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兔子耳朵大象鼻,体型似猪非猪的奇怪动物土豚,却是非洲救星?

兔子耳朵大象鼻,体型似猪非猪的奇怪动物土豚,却是非洲救星?

它外貌奇异,像个长着兔子耳朵的大象;技艺卓绝,堪称动物界的“隧道挖掘专家”;在生物学上更是与众不同,作为“活化石”自成一派。

这个神秘而奇特的非洲小动物,就是我们今天要探寻的主角——土豚。



土豚:管齿目是其独一无二的标签

土豚,是来自管齿目、土豚科、土豚属的哺乳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开阔的林地、灌木丛和草地中。

值得一提的是,管齿目是特产于非洲的一个小目。与这片土地上的其他动物截然不同,管齿目动物没有门齿和犬齿,只有臼齿。而臼齿,作为它们牙齿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现了惊人的特殊构造。



管齿目动物的头骨,整个口腔内只能看到臼齿

这些臼齿呈细圆锥形,犹如向四周辐射的管子,形成一种独特的排列方式。令人称奇的是,这些臼齿并没有齿根,而且每颗牙都拥有管状的髓腔。

髓腔内,藏匿着富含血管的齿髓,外部则被珐琅质所包裹。这就是管齿目动物,它们的臼齿具备终生生长的能力,是一种能够持续使用的“利器”。

另一个独特的特征是,它们的小乳牙在动物出生之前就已经脱落了。



管齿目动物的两排臼齿,你可千万不要小看它们

管齿目如今仅存1科1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土豚。土豚的化石可以追溯到6500万至7000万年前的古新世时期,作为生活至今的“活化石”,土豚在非洲大陆,乃至整个动物科目分类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土豚的头骨及臼齿

土豚又叫做“非洲食蚁兽”,它和美洲的食蚁兽有关系吗?

土豚的长相也颇为奇特,全身黄褐色,体毛稀疏,皮肤厚实,好似一只小野猪。奇就奇在土豚有一对大而薄的长耳,说不清是像兔子还是像驴。

不仅如此,土豚的头部窄且长,吻部前突呈管状,舌头细长,富有黏液,能够延伸,这主要是为了取食洞穴中的蚂蚁。



土豚

没错,土豚的食单上包括各种昆虫、小型啮齿类以及鸟蛋,但主要还是以蚂蚁为食,当蚂蚁不够时还会吃一些白蚁。因此,土豚又被叫作“非洲食蚁兽”、“非洲蚁熊”。

其实光看头部来说,土豚和美洲的食蚁兽也极其相似,它们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些亲缘关系呢?



美洲的大食蚁兽,你觉得它和土豚这个“非洲食蚁兽”长得像吗?

答案是否定的。食蚁兽来自贫齿目、食蚁兽科,而土豚曾一度也被列为贫齿总目的成员,直到科学家认真观察它的臼齿后,判定其为独一无二的管齿目动物。

因此,土豚与食蚁兽等任何其他现存哺乳动物都没有密切关系,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动物。



土豚的鼻子有点类似猪鼻子,因此还得了外号“土猪”

至于土豚和食蚁兽为什么都长有细长的头颅、吻部以及富有黏液的舌头呢?其实,这些相似之处都是两者为了吃蚂蚁独立却又不约而同进化而来的。



土豚吃蚂蚁,这舌头真是惊人的长

土豚:隧道挖掘专家

土豚是夜行性动物,这样可以躲避高温和猎食者。在夜间,它们可以行进10到30公里,沿着熟悉的路径以锯齿形的方式漫步。土豚经常停下来嗅闻并将它的“猪鼻子”压在土壤上,鼻中隔上的肉质感觉器官可能检测到微小的地下运动。



当发现地下有蚁穴时,土豚能够凭借其强壮锐利的爪子迅速刨开水泥般坚硬的白蚁丘。这时,为了防止吸入飞扬的灰尘,土豚还会紧闭鼻孔。随后,土豚就用长达30厘且沾满粘液的舌头舔食蚂蚁或白蚁,土豚一夜可以吃掉50000只白蚁。



当然,土豚的爪子不仅能够帮助它们捕食猎物,还能够帮助它们逃离猎食者的威胁。

土豚以其卓越的挖洞技能,为自己创造了安全的栖息地。不仅如此,土豚挖掘的洞穴不仅是它们的住所,也成为了其他动物的避难所。

在非洲大地上,许多小型动物,如蜥蜴、蟒、眼镜蛇、蜜獾、疣猪,甚至狮子、豹子这样的大型动物,都能够利用土豚挖掘的洞穴作为暂时的避难场所,以躲避掠食者或极端天气。



土豚的洞穴

土豚挖掘的洞穴通常具有多个出入口和多个隧道,能形成一个复杂的地下网络,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天生的“隧道挖掘专家”呢?

