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景:周进
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一个具有规则的生态系统中,大到自然界的整个生物圈,小到水族箱的微生态,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生物离开了他们适应的生存环境时,通常都很难正常的生存,即便是适应力极强的物种也将经历一段脆弱的缓冲期。
对水族箱而言也是如此,无论是水族箱内的鱼类、水草还是微生物,若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提供正常的生存环境,大多数的生物极易产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这也是我们“养鱼先养水”的原因。
▲ 造景:陈骏&周进
那么,如何养出最适合鱼类生长的水呢?
总的来说,整个水族箱的“生态系统”由以下几个平衡组成。
一、氧气平衡
氧气是鱼类及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鱼缸中的氧气存量不能太低,溶氧的速度必须高于消耗氧气的速度。
氧气的来源主要是生物增氧、机械增氧、化学增氧、换水增氧以及空气溶入。
生物增氧:草缸中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正常情况下白天草缸的溶氧量高于裸缸。
机械增氧:通过气泵、潜水泵等形式强制充氧。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增氧,多用于缺氧时的急救。目前使用的化学增氧剂主要有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氧二流氨等。
换水增氧:更换新水可提高溶氧量,以及在换水的过程中水流经过一定的流程和落差可使溶氧量提高。
空气溶入:空气溶入水体中的速度与大气压、水温、水流、气流等有关。大气压高,氧气溶入水体中的速度快,流水的溶氧量一般比静水的高。
需要留意的是,水中溶氧量越高越好,当池水中溶氧量过饱和度达150%以上,溶氧量达14.4ppm以上时,易引起鱼类气泡病。
▲ 造景:周进
二、温度平衡
大多数鱼生长的水温是20-24摄氏度,繁殖期25-28摄氏度。热带鱼一般水温维持在20-30摄氏度,温带鱼水温应该维持在18-25摄氏度。
如果气温过高导致水族箱升温,则需要将水族箱转移至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关闭多余的热量,如造浪泵、杀菌灯、照明灯等,也可以将灯光更换为冷光源的LED灯。
其次是调整室内的温度,如打开空调将室温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不仅水族箱的温度下降了,人也凉快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风扇、水冷等方式降温。
如果是秋冬温度较低的季节,则可以采用加热棒对水体进行加热。从功率上来看50W到1000W的都有。选购的时候根据水体的大小计算出加热棒的功率即可,比如一公升水一般按1.5W-2W计算等。
三、氨氮平衡
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如尿素、粪、剩余饵料以及死鱼分解会产生氨、氮,这两种化学物质含量过高会造成生物的死亡。
氮素在水族箱中变化过程是:残饵、粪便—含氮有机质—氨氮—硝化细菌—亚硝酸盐——反硝化细菌—硝酸盐—藻类吸收。
想要保持良好的水质,减少氨氮、亚硝酸盐对水族生物的影响,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促进硝化反应的进行,加快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二是加快亚硝酸盐源头有机质的分解,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
其中,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氨氮的转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分解作用。
从水族生态系统来说,我们是无法防止氨的产生,但鱼友们可以通过添加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来消耗水中的氨,从而建造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
四、动物平衡
养鱼不可过于心急,一下子就在水族箱养很多很多的鱼,养鱼密度是鱼友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放养密度与鱼缸的水体体积相关。以60*45*45的鱼缸为例,假设水位是40cm高,那么在忽略玻璃的前提下,水体体积=60*45*40/1000=108L。一般的中小型鱼,平均1L水饲养1cm的鱼,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范围。
若水体108L,则鱼缸内鱼的长度(不含尾鳍)总和不超过108cm。假设观赏鱼的长度为3cm,则108/3=36,则鱼缸最多可养36条3厘米长的观赏鱼。
以上计算参考公式适合中小型鱼,小型鱼可以酌量增加,中型鱼基本按公式计算,金鱼、鹦鹉等高氧鱼减半,大型鱼则要根据鱼的种类来决定饲养密度。
另外,还要注意其他例如虾螺(通过携带螺卵的水草带入缸里)的数量控制,避免因疯狂繁殖影响鱼缸的生态以及观赏性。
▲ 造景:周进
五、水藻平衡
水藻的种类很多,也是鱼虾的食物,好的水族箱需要水藻来平衡。但水藻产生的速度,要鱼缸内消耗的速度持平。
藻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缸中有机物所产生,所以只要有餵食,有养鱼就会有藻类,多少是无法避免的现象。常见的除藻方式有物理除藻、化学除藻以及生物除藻。
物理除藻:简单的来说就是手动除藻,市面上有很多磁铁刷、鱼缸刷都很好用。缺点是麻烦且边角区域不易清除,常常搞得鸡飞狗跳。
化学除藻:使用除藻剂,效果普通,优点是对任何藻类都有效,且可有效清除附著在水草、沉木等不易清除地方的藻类。缺点是依据品质不同对鱼和生态平衡有一定程度的冲击。
生物除藻:向水族箱内的藻类施放极具强性活性的菌剂,让活菌在水中大量繁殖,通过与藻类竞夺营养与空间环境、分泌抑藻物质等手段,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从而实现净化水质的效果。
六、食物平衡
许多鱼友对喂食都有着近乎执着的坚持,但实际上鱼食的投喂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可取。
喂食过多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想要消除营养过剩,最简单的就是物理方式:定期换水和蛋白分离器。而高级玩法则是通过缸内现有的食物链进行平衡,从而实现不换水即可消除营养过剩。
投喂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足,缺乏蛋白质、微生物和其他微量元素,则可能导致鱼体营养不良而致病。因此尽量定量喂食,确保充足的营养。
需要留意的是,即便是缸内肉眼不可见的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生物除藻菌,也需要补充足够的食物和营养,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氨氮循环。
一个系统内所有的元素都是相生相息,相生相克的,在造景的开始须有牵发则动身的概念,从设计缸开始的阶段就要注意控制各种元素以及设备之间设置的比例,配合正确的培育方法,距离打造一个成功的水族生态系统就不远啦。
相关知识
如何建立水族箱生态系统
水族箱生态系统建立需考虑哪些条件?
生态鱼缸如何建立生态系统
如何建立鱼缸生态系统
生态鱼缸如何建立生态系统?
【水族箱过滤系统】如何建立水族箱生物过滤系统 常见的水族箱过滤形式
鱼缸的生态系统怎么建立(鱼缸的生态系统怎么建立好)
换水、养水与水族箱生态(二)
什么是生态水族箱?
打造清澈明净的水族箱世界:水族箱养水的正确方法
网址: 如何快速有效的建立水族箱生态系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52315.html
上一篇: 有没有方法可以构建一个有内部生态 |
下一篇: 完整的鱼缸生态系统包括,鱼缸不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