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是鹤形目鹤科鹤属的大型涉禽,1876年,俄国探险家尼古拉·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青海发现黑颈鹤,科学命名为“Grus nigricollis”,意为“颈部黑色的鹤”。其主要在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繁殖,冬季迁至西藏、贵州和云南,国外分布于不丹和印度。栖息在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沼泽地、湖泊和河滩湿地,以植物、昆虫、蛙和小鱼等为食。
▲黑颈鹤一家
一、形态特征:黑颈鹤,体长约120厘米,羽毛呈灰白色,颈部和腿部相对较长,裸露的头顶和眼先呈深红色,头顶覆盖着稀疏的发状羽。飞羽为深褐色,成鸟雌雄相似,雌鹤略小。黄色的虹膜、灰色带绿的嘴角,以及黑色的腿和脚为其独特标志。幼鸟的头顶为棕黄色,颈部带有黑白色的斑纹,背部呈灰黄色。
▲黑颈鹤
二、近种区别:与丹顶鹤相似,但黑颈鹤的头后和体羽呈黑色。
三、栖息环境:黑颈鹤主要栖息于高原、草甸、沼泽和芦苇沼泽,其生活范围涵盖海拔2500至5000米。这是唯一在高原生长和繁殖的鹤类,适应了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系统。
▲黑颈鹤栖息环境
四、生活习性:
迁徙:季,黑颈鹤迁至繁殖地,而秋季则迁至越冬地。其迁徙路线分为两条,主要越冬地点包括贵州威宁的草海和云南等地。
习性:黑颈鹤倾向于成群活动,特别在冬季形成庞大的群体。其主要食物包括植物、昆虫、鱼和蛙等。它们喜欢在沼泽边或湖边休息,展现了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
▲黑颈鹤生活习性
五、分布范围:黑颈鹤分布于中国、印度、越南,同时有个体会迁徙至尼泊尔。在中国,它们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包括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等省区。
六、繁殖方式:每年3月底至4月初,黑地,雌雄成对活动。它们选择在沼泽地带筑巢,巢主要由枯草构成,每个巢通常产卵2枚。孵卵期为30-33天,雏鸟表现出早熟的特性。
七、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1994-2017年期间将黑颈鹤评定为易危,2020年评定为近危。此外,黑颈鹤还被列入CITES附录Ⅰ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一级。
种群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期,黑颈鹤的种群数量约为700-800只,而到2011年增至约1万只。其面临的威胁主要包括栖息地破坏、人为猎杀和物种数量减少等问题。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黑颈鹤,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停止沼泽排水和农药使用、维护栖息地、规范游客活动、教育农民,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同时进行了科研和教育计划,以促进黑颈鹤的保护和繁衍。
原标题:《【守护湿地】生态科普—今天来认识鸟类中的“圣鸟”—黑颈鹤》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鸟中大熊猫”黑颈鹤的守护故事
走近生态自然 守护鸟儿家园 蓝媒小记者西溪湿地鸟类寻踪记
“鸟中大熊猫”的生存秘笈?走入湿地生态指示物种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
太湖湿地鸟类科普宣教
原创 若尔盖湿地:黑颈鹤夫妇与巡护员夫妇的双向守护
国内湿地观鸟指南 黑颈鹤
“鸟中之王”黑颈鹤,高原湿地的生态守卫者
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养一方水土 护一群精灵
安徽池州:守护鸟类家园,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BCON
珍稀鸟类的乐园 探秘四川珠姆省级湿地公园
网址: 【守护湿地】生态科普—今天来认识鸟类中的“圣鸟”—黑颈鹤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53462.html
上一篇: 县融记者:生态美 鸟儿归 |
下一篇: 资兴:“香花鸟语·幸福家园”鸟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