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召开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上指出将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市生态环境部门了解到,常州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积累了一定经验,其中从鸟类观测构建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取得了相关成效。
钟楼:AI赋能建设人鸟“荷”谐家园
常州市钟楼区联合江苏中吴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荷园建设城市常见鸟类AI智能监测与评价系统观测站,构建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
据了解,钟楼区利用在线摄像机搭配AI超脑及鸟类声纹识别一体采集站相结合,自动识别鸟类信息,掌握鸟类生物多样性状况及鸟类行为生态学。
“我们对鸟类AI识别监测的同时,进行生境信息的人工调查,如植被信息、水文信息、气象信息及鸟类其他信息(雌雄、幼年成年比例)等。”钟楼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荷园鸟类监测中,已经识别并发现乌鸫、珠颈斑鸠、棕背伯劳、黑水鸡、白头鹎、麻雀、鹊鸲、黑尾蜡嘴雀、八哥、家燕、黑卷尾和黑短脚鹎等25种城市常见鸟类,荷园中优势鸟类主要为白头鹎、朱颈斑鸠以及麻雀,其中白头鹎数量最多。对25种城市常见鸟类构建鸟类名录,记录行为生态,匹配生境条件,能够为后期鸟类保护提供重要数据,在测算生物多样性价值中起到重要作用。
天宁:守护生物多样性从“鸟脸识别”开始
天宁区鸟类观测站配备的“电子眼”为高清双光谱球机,可自动感应并拍摄到活动鸟类。摄像头收集实时影像后,借助AI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物种关键特征的识别算法,自动识别鸟儿的身影,名称也即时标注在一旁。通过大数据库和专家智库的检索辨别,无人参与就能实现精准的“鸟脸识别”。为提高识别的准确度,让系统更适应本地观测环境,目前正在进行数据采集和算法训练工作,让观鸟的“慧眼”不断自我“进化”。
天宁区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运用大数据,全面提升鸟类观测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高效性。鸟类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获取丰北湿地水鸟监测点位的水鸟活动信息,包括视频画面实时识别、种类、数量、时间分布等,并可查看及使用系统后台记录的鸟类监测数据信息。
目前,经过系统识别和人工确认,观测站已经拍摄并识别出白鹭、黑水鸡、喜鹊、白骨顶、棕背伯劳等鸟类。未来将通过持续性的监测数据积累以及实地调查逐步建设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数据库,为制定并实施生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恢复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武进:全力守护滆湖“金土豆们”越冬
妈妈,快看,湖里有几只小野鸭在游泳!“宝贝,那不是野鸭,是黑天鹅!”近日,武进滆湖边,一对正在游玩的母女指着湖面说。
“不止黑天鹅,还有珠颈斑鸠、白鹭、黑水鸡、白骨顶……”鸟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既是生态多样性的一部分,也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监测指标。近年来,滆湖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也为野生鸟类的栖息越冬提供了良好环境。
早在去年8月,武进已率先利用AI技术搭建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网络,建成滆湖塔下鸟类AI智能监测系统,设立4个监测点位全方位覆盖滆湖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并将实时数据不间断地更新在“鸟类AI智能监测与评价系统”中,开展对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翅鸢、小天鹅,“三有”陆生野生动物黑尾蜡嘴雀、黄苇鳽、丝光琼鸟等各类特殊价值鸟类的自动化监测与科学研究工作。
据悉,通过“AI+人工”观测结果显示,2023年9至11月,滆湖越冬鸟类单次观测到295只,涵盖雀形目、鹈形目等共22种,为近年来滆湖单次观测鸟类数量最多,同时还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小天鹅等珍稀鸟类。
溧阳:大自然给出最好生态“答卷”
溧阳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每年越冬都会迎来大批鸟类,它们成群在水中嬉戏,时而追逐玩闹,时而上岸踱步,与山水交融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江南风景图。溧阳南山、北山成片良好的自然环境为白颈长尾雉等一批动植物构建适宜生境。
据悉,溧阳市以“生态岛”试验区建设为抓手高标准推进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重点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本土特色物种设立保护小区。规划了智慧调查监测、重点物种保护、物种生境改善、“两山”价值转化四大类12项重点工程。力争为江苏省经济发达地区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标杆。
2022—2023年,溧阳开展的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补充调查过程中,生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各类物种2526种。其中陆生维管植物物种933种,两栖动物14种,爬行动物23种,鸟类318种,哺乳动物11种,陆生昆虫613种,鱼类56种,浮游植物334种,浮游动物156种,底栖无脊椎动物27种,水生维管植物41种。全市物种总数增加784种,其中陆生维管植物增加182种,两栖动物增加2种,爬行动物增加5种,鸟类增加203种,哺乳动物增加1种,陆生昆虫增加378种,水生维管植物增加13种。这是溧阳多年以来持之以恒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大自然给出的最好生态“答卷”。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陆文杰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相关知识
常州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用上“鸟脸识别”
啊?鸟要“刷脸”进场!就在常州
【研究者给鸟类用上“...
护鸟,有了鸟脸识别
科普丨保护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解锁“鸟脸识别”
北京监测鸟类用上人工智能
AI识别!无人机航拍+计算机智能识别!滇池鸟类调查用上“黑科技”
生物多样性保护|鸟类多样性观测网络:连接人与自然
北京监测鸟类用上人工智能,科技助力生物多样性调查
网址: 常州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用上“鸟脸识别”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56823.html
上一篇: 观鸟爱好者必备之鸟类识别窍门 |
下一篇: 如何制作并使用 基于深度学习Y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