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到博物馆寻找小猪佩奇

到博物馆寻找小猪佩奇

图为:楚国漆器彩绘猪形盒

图为:隋代十二生肖灰陶猪俑

图为:清寿山石猪纽印章

图为:曾侯乙猪形玉琀

图为:三国青釉猪圈

图为:猪年大吉篆刻(武汉美术馆青年书法家张文博篆刻)

己亥猪年即将到来,最近一只来自英国的小猪佩奇刷爆了朋友圈。你知道吗?在我们广袤的荆楚大地上,这些“明星佩奇”也曾被历代贵族所喜爱,在贵族们百年之后,这些佩奇也依然陪伴在他们身边。

这些猪出身最高贵,是曾侯乙的陪葬物

在中国古代,猪被认作是财富、吉祥以及繁殖力强的象征,古人称“猪”为“豕”(shǐ)。“家”字下半部分就是“豕”,即猪。“家”字的产生,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基本生存方式——不仅需要有居住的房屋,房屋里还应该有猪,因此无“豕”不成“家”。有住的,也要有吃的,人们才能安身立命、安居乐业。

在省博物馆考古出土的文物中不乏猪的形象,它们中出身最显赫的,莫过于曾侯乙墓出土的猪型玉琀(图4)。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墓墓主的口腔和颅腔内,发现了21件仿生圆雕玉琀,包括牛、羊、鸭、鱼、狗、猪的形象,可谓“六畜俱全”。这些小动物虽然只有黄豆大小,却形象生动,细致入微。其中,三只憨态可掬的玉雕小猪尤其让人心生喜爱,它们昂头翘嘴、膘肥身健,连猪鬃这一动物特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将猪等动物形象纳入玉琀放于口中,表达了曾侯乙“六畜兴旺,福荫子孙”的美好愿望。

这两只猪最时尚,通体彩绘流光溢彩

湖北楚墓出土的漆器文物流光溢彩、巧夺天工,其中有不少是以猪为造形制作的。比如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器彩绘猪形盒(图1),1986年出土于湖北江陵雨台山。其造型别致,由两只身体相连的小猪组成,猪口微张,两个顺风耳朝后,乖巧伶俐,呆萌可爱。目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这套猪圈最玲珑精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

古人常以所拥有猪的数量多寡来标度其地位和富裕程度,猪也因此成为财富的代名词。猪及猪圈也成为汉代以后常用的明器,一方面显示主人的富有程度,同时也祈愿着以后继续过着富足的生活。

武汉博物馆所藏的这件“三国青釉猪圈”(图5),圆形的猪圈中饲养着两头体态壮硕的大猪,内置一长形食槽,猪圈一侧建一小屋,向外开有小门,屋顶为歇山式建筑,玲珑精巧。汉代以后,为更方便收集肥料,猪圈常与厕所建在一起,此器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

这只猪最超逸出尘,体现了古人瑰丽的想象

武汉博物馆所藏的这件“隋代十二生肖灰陶猪俑”(图2),猪首人身,体现了古人瑰丽的想象。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支,十二生肖来源于此。十二生肖俑,又称十二支神像、十二时神等。这只猪首人身俑,身着长袍,宽衣博袖,腰束丝带,拱手盘膝而坐,通体施有彩绘(多已脱落)。此器为整组十二件生肖俑中的一件,猪首面部特征刻画细致、准确。

这群猪最有人气,为书画家篆刻把玩之物

上面的这些猪,基本上都是作为明器而存在的,陪伴主人百年之后。武汉博物馆所藏的这件“清寿山石猪纽印章”(图3),却是主人生前所用的。此枚印章用一整块寿山石雕琢而成,印章上端随形雕刻俏四只壮硕的大猪,如同下山之虎般气势壮观。每头猪目光如炬,嘴部褶皱线条尤为生动,刻画细腻,栩栩如生。从印章周身所刻跋文可知,印章主人为邓仁堃,湖南武冈人。此枚印章为邓仁堃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夏至日所刻,这一年邓仁堃在四川江阳为官,为纪念友人相聚之事,邓仁堃刻有十二辰石印章,此枚当为其中之一。印章,集书法、篆刻等艺术于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宠物竞赛小猪佩奇小猪佩奇宠物狗
小猪佩奇主题乐园游戏
世界首个独立小猪佩奇主题乐园开园
小猪佩奇宠物医院
小猪佩奇:学校要举行宠物比赛,所有宝宝都开始准备了
小猪佩奇主题乐园游戏下载
小猪佩奇宠物竞赛故事书
小猪佩奇:公牛先生带弟弟修路,直接挖通一条隧道,太豪横了!
小猪佩奇:皆大欢喜!大家的宠物都获得了奖项,佩奇也很开心呢
小猪佩奇室内主题乐园来了!全球首家落地魔都

网址: 到博物馆寻找小猪佩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5624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建房挖出的猪形青铜器,专家困惑3
下一篇: 求助一道关于全等三角形判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