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百花盛开,百鸟齐鸣。鸟是人类的朋友,古往今来,诗人们写下了无数咏鸟佳作,流传于世。
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的开篇《关雎》,就是从鸟写起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以鸟鸣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开创诗歌赋比兴手法的先河。国人有爱鸟的传统风俗,爱鸟之风盛行,咏鸟诗在《诗经》中开篇,可谓历史悠久。
唐代诗人杜牧一生爱鸟,写出“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等诗句。
“诗仙”李白爱鸟,养鸟,则有几十首咏鸟佳作,其中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等诗句,大气磅礴,又朗朗上口。
“诗圣”杜甫也爱鸟如命,他不但养鸟,而且善于观察鸟,也留下不少咏鸟诗。他喜欢的鸟儿有数十种,其中最喜欢鸬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在诗中这样写道:“门外鸬鹚久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忽来一百回。”
宋代诗人陆游以鸟语入诗,其力作《鸟啼》,把鸟鸣之声描述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且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乐处谁得知?生不识官府。葛衫麦饭有即休,湖桥小市酒如油。夜夜扶归常烂醉,不怕行逢灞陵尉。”
古代诗人不但爱鸟,观鸟,养鸟,写鸟,还护鸟。
北宋诗人苏东坡自幼爱鸟,他不但看到小鸟不捉,反而投食喂养。友人送他一对鸳鸯,他爱不释手,仍忍痛割爱,放归自然。苏轼还借鸟自喻,在给弟弟苏辙的《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中写道:“终日锁筠笼,回头异翠茸。谁知声??,亦自意重重。夜宿烟生浦,朝鸣日上峰。故巢安足恋,鹰隼岂能容。”
诗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向往自由的感情和愿望,往往借鸟的形象在诗中鲜明地展现出来。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又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人笔下的咏鸟诗,把读者带进鸟的天堂,观赏鸟儿世界,聆听一首首动人乐曲,让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在鸟鸣声中忘掉一切烦恼,享受无穷乐趣。
来源:海南日报
相关知识
古人笔下的咏鸟诗
古人笔下的鸟禽言语
诗不可说丨古代文人笔下的一流名宠
这是古人最爱的鸟?
原来“鸟”还藏着这么多文化,古人最喜欢的鸟有哪些?
【探秘古诗画中的鸟】...
长江石:是画中的诗,还是诗中的画?
生态文化 | “好鸟枝头亦朋友”——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自然生态情怀
古人也养宠物吗?
王维《鸟鸣涧》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网址: 古人笔下的咏鸟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68600.html
上一篇: 讲述人与自然关系 音乐剧《小鸟天 |
下一篇: 鸟会听音乐吗 – 手机爱问 |