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趣上海:iyeqush
自然 | 野趣 | 欣赏 | 保护
关注
全文字数:1061
阅读时间:4分钟
全文字数:1068
阅读时间:8分钟
灰纹鹟(学名:Muscicapa griseisticta),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位轻盈的森林精灵——灰纹鹟!这种体态小巧、羽毛独特的鸟类,不仅在中国东北及东南地区广泛分布,还因其独特的繁殖习性、迁徙路径和捕食行为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的目光。准备好一起探索灰纹鹟的奇妙世界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灰纹鹟©白鹡鸰
识别特征
灰纹鹟是一种体型略小的鸣禽,体长约为14厘米,体重约22克。其体羽主要为褐灰色,具有显著的识别特征。灰纹鹟的眼圈为白色,翼长几乎达到尾端,这使得它在飞行时显得格外醒目。最显著的特点是胸部和两胁满布深灰色纵纹,这些纵纹清晰且细密,与下体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此外,灰纹鹟的背部羽毛从头至尾均为灰褐色,头顶各羽中央较暗,形成暗色中央斑纹。
灰纹鹟©白鹡鸰
繁殖习性
灰纹鹟主要繁殖于中国极东北部的落叶林,但迁徙路径广泛,包括华东、华中、华南及台湾。其繁殖期主要集中在6月至7月,迁来繁殖地后不久即成对开始觅找巢位和占区营巢。灰纹鹟的巢穴多置于针叶林中,如鱼鳞松和冷杉等树上,巢多置于侧枝枝杈上,距主干约1-2米,距地面高8-23米。巢穴由雌雄鸟共同编织,主要由松萝、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草根、柔软的树皮和松针等,结构精致且隐蔽性良好。每窝通常产卵4-5枚,卵呈淡绿色,光滑无斑,微具光泽。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约15-16天。
灰纹鹟©白鹡鸰
迁徙行为
灰纹鹟是典型的候鸟,每年春秋两季进行迁徙。春季,它们从越冬地返回中国东北部繁殖;秋季则南迁至菲律宾至新几内亚西北部,包括台湾、菲律宾、帕劳、印尼东部和新几内亚等地越冬。在迁徙过程中,灰纹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可见3-5只的小群。迁徙期间,它们多选择树冠层中下部枝叶间作为栖息地,日出后活动最为频繁,频繁地在树冠之间飞来飞去,或停息在侧枝上,捕食飞来的昆虫。
灰纹鹟©蒲公英
食性与捕食行为
灰纹鹟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是典型的食虫鸟。它们的食物种类丰富,包括蛾、蝶等鳞翅目幼虫,以及象甲、金龟甲等鞘翅目昆虫和其他幼虫。捕食时,灰纹鹟常站在突出的树枝上,利用敏锐的视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猛然飞出捕食路过的飞虫,然后迅速返回原枝。
灰纹鹟©蒲公英
与乌鹟的辨识要点
乌鹟©白鹡鸰
乌鹟(学名:Muscicapa sibirica)与灰纹鹟在体型和羽色上有一定相似性,但通过细致观察仍可区分。乌鹟的体型略小,体长12-14厘米,体重9-15克。其主要特征包括上体深灰,翼上具不明显皮黄色斑纹,下体白色,两胁深色具烟灰色杂斑,喉部白色通常与颈两侧形成半颈环。与乌鹟相比,灰纹鹟的胸胁纵纹更为清晰,且没有乌鹟那种喉白与颈两侧联结的特征,使得两者在外观上容易区分。乌鹟的喉部白色通常与颈两侧形成半颈环,而灰纹鹟则不具备这一特征。此外,乌鹟的胸和两胁纵纹不如灰纹鹟清晰,且整体羽色较灰纹鹟偏暗。
灰纹鹟©大兜虫
乌鹟©白鹡鸰
参考文献:
1.周友兵,张璟霞,胡锦矗,隆绣红,敬晓晶.小灰山椒鸟的育雏行为[J].生物学通报. 2005年03期
如何救助鸟儿 | 公益倡议 | 科普视频 | 沪上我最喜爱的鸟
“罚没动物们”的生存困境 | 在上海-有这样一群人
点击文字
建议想法 | 市民投稿
swca2020@163.com
往期文章推荐
在上海 - 有这样一群人
腾讯110
野生动物收容救助电话56071348野趣上海 微信号:iyeqush
大地天空 江河湖海
花草树木 鸟兽虫鱼
自然欣赏 积极保护
都市野趣 生生不息
相关知识
短栖上海的飞羽精灵——灰纹鹟
灰纹鹟:城市中的小精灵
多图|生态好,鸟来栖!桥头“飞羽精灵”展现生态美景
生物多样性主题系列丨来上海植物园观赏飞羽精灵
鹟科
清华园里的“飞羽精灵”
雀乐
白喉扇尾鹟是保护动物吗
铜蓝鹟简介 铜蓝鹟叫声 铜蓝鹟怎么饲养
华南农业大学校园鸟记录:不常见的候鸟,绿背姬鹟
网址: 短栖上海的飞羽精灵——灰纹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63002.html
上一篇: 冬季宠物美容小贴士 |
下一篇: 去年有9种鸟儿首次在上海被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