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土豚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还为其他动物提供了不同的逃生路径和避难空间。这样一来,即便在面临威胁时,其他动物也能够选择最适合它们需求的路径,增加了生存的机会。



一些动物选择将它们的巢穴建在土豚挖掘的洞穴中,以保护自己的幼仔或蛋免受天敌的威胁。这种选择不仅提供了更安全的孵化和成长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被捕食的风险,为新生命的诞生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在一些干旱的地区,土豚挖掘的洞穴可能会积蓄雨水,形成临时的水源。这对于周围的植物和其他野生动物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在极端干旱的季节。土豚挖掘的洞穴因此成为一种生态系统中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土豚具有高度发达的听觉感知系统,能够侦听周围环境中微弱的声音。这种敏锐的听觉帮助它们感知潜在的威胁,如捕食者的足步声或其他动物的动静,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警觉性。



如果土豚在远离自家避难洞穴的情况下遭遇天敌,它们可以在五分钟内挖出一个崭新的洞穴,然后火速在蟒蛇、狮子、豹子和鬣狗这些猎食者面前消失。

如果捕食者不甘心土豚逃脱,试图挖出它们的洞穴时,土豚会用有力的爪子迅速用刨土封住通道,使自己消失于天敌的视线。一旦避之不及,真的遭受到攻击时,土豚还会用强大的前爪进行猛烈挥击逼退猎食者。



土豚:一夫多妻制,1年只产1崽

土豚主要栖息在没有沙漠和岩石的丘陵和半草原地区,平时会独自生活在较深的洞穴中。它们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只有在每年3到5月的繁殖期才会在一起生活、交配。



土豚通常是一夫多妻制,雄性可能会拥有多个雌性伴侣,家族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用性。雌性会为幼仔提供照顾,形成相对稳定的家族单元。

雄性和雌性土豚会进行交叉繁殖,雄性的生殖器会产生麝香,而雌性则从肘部的腺体中产生这种麝香,这种气味有助于交配的吸引和发生。



雌性土豚的妊娠期相对较长,大约为7到9个月,10月之后开始分娩。雌性在怀孕期间会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通常是在挖掘的深邃洞穴中,以保护自己和未出生的幼仔。



土豚通常每年繁殖一次,每胎仅产下1个后代。一生中可能再繁殖1到2个后代,这种繁殖频率有助于维持其种群的稳定。

土豚幼仔在出生后主要依赖土豚妈妈提供食物和保护,直到约六个月大,这个土豚幼仔可以独立生活。两岁时,土豚达到性成熟,可以开始繁殖自己的下一代。



和妈妈在一起的小土豚

在非洲草原的夜幕中,土豚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谱写着生命的篇章。作为夜行性的食蚁兽,土豚巧妙地利用发达的嗅觉和挖掘技能在黑暗中狩猎白蚁,展现出生态系统中独有的角色。



它们挖掘的坚实洞穴既是安全的居所,也为其他小型动物提供庇护,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自然界中展现出生命间微妙而复杂的交流,彰显了生物之间的共生共荣。

尽管土豚在一些地区受到猎杀压力,它们依然在非洲大地上展示出数千万年来强大的生存力。它们与环境的默契共生,通过食蚁、挖掘和领地守护,构筑了一幅独特而美妙的自然画卷。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土豚不仅是食物链上的一环,更是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知识

兔子耳朵大象鼻,体型似猪非猪的奇怪动物土豚,却是非洲救星?
土豚: 非洲食蚁兽, 挖洞能力堪比10壮汉
少女捡到“无毛猪”,照顾几个月后感觉不对劲,哭诉:这绝不是猪
有“鼠”却非鼠,叫“猪”却是鼠,动物园里有一群“鼠明星”
越南大肚猪有白色的么,越南大肚猪的智慧
世界最美的猪:一身花衣两条小辫,非洲已经泛滥成灾
宠物猪(猪科猪属动物)
好看好吃好繁殖!非洲红河猪泛滥成灾,中国吃货:要帮忙吗?
回顾:好看好吃好繁殖非洲红河猪泛滥成灾,中国吃货称要帮忙吗?
十二生肖猪的故事 猪的神话故事

网址: 兔子耳朵大象鼻,体型似猪非猪的奇怪动物土豚,却是非洲救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5611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猪的近亲物种
下一篇: 奇葩!男子把母猪当女朋友来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