共患病的措施与其易感因素是一一对应的:

对于从事牲畜家禽饲养、宰杀、加工、检疫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做好标准防护,定期给动物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患病动物; 家有宠物者,按计划给宠物接种疫苗,定期体检,不与宠物有过分亲密的行为; 不食用来路不明的肉类,不吃不熟的肉类; 严厉打击捕杀、倒卖、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 发现确诊病例后及早上报、隔离治疗,防范疫情蔓延。

人兽共患病若家有宠物狗该如何预防?

正常饲养、接触狗狗而被传播疾病的风险很低,并且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将风险进一步降低:

定期给狗狗体检,接种狂犬病疫苗,如发现狗狗有腹泻等症状,及时就诊; 收养流浪狗前先至兽医处完善检查,评估安全后方可带回家; 给狗狗提供安全的食物和饮用水,不要喂食生肉或鸡蛋,不允许狗狗吃垃圾、粪便及饮用地面或厕所等处的水源; 带狗狗出门时要小心与其他健康状况不明的狗子或其他动物的互动,如狗狗之间嬉闹玩耍时有抓咬伤也要及时就诊; 处理狗狗排泄物时最好戴手套、口罩,并在处理完后立即洗手; 不与狗狗过分亲密,比如与其亲吻,或任其舔舐,尤其是在皮肤黏膜有破口的情况下; 如被狗狗抓、咬伤,及时清洗伤口,然后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人兽共患病若家有宠物猫该如何预防?

正常饲养、接触猫咪而被传播疾病的风险很低,进一步降低患病风险的措施与家有宠物狗时非常相似:

定期给猫咪体检,接种狂犬病疫苗,如发现猫咪有异常表现(特别是腹泻及皮肤病)时及时就诊; 收养流浪猫前先至兽医处完善检查,评估安全后方可带回家; 给猫咪提供安全的食物和饮用水,不要喂食生肉或鸡蛋,不允许猫咪饮用地面或厕所等处的水源; 定期修剪猫爪可以减少被抓伤的风险; 处理猫咪排泄物时最好戴手套、口罩,并在处理完后立即洗手; 不与猫咪过分亲密,比如与其亲吻,或任其舔舐,尤其是在皮肤黏膜有破口的情况下; 如被猫咪抓、咬伤,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备孕或怀孕状态下最好不要饲养宠物猫,存在感染弓形虫的风险,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流产。 另外,年幼猫(1 岁以内)的患病风险比年长猫要高很多,所以如果家里有老人、儿童或免疫力低下的家人但养猫意愿强烈时,可以考虑领养成年且体检完备、疫苗接种后的成年猫。 但还是提醒,对于存在免疫抑制疾病的人,包括艾滋病、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者,还是尽量避免饲养包括猫咪在内的所有动物。

人兽共患病若家有鹦鹉该如何预防?

首先要确认鹦鹉的来源安全可靠,经过了正规的隔离检疫流程; 不与鹦鹉过分密切接触; 在清理鸟笼和排泄物时戴口罩及手套,事后立即洗手; 发现鹦鹉有异常表现时及时就诊; 可以考虑注射鹦鹉热疫苗及流感疫苗。

参考资料

· Camille N Kotton,MD. Zoonoses from dogs.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oonoses-from-dogs (Assessed on Jan 20, 2020).
· Camille N Kotton,MD. 源于猫的人畜共患病.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zoonoses-from-cats (Assessed on Jan 20, 2020).
· Camille N Kotton,MD. Zoonoses from pets other than dogs and cats.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oonoses-from-pets-other-than-dogs-and-cats (Assessed on Feb 07, 2019).
· 柳增善, 卢世英, 崔树深. 人兽共患病学[M]. 科学出版社, 2019.
· Mile Bosilkovski,MD.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brucellosis-epidemiology-microbiology-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 (Assessed on Jan 30, 2020).

button

相关知识

宠物人兽共患病:共守健康防线
养宠物要警惕人兽共患病。
我市切实强化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控
夏咸柱院士: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战略研究
室内猫生肉饮食的风险及相关食源性人兽共患病
宠物新冠弱阳性≠人兽共患
牧医系新生专业教育走进宠物人兽共患病科技论坛
宠物消毒:犬和猫源性人兽共患病——莱姆病
全国政协委员沈建忠:关注人兽共患病,建议强化基层兽医队伍
警惕“人猫共患病”!!!

网址: 人兽共患病症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5020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医院列表
下一篇: 陆地龟推荐,最可爱的陆地宠物